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专访刘再复:人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文化的向往

时间:2014-07-18 09:34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作为人,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心灵渴求,没有任何文化向往,处于麻木状态而不自知,把“心”真的空掉了。0年前,我写的《人论二十五种》里提到,有一种叫作“肉人”,这是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你说的“空心人”。当下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在

刘再复,福建南安人,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思想家、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与中国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荣誉教授、讲座教授和访问学者。其代表作有《性格组合论》、《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红楼四书》、《传统与中国人》等。

强大物质潮流使人类发生集体变质

重庆青年报:面对当下社会的压力,我们似乎一直活在过去,活在记忆中,尤其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上世纪80年代。从其中我看到当下中国人对精神无处寄托的焦虑,一种“空心人”状态。从本质看,到底是那时候的人们对文化饥渴过度,还是现在的人?

刘再复:当下世界,物质潮流覆盖一切,在此潮流中能够在意识层面或潜意识层面,仍然保持一种对于文化的渴望,甚至还有一种“精神无处寄托”即心灵无处存放的焦虑,这本身正是“有心人”的明证。

我很快就要进入73周岁了,回顾过去数十年,我引以自慰的是始终没有摆脱过“文化饥渴”状态,过去饥渴,现在还饥渴;在中国饥渴,在美国也饥渴。这种状态不以时代的变迁和年龄的变化为转移,也没有“过度”的问题。

作为人,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心灵渴求,没有任何文化向往,处于麻木状态而不自知,把“心”真的空掉了。0年前,我写的《人论二十五种》里提到,有一种叫作“肉人”,这是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你说的“空心人”。当下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在发生“肉人化”与“空心化”的现象。文化饥渴乃是对肉人化与空心化的反抗,我愿意和你一起反抗。

重庆青年报:当下经济腾飞,物质丰富,人们的内心与外在却严重背离。“空心人”现象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一般会有哪些影响?

刘再复: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我只能较简单地回答两点:一是“心”(内心)与物(外在)的背离,自古皆然,所以产生了庄子“不为物役”的伟大思想。不为物役,包括不为财富所役,不为权力所役,不为功名所役,不为概念所役,等等。能摆脱物的奴役才能赢得心的自在。

二是产生背离现象的社会根源恰恰是社会的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结果(代价)。这就是李泽厚先生在《告别革命》中强调的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即历史在前行中物质生产与消费大规模地发展,与此同时人也日益被自己所制造的财富、权势和花花世界所统治所主宰,这就叫作异化。

你所说的“空心人”,就是异化人,就是“心”被“物”席卷而走的人。这个时候,一些清醒的人,就会感到焦虑,就会发出反异化的声音。这种现象会有哪些影响呢?可以说,影响巨大又涉及无数方面。我只能就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说一句话:强大的物质潮流正在使人类发生集体变质。轻一些讲,人类正在变成机器的奴隶、广告的傀儡、电脑的附体;重一些讲,人类正在变成另一种生物,这就是金钱动物。

“空心人”的严重问题是做什么坏事都没有心理障碍和心理不安。

生存就是困境,人生就是困局

重庆青年报:转型期的中国青年人普遍遭遇一种尴尬现实,进不了的城,回不去的乡村,有点知青当年“呆不下的农村,回不了的城”的影子。在和平年代,这种现象似乎被遮蔽成一种常态。是不是我们依然很麻木?

刘再复:生存就是困境,人生就是困局,只是困局的时代内涵有所不同而已。现在“中国青年人”的困境是处于中国千年之裂变时期,即中国从乡村时代进入城市时代的转型期。在此大裂变中,从国家到个人,都准备不足,包括缺少足够的精神准备、文化准备、伦理准备、心理准备等,因此一定会感受到许多大苦闷。

我那时突然来到西方,离开祖国也有点像离开乡村,也充满进不了城(西方)、回不了村(中国)的大苦闷、大寂寞与大彷徨。后来我终于明白,存在本身就是困境,我们每个人只能勇敢地面对困境,努力创造新境,一切全靠自己。不可能期待有一天上帝会来帮忙,也不可能期待有一天困境会自动消解。人生就是面对永远的困境所作的拼搏。拼搏时需要勇气,需要智慧,特别需要有一种积极的立身态度。

出国之前,我读过康德的《何为启蒙?》,但没有读懂。出国后我读懂了,他说的启蒙,主要是启迪勇气,唤醒勇敢。我终于启蒙自己:不要消沉,不要彷徨,不要怯懦,要勇敢地面对西一切新的沟壑新的困难,勇敢地继续你的工作和思索。

学理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重庆青年报:今年5月,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讲,他对中国的思考和关注一如既往,国内青年人对他的热爱也是一如既往。李泽厚先生的经历和命运艰难曲折,从老友的角度看,他的思想和境况是否有所转变?

