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殷谦: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只是我的爱好

时间:2014-05-14 10:08 来源: 作者:秋千村 点击:
说到成吉思汗,学者们一致主张他是一个野心家,是一个麻木不仁的暴君这样的观点,其实不然,这是很多人对战争的误解,只要想到战争,就会想到杀戮,外族的入侵使我们的民族情感变得激愤而复杂,而战争的发起者自然也就被定义为暴君,我想,这是片面的和有失公

1.创作这一百万字的系列小说的初衷是?

答:我对古文化和古代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永远屹立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的、伟大的人物有深入研究,成吉思汗作为一个历史上的伟人,自然也在我的重点研究范畴之内。写这个系列小说的初衷在于,我通过研究发现,很多研究蒙元的历史学者几乎都没有系统的研究过他,比如说大多数学者好像只对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以及他的葬地感兴趣,而就这两个方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我的目的就是要还原真实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以及元顺帝。

先从第一部《蒙古秘藏:发现成吉思汗陵》说起,我就是要通过历史小说给读者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吉思汗,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成吉思汗。其实成吉思汗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不是很多专家说的那么夸张,他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是得益于他身边的几个谋臣武将,比如耶律楚材和木华黎、郭宝玉、速不台、忽必来、博儿术、者勒蔑,还有他的几个虎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等,而成吉思汗不但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他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正义、多情、善感的人,这也是他身边的人都愿意拥戴他的原因。当然,能将自己的铁骑踏遍中亚和东欧,历史上也只有成吉思汗,他的一生可谓是功过参半,同样也是毁誉参半。

说到成吉思汗,学者们一致主张他是一个野心家,是一个麻木不仁的暴君这样的观点,其实不然,这是很多人对战争的误解,只要想到战争,就会想到杀戮,外族的入侵使我们的民族情感变得激愤而复杂,而战争的发起者自然也就被定义为暴君,我想,这是片面的和有失公允的。

历史是由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向前推进的,这是自然法则,我们无法回避,我们需要正确去对待历史,虽然我们同情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但我们对战争的态度要充满人道情怀,要理智地去思考。从《蒙古秘藏:发现成吉思汗陵》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的内心也有丰富的情感,粗狂中也有温柔和细腻,也有复杂的人性视境和博大的人道情怀,一句话,在马背上征战一生的成吉思汗也有宽恕和同情、怜悯等表现人的本质的情感成吉思汗心中有恨,但这并不是说他心中只有恨,他心中还有同情和悲悯,他的战争是由心中的一股仇恨发起的,但他的战争也是由他内心博大的情感世界而结束的。

“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绘画和波斯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这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与之相似”(法国学者格鲁塞:《蒙古帝国史》)。成吉思汗的罪过比起他的丰功伟绩来说,的确是难以避免的,一部人类史的出现,是要付出代价的,让读者全面了解一个真正的成吉思汗,全面认识和了解那段历史,我想这就是我想写这部系列书的原因和初衷。

2.您的悬疑小说和其他悬疑探险小说有什么区别?比如说《盗墓笔记》和《藏地密码》。

答:由于你所提到的这两部小说我都没有拜读过,所以我不好就这部小说做出评论。要说我的小说与其他同类作品的区别,我想是明显的,悬疑探险小说大多都是以假想甚至幻想为内容的虚拟性写作,这种写作的明显特征就是胡编乱造,穿凿附会,从内容上来看,大多都是作者随意杜撰,毫无规矩可言的讲故事。而我的小说是以现实经验和事实为内容的写实性叙事,首先,《忽必烈秘器》和《传国玉玺》是历史小说,小说虽然是讲述故事,但它遵循了起码的历史轨迹,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创作中必须蹑迹追踪。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小说,我想都要在人情事理上说得通,要具有起码的客观性和事实感,要学会尊重事实,服从基本事实和普世价值的制约,而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不能为了猎奇而随意冒犯常识。而我们时代的很多小说作品为了销量而忽略和否定了我们作为人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信仰,那就是怜悯和博爱等人道情感。

3.“成吉思汗秘葬何处”是几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学家们一直探索的谜,根据您现今所掌握的资料,认为成吉思陵最可能在哪里?

