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著名书法家陈桂祥先生:淡泊名利舒广袖 书因临池艺辉煌

时间:2014-06-27 15:19 来源: 作者:中国访谈网特约记者张 点击:
陈桂祥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是玩物消遣,更非沽名钓誉。他把自己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书法研习上,有人对他如此痴心入迷感到困惑,对此,他的感触是:“书之道,破寂寞,忘宠辱,释操心”。甘于简静,写字养练,坚持把书法研习作为一种生活和人格修养的方

陈桂祥先生,安徽滁州人,一九五七年一月生,别署无无斋主,亚洲文化艺术家联合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任原滁县地区书协常务理事、滁州市书协秘书长。现任滁州市琅琊区总工会书记、琅琊区职工书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幼在其父的指教下临池不辍,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亦步亦趋,循规蹈矩,打下了扎实的功底。1978年至1981年在现今的安徽财经大学读书期间,得到书法家刘子善、张乃田、齐学仁等人的言传身教,书艺大增,并在全校首届师生书法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即蜚身皖东书坛,作品多次在有关报刊发表,入选各类展览并获奖。近年来,滁州电视台、《滁州日报》、《滁州广播电视报》、《醉翁亭文学》等媒体、报刊先后专题专版介绍了他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分别应邀为《琅琊文史》、《滁州体育》、《木头人自述》等专集题签书名,参与策划和编写了《皖东书画》、《琅琊墨韵》、《经典滁州》等书籍,作品被国内及日本、法国、美国、港、澳、台地区艺术机构、民间友人收藏。并被聘为滁州市佛教协会艺术顾问。其近年发表于《滁州日报》的散文《我的书法情》将作为优秀散文编入《滁州市建国六十周年文学作品集》。

清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陈桂祥先生率真、爽直的性情在其书作中表现得酣畅淋漓。行家评价其作品来有道,去有路,辣不涩,生不呆,露锋不浮,藏锋不拙,笔势跌宕似行云流水。每当谈及她在书法上的成功和造诣时,他谦虚地说主要得益于有个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环境,但循着他学书求艺走过的路,看看他的为人处世,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功和造诣,得益于他的勤奋不辍,也得益于他为人豁达,淡泊明志。

经年研墨临帖,书艺益进,现已享誉远近,跨入了书法名家行列。观其作品,笔墨酣畅,表现淋漓,线条变换如山涧飞瀑,笔势跌宕似行云流水,气势雄浑质朴而挺秀灵动,苍涩老辣又劲健峻丽,其布局也精练有致,且自然成趣,在当今名利浮躁的书法界,实属可贵,体现出他难得的人文情怀、艺术气质和审美情趣。

陈桂祥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是玩物消遣,更非沽名钓誉。他把自己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书法研习上,有人对他如此痴心入迷感到困惑,对此,他的感触是:“书之道,破寂寞,忘宠辱,释操心”。甘于简静,写字养练,坚持把书法研习作为一种生活和人格修养的方式,一种感情艺术和慰藉心灵的手段,由此自然感到心无尘翳,充实有趣,在烟菲露结、凤翥龙蟠的笔墨世界里,徜徉忘返,沉浸陶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桂祥先生多年来一直勤于治学,凡文史、诗词、金石、美学等均有涉猎,广收博采,厚积薄发。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视自己的书艺为“阳春白雪”,而是充分利用一技之长服务单位,效力社会,讴歌时代。他坚持多年义务下基层、到社区,为群众送作品写春联。对于同好及求教者,他有求必应,耐心指点,所收门徒有的已成名成家,可他从不倚师自重,谦逊待人,平和处世,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陈桂祥先生深知其中道理,并矢志践行,多年不辍,丝毫不怠。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林林总总,风格各异,作品纷呈,名家如云,如何合理地选择一些符合自己个性、气质和爱好的碑帖临习,桂祥先生是颇费一番心思的。

他认为,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是“中国文化核心的千年艺术”。它既实用又有艺术品质。在内容上,它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形式上,它可以表现点、线的结构与力度之美,是“无声之音”,是“纸上的舞蹈”,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凝聚了自然之灵气,其中最重要的是书为心画——它是心灵的艺术。为此,桂祥先生在打下厚实的楷书基础上,醉心“二王”行书,兼习篆隶诸体,潜心体味和把握诸家书法的笔势、字意、用墨和章法,追其源、穷其理、化其形、得其神,此后,他精心临摹,反复对照,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去领悟其中的神韵,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墨中,再倾泻于笔端。

