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尽管马航MH370航班仍然下落不明,但第一本关于马航失事的书籍却已上架。这本名为《MH370之谜》的书籍,由英国JohnBlake公司出版撰写,书中作出诸如马航班机被美军击落等种种爆炸性推测。 但重庆青年报记者在直接对话该书作者奈杰尔·考索恩之后,却发现他只不过是用了畅销书的惯用伎俩——只猜测,不负责。书籍的出版,不过是过度消费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从而达到牟利目的罢了。 “军演击落”与“定位失误”自相矛盾 “3月8日0点41分,马来西亚MH370航班从吉隆坡机场起飞。1点21分,飞机连带机上227名乘客消失在天际,至今下落不明。在这个连手机被偷都可以追踪的科技年代,一架飞机不可能凭空消失。该事件究竟对公众隐藏了什么?资深记者奈杰尔·考索恩将为您揭示其背后笼罩的神秘疑团。”《MH370之谜》号称拨云见日的前言,确实给予了读者充分的阅读期待。 但翻开之后,却充斥诸如操作失误、恐怖劫持、油尽返航等种种已经被媒体炒过千百遍的推理。而在所有被考索恩用于举证的“可能性”中,噱头最足的只有“被美军击落”这一全新阴谋论。 “泰国湾石油钻井平台工作的工人麦克·麦凯(MikeMcKay)说,在马航MH370失联当天,他曾看到一架燃烧的飞机坠入泰国湾。而这附近,恰好在举行由美国、泰国以及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相关人员参与的美泰军演,其间还实施了实弹演习。”考索恩在书中引证一名钻井工人的所见所闻,将事发时间点与美泰军演相结合。随后,提出自己的大胆分析,“在此之后,卷入此事的国家可能派遣搜索人员、发布错误信息,将搜索引向错误的方向,以掩盖真相”。 但除此证言之外,考索恩再无其他证据证明这一猜测的准确性,只能开始东拉西扯,“毕竟,南印度洋上没有发现残骸,这本身就很可疑。由于没人希望看到洛克比空难重演,参与军演的各方完全有理由选择保持沉默”。 为了将阴谋论最大化,考索恩还在书中写到,“在南印度洋并未找到飞机残骸,这本身就很令人怀疑。即便将来找到飞机黑匣子,证明推论是错误的,也无法确保其真实性,因为这完全有可能是有人故意布置来误导公众的”。 但对于“定位失误”的阴谋论分析,却和考索恩在书中前半部分提到的“其实,马航当初要是给每架飞机多支付10美元,便可以升级成能够传输更详尽航班数据的系统。正由于他们选择了比较便宜的、只传输基本信息的数据系统,才造成飞机不能定位”的成本降低理论自相矛盾。 找不到飞机,究竟是“不可说”的多国合谋,还是由于飞机定位系统简陋?在考索恩自相矛盾的前后,读者也不得而知。 “性生活”和“马航起底”毫无关联 考索恩自相矛盾并不稀奇,因为他在航空、军事与飞机制造等领域均无建树。这个出生于1951年3月27日的美国人,一直靠撰稿为生。 考索恩是靠写《教皇的性生活》一炮走红的,之后还把伟人性生活写成了《英国总统性生活》、、《好莱坞名人们的性生活》等12本书组成的系列。 “人们都叫我‘写作工厂’,我也很满意这一称呼。”走红之后,考索恩更是什么题材热都写。他撰写的150本书籍,涉及罪案、猛犸象、日本艺术、名人简史等数十个毫无关联的领域。内容也大多是在已有的资料上进行加工,靠玄幻惊悚笔法吸引读者。 这次的《MH370之谜》是他跟英国JohnBlake公司合作的第7本书籍,分析前6本的题材和出版时间,不难得出他们的合作惯例便是:“由热点新闻到书籍,分分钟搞定。” 比如,在英国政府2009年发布了《国家反恐战略》之后,考索恩便火速写就《特种部队反恐战》一书呼应新闻。在2013年美国海军发布“索马里海盗袭击行为消失”之后,又连续出版两本《21世纪海盗》。 不仅是书籍,由于出稿快噱头足,考索恩还受到《镜报》、《每日邮报》、《纽约时报》的编辑欢迎,开始在平面媒体界小有名气。BBC第4台缺嘉宾的时候,他也能凭借自己涉猎的广泛写作题材,成为谈话节目的座上宾。 但考索恩究竟在哪一领域专精?也许只有打官司。“我是唯一一个在中央刑事法庭前接受美国参议院审问的人”。 由于考索恩喜欢在书籍中作出“缺乏证据的大胆推测”,引来的官司并不少。 他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去中央刑事法庭只是因为当时其他法庭都人满了。而与美国参议院对质是源于我的另一本书《竹笼》,我在这本书中提到,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俘虏被留在了东南亚。很显然,这本在英国出版的书,惹得美国参议院不高兴了。”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王静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