刘再复:你说李泽厚先生“命运艰难曲折”,相当准确。我的命运也是如此。但我们都不被任何艰难的命运所击倒,何况,曲折挫折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唯经曲折,才可能有丰富的思想活水。

我觉得李泽厚的思想一直在往前走,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他的思想更为成熟。其“巫史传统”、“历史本体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伦理学纲要”、“一个世界文化与两个世界文化”、“情本体”、“度范畴”等著作与命题,都是近十几年来的成果。

我就住在他家的边上(两家只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可以和他一起散步,可以不断倾听到他的讲述,受益极大。我感到他步入八十高龄之后,思想仍像以前那样活跃,胆与识都更为强健。至于他的思想,其大框架大思路并没有转变。

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位教师写过两篇短文批评李泽厚和我合著的《告别革命》,说读了《告别革命》才知道这两位原来还是没有离开马克思。不错,李泽厚先生和我对马克思主义既不是教条式地对待,也不是颠覆式地对待,而是学理式地对待。

重庆青年报:学理式地对待,能否请您具体地举个例子谈一谈?

刘再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马克思的两大思想贡献,其中一点是说人首先要衣食住行,然后才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李泽厚对于这一原理坚守不移。他的“吃饭哲学”正是对这一原理生动通俗的表述。直到去年,他还和我为章小东的小说《吃饭》作序,认定“吃饭哲学”没有错。

李泽厚是个无神论哲学家,他把康德的“认识如何可能”这一总题目改变成“人类如何可能”,然后又吸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成果(不是辩证唯物论)。所以他在回答“人类如何可能”时,就扬了西方的两个基本答案:一是上帝造人(宗教),二是猴子变人(进化论);而自立一个人类(通过历史实践)使人类为可能的总答案。这就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答案。这一答案,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但又是沿着马克思逻辑思索的结果。

中国哲学开始“对话”桑德尔

重庆青年报:有评论认为,“思想者李泽厚此度归来,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期待里,是‘标志性事件’”。您怎么理解这个评论?到底标志了什么?

刘再复:李泽厚此次到华东师范大学讨论哲学,是以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为“假想敌”,也就是说,他选择的是当下哲学界最强的对手,这标志着,中国哲学已经在世界上登场了。桑德尔在世界上到处流行,但没有一个中国学人可与他对话,李泽厚此次对话,意义非常。

还有,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不是身在哪里,而是心在哪里。李泽厚已步入84岁高龄,但还“归来”,(其实他每年都“归来”),还心系故国,这也标志着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不管经历了多少难困苦,其心灵总是放不下对祖国的一片牵挂。李泽厚和我一样,都守持中国护照。我们不愿意加入美国国籍,只接受美国的“杰出人才”绿卡,这是“文化心理”的需要,也是一片故国情怀。

李泽厚到上海,肯定是个文化大事件,但它还标志着什么,请容我再想想。也许它还标志着,真理总是要被认识的,真才实学总是要被珍惜的。我们的人民多数总是善良和通情达理的,他们总是愿意倾听天才的赤子那些发自肺腑的声音。

“钱学森之问”是教育实践问题

重庆青年报:尽管青年人对李泽厚先生的欢迎是热烈的,可实际上现在的青年人大多羞于谈理想,甚至平时很少看书。据统计,国民年度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大概为4.8本,对这一现状您怎么看?您是否也在期待“钱学森之问”的破解?

刘再复:鲁迅早已把“青年人”分为不同阵垒。有些青年人爱读书,知道李泽厚的价值,这是青年精英。但有些青年人还不知道李泽厚为何物,也不看李泽厚的书,这也不奇怪。我不大了解年度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大概为4.8本是什么概念,不过中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可能多半出自这些看书的人之中。我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演讲,特别是常到香港“客座”,我感到内地的人文热情还是很高,比香港高,所以并不悲观。

“钱学森之问”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教育实践问题,尤其是国家教育实践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女儿刘剑梅合著的《教育论语》作了一些思考。我认为,教育问题,关键是中小学教育。教育是要让学生愈学愈聪明而不是愈学愈傻,但我们的教育体制让学生负担过度,太重“分数”,不重培养“兴趣”,结果把孩子们都吓坏了,压傻了。这怎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呢?

重庆青年报:此前有媒体调查评出“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四大名著”全部躺枪,而剩余的也全是世界名著,这简直是我们这个文化古国的一个大笑话。于是去年“常回家看看”之后,全民阅读也被提上了立法层面,说白了,大家不急政府有点急了。对此您怎么看?

刘再复:我向来不太相信“媒体调查”,倘若真的有些人“死活读不下”四大名著,这也不奇怪。大学期间我就死活读不完《资本论》,后来才慢慢读下了。至今我还死活读不下一些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是看了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此书我至少读过20遍)之后才慢慢有所领悟。

不过,我从来没有因为“死活读不下”而感到理直气壮,而是感到不安,感到羞耻;因此总想在生前能读进去。我也不希望年轻朋友为读不下四大名著而心安理得,甚至引以自豪。我能与年朋友共勉的只有一点:我们永远不要把“无知”当作旗帜。

另外,我还要说,阅读我国文学经典《红楼梦》与《西游记》(不包括《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不仅会走向善良,而且是人生极大的享受,它会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不知道一点,死活读不进去,乃是一种不幸。至于把阅读放入立法的举措,我从未听说过,今天听说,只觉得古怪,不好评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自控力:开拓出最好的自己

作者:何常明

没有自控力,一切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些善于掌控自己的人,缺乏自控力却妄谈成功,就象盲人在谈论颜…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