如今,陈桂祥先生的书法艺术已趋成熟。他在书法上追求的天然淡泊风韵也获得了书法界大家的好评。他的行书作品,意不在书,而在天机而动,有“不求工而自工”之妙,挥运之际,如行云,似流水,显示出桂祥先生深厚的楷书根底,不仅点画精到,结字熨帖,作品书卷气韵也是十分浓郁,用笔圆润洒脱,无不彰显桂祥先生的行书艺术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对此,他有着自己的深深体会:首先是爱好。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书法亦不例外。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没有止境,书法亦然,不一定非得要达到极致。

陈桂祥先生自幼习书,苦练不止,时至今日,如是三十余载。“懒看窗外千般事,勤耕书道于寒宅”、“写帖如行杨柳岸,临碑似唱大风歌”。他早年随父下放农村,一呆就是15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大队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后又考入大学。中间多番磨砺,都没有让他放弃对书法的爱好。工作后,先后就任1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公务缠身,应酬多多,但桂祥先生都不曾废志,潜心书法,从未间断。

平日里,他既不跳舞,也不去歌厅,不善饮酒,更不谙茶道。他把自己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书法上,乐此不疲。有人不理解,对他痴心入迷感到不可思议。对此,桂祥先生的感触是“书之道,破寂寞;忘宠辱,释躁心”。他以此修心,以此养练,自是有趣、充实。

国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刘宇甲先生得知陈桂祥先生情况后大加赞誉,认为他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身兼多职,事务缠身,这么多年能坚持不懈,并能有较高的书法造诣,实属难能可贵。

其次是灵气。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桂祥先生认为,书法家不是写字匠,要讲究灵气。灵气主要属于先天秉赋,与生俱来。有灵气才有特异的气质,易得神来之笔,依葫芦画瓢,那不叫书法,只能说是写字。

再次为勤奋。“夜阑逸兴写兰亭,仿虎摩龙学圣人。临罢斯文三百字,池头洗砚听鸡鸣。”陈桂祥先生的书法艺术和他的成功,凝聚着他对书法的那分醉心和为此而付出的无数汗水和辛劳。

陈桂祥先生崇尚传统书法,反对浮夸卖弄,更厌旁门左道、偷机捷径。书法之外,他更追求字外功夫的磨砺。美学、文史、诗词、金石等他无一不涉,尽情吸收其营养充实自己,因而他视野开阔,融会贯通,伏案泼墨,往往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作品每每都气韵生动,底蕴厚重。

如是,陈桂祥先生的作品深受各界好评,不仅作品屡屡见诸报刊,参加各类展览,也为日本、法国等海内外人士以及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名声日响。而他始终不事张扬,抱静守朴,不为名利所累。平日里,对于上门求教者,他有求必应,从不厌烦。多年来所收门徒无数,有的已成名成家,可他从不倚师自重。

“水为澹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陈桂祥先生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生活中,他豁达自然,不拘繁礼,真诚率直,淡泊名利;书艺上,他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兼收并蓄,独成风格。

陈桂祥先生虽不可能“东篱采菊”,却做到了“静水深流”。诚如他的《我的书法情》一文所言:“沉潜在书法艺术这方天地间,远离外界的浮云与蔽日,摒弃纷繁的意念和幻想,感受一种墨香宜人的滋味,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妙,岂不快哉!”2008年金秋十月在滁举办的“陈桂祥书法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同仁对桂祥先生的近期作品作出了较高评价,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戴武先生评价说:“桂祥仁兄人品书品俱佳。”峰高无坦途,艺海无止境。祝愿陈桂祥先生更加勤勉地领悟和实践书艺书道,弄潮墨海,续

写华章。

陈桂祥先生作品欣赏: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支付红利:小支付、大金融的互联网+时代

作者:翁晋阳 蔡玲

本书主要讲解互联网支付自诞生以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浪潮。通过对互联网支付的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