答:它一直是个世界未解之谜,现在在考古界最流行的有四种说法:一是成吉思汗秘葬在蒙古国肯特省的肯特山起辇谷,这种说法是根据《元史》上的记载而得来的,显然,既然是秘葬,那么葬地不可能明显出现在蒙古史书中。

二是说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三说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说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后来又传出成吉思汗秘葬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大金川和小金川之间,可见成吉思汗的秘葬之地一直没有定论,自然也就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对于这些说法,我个人都不赞同,至于成吉思汗到底秘葬在何处,我希望读者能在我的这部系列小说《蒙古秘藏:发现成吉思汗陵》、《忽必烈秘器》以及《传国玉玺》中找到答案,它的答案确切地说在《传国玉玺》中,这个答案将是惊人的,就在今天的贝尔湖,我相信就连考古学家们都会感到意外。我不想做过多解释,事实将来会证明我今日所言不虚。

4.世界各国的探险家一直都坚信:成吉思汗陵中囊括了他从20多个国家运来的大量价值连城的宝藏。您的看法是?

答:我个人比较支持这个说法,如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们所认为的,成吉思汗确实戎马一生,征服了大大小小20多个国家,从20多个国家那里掠夺来的财宝汇集在一起,那确实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可以说世界上一半的宝藏都在成吉思汗的手里。那么这些财宝哪里去了?它们不可能从人间蒸发。

我通过研究发现,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过,首先就从这个巨大的宝藏开始。根据我对《蒙古秘史》和《元史》以及《蒙古流源》的研究,对于成吉思汗掠夺来的这20多个国家的财宝的下落,并没有任何详实的交代。但是从我采访的几个“达尔扈特”人的口中得知,这笔巨大的宝藏在成吉思汗的陵墓内。

窝阔台继位之后,对于兄弟之间要求平分宝藏坚决反对,作为成吉思汗汗位的继承人,他认为这些宝藏应该属于他这个新任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应该属于蒙古帝国,他不想将这些宝藏与别人分享,包括他的亲兄弟们,但是,他的几个兄弟都是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人,为蒙古帝国的创立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显然他们对窝阔台这个新汗王从内心里就不服,更别说万全服从他了,就这样,对成吉思汗宝藏的争夺战不但没有终止,反而越演越烈,在监国拖雷的建议下,窝阔台索性下令将这些财宝全部埋进他父汗的墓葬里,他的用意很明显,既然大家都想争,那么谁也别争了,既然是父汗的宝藏,那就让父汗带走吧,这样对谁都公平。 这种做法虽然引起兄弟们的不满,但也让兄弟们的心理稍感平衡,同时也结束了这场宝藏争夺战。当然,将从20多个国家掠夺来的宝藏陪葬,这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原意,以成吉思汗的性格,我想他的意思是死后将这些财宝分给他的几个儿子,如同他将他一生征战得来的土地分给他的儿子们一样。

5.对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抱着怎样的感情?

答:我是怀着很深的情感来写的,当然也投入了我的情感,用深情的文字来写人物,用有情的眼光看世界,就是把一个“情”字当做这部作品的灵魂,爱意和善念永远是我写作稳定的精神基础。我不会以冷酷甚至冷漠的态度来写小说,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几乎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我对他们不仅不会隔膜,而且还对他们有着深刻的爱意和理解。

6.为了创作,您曾赴蒙古国考察,秘密采访了数10位蒙古珠腊沁部落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是忠诚的守陵人。经过采访和交流,获得了大量不曾公诸于世的珍贵材料,透露些采访细节吧。

答:我是在蒙古国历史学者的引见下,拜访了生活在中央省宗莫德的几户珠腊沁部落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乃至他们现在有些人依然是“达尔扈特”,即守陵人。

从几个守陵人口中得知,他们的父辈是从中国内蒙古迁徙到宗莫德的。这些守陵人至今对成吉思汗无比敬仰和膜拜,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成吉思汗的故事,相信读者会从《蒙古秘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这部小说中了解到,当然,在第二部《忽必烈秘器》和第三部《传国玉玺》中有更多的披露。

7.您还曾跟随考古队到四川、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进行了大量考察,有没有考古中的趣事分享?

答:写这样三部历史文化含量很高的小说,其中涉及到的考古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掌握,因为条件有限,我只是去了一些必须要去了解一下的地方,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这是遗憾,将来有条件我还会继续考察。考古中有趣事我都写进这部小说里了,建议大家从书中了解吧。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阿坝阿来:心灵的奇特旅行

作者:阿来

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