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播,知识的积累,甚至是阅读的感受,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文字和书籍才能获得?叶匡政说:“对于文字的信赖固然是建立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可改变。实际上,今天,文字形式的阅读正在被新技术所改变,许多人为此而感到困惑,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更替之中。在未来,这种趋势只会更快,文字印刷品的衰落难以扭转。当然,这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来说,纸质图书的市场会萎缩,但不会消失,同时,人们对于纸质书的兴趣也在改变,经典的、严肃的书籍,可能会成为未来更多人的选择,而时尚的、潮流的、市场化的书籍,衰落的速度会更快。”
技术改变习惯
北京晨报:图书销售量的降低引起了许多担忧,您怎么看这种担忧?
叶匡政:阅读本身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在增多,新技术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方式,同时,内容获得的成本也更低廉,一本电子书的下载,只要两三块钱,而信息方面更不用说,网络上海量的信息随时等待着人们的检索和阅读。更重要的是,阅读方式本身也在变化,文字为载体的阅读,越来越被图像、语音为载体的阅读所替代,一部纪录片,一段事件当事人亲身的叙述,带给人们的感受会更加真实而深刻,这何尝不是一种阅读呢?
北京晨报:这种阅读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叶匡政:技术改变了阅读方式,即时通讯技术的发达,让人们的阅读从文字为主导的方式,转向了更宽泛的口语时代,纪录片这两年越来越受欢迎,就是一个证明。而年轻人们大多都有DV,他们想要记录各种事件,甚至记录一段心情,都更喜欢选择把它录下来,而不是写下来。可以说,我们今天正在进入一个后口语时代,段子、图像、声音等,成为更广泛的阅读对象。而且,这种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用了上千年形成的文字阅读的习惯,可能会在短短几十年中被新的方式所替代。
口语化的阅读
北京晨报:为什么说是后口语时代?
叶匡政:口语化传播和交流,不是今天才有的,在文字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之前,就是口语在承担着传播的责任。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哲人们都对语言传播非常赞赏,中国的孔子,西方的柏拉图、耶稣、释迦牟尼等,很多伟大的哲人,都认为口语交流是最直接的,最不容易产生歧义的。但是在那个时代,限于传播的技术,口语的传播只能在小范围内完成,两个人面对面说话可以,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说话也可以,但你不可能和千里之外的人说话,更不可能把声音保存下来,给后来人听。但是现在,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局限早就不复存在。口语传播的长久化、规模化成为了可能。
北京晨报:口语传播,难免会被认为流于浅薄,是否如此?
叶匡政:《论语》也是口语化的传播,由一条条的格言、警句等组成,没有人说它浅薄,在孔子的时代,这些语言也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任何人都能听懂,任何人也都能从中获得感悟。所以,并不是说口语化的传播会导致浅薄,这两者没有什么联系。相反地,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播,可能还会促使人们去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一个人越是知识丰富、思想深邃,他说的话就有越多人喜欢,相反,说话没有内容的,谁会喜欢听呢?
理性价值更质朴
北京晨报:不少人仍旧会觉得文字的阅读更值得信任,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叶匡政:我们所处的时代,并非是阅读转化已经完成的时代,而是正在更替之中,大部分成年人都是从文字阅读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文字的信赖或者依赖当然不容易改变。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观念的形成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可能只有两三百年,在过去的这两三百年中,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文字和图书,人们认为只有写在纸上的真理才值得信任。实际上,更早的时代里,阅读是少数人的事情,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更没有条件读书。所以,这种对文字和图书的依赖,仔细想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源远流长。
北京晨报:也有评论者认为,文字时代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甚至道德等,可能会因为文字阅读的减少,而逐渐被忽视,这种情况会发生吗?
叶匡政:阅读方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理性的价值、观念会逐渐湮灭。它依旧会存在,但是会变得更加直接、更加质朴。我们知道,过去的文字创作,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情,他独自思考,独自写作,又通过完全个人化的文字表达出来,这种方式有它的好处,它让人能够更加深刻而不受干扰地思考,但同时,因为它是单向的,并且是个体化的,这使得许多思维方式、观点变得太复杂了。而今天,一个人表达观点,马上就会收到反馈,他会在交流之中,逐渐完善、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最终形成一个多数人共同认可的表达形式。
书籍回归经典
北京晨报:图书销售下滑,对于人们的选择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叶匡政:一个明显的影响就是,人们在浅阅读、时尚阅读的时候,选择图书的变少了,因为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网络中获得,而不必非要去买一本书。可以说,这也是阅读分流的结果,太多的方式可以供人们选择,太多的渠道可以获得这些内容,图书当然就没有明显的优势了。实际上,这两年来,时尚、热点、跟风的书籍有了明显的减少,这些类型的阅读都是有时效性的,而图书再快,也快不过网络。另外,信息服务类型的书籍也不那么热了,同样的理由,图书信息量再大,也打不过网络。而原本图书所擅长的信息归纳、筛选等,在网络中,也已经有许多人在做。可以说,图书市场在衰落,而时尚化的图书衰落得更快。
北京晨报:我们发现,严肃的、人文类的阅读有所回升,是否也和这个因素有关?
叶匡政:是的。一方面,在经历了信息轰炸之后,那些深沉的、有内容有思想的图书会给人更多阅读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只有那些经典的、非常重要的阅读,人们才会去选择书籍。一般的阅读,通过其他的方式早已完成了。实际上,现在的出版商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开始寻找那些可能成为经典的书籍。以过去的2013年为例,许多人文类的图书受到市场的欢迎,比如《忍不住的关怀》、《故国人民有所思》等,就是证明。
人文阅读的未来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人文类阅读的复苏,会持续下去吗?
叶匡政:整体来说,文字和图书阅读的方式必然走向衰落,但另一方面,阅读本身并不会衰落。我们知道,经济状况往往和阅读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图书时代,总要有人买得起书才能读书,即便是借书也是如此,总要有人买,你不能和书店去借书。曾经有个调查,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买5本书,中国人每年平均下来,5个人才买一本书。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买得起书的人越来越多,基数也会越来越大。数字技术发达的时代,也是如此,网络普及是一方面,人们的经济状况能否支撑阅读也是重要的因素,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阅读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
北京晨报:您认为人文类的阅读也会转向新的阅读领域?
叶匡政:是的,在今天,大多数的经典作品都有电子版,甚至有声版也不新鲜了。而且大部分传统的经典图书都是可以免费阅读的。而新书在这方面现在还不明显,很多书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还是有时间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比如手机阅读,往往会要求纸质书出版三个月内就要出手机版。可能对纸质出版商来说,这种现象很值得担忧,但对读者和作者来说,未必是坏事。对作者来说,电子出版的收益往往要高于纸质出版,这使得作者的收入状况改善,可以安心创作。而对读者来说,电子版的廉价则让阅读更容易实现,一本书在书店卖几十块钱,但电子版下载只要几块钱,本来读一本书的钱,完全可以读十本甚至更多。晨报记者 周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