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范稳:只有在云南才能完成更好的作品

时间:2014-01-16 09:48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王宁 点击:
 在大学时期就立志当 的范稳和那个年代的所有文学青年一样,尝试过很多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创作,自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也曾“成绩斐然”,但内心总有找不到精神根据地的流寇般的惶惑之感。虽然生于四川,但在云南成家立业、四处行走的范稳早已被云南丰
  2013年12月15日,隆冬岁末。北京现代文学馆里,“《十月》创刊35周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奖”的颁发使一个时代的文学记忆瞬间被唤醒和点燃,成为这个冬季的文学盛事和热点话题。一个个熟悉的 和那些仍在人们内心深处散发着幽暗光芒的作品如大海潮汐,也曾悄然消涨、潮起潮落,但却从未消失。王蒙、张贤亮、李存葆、白桦、莫言、铁凝、张洁、张承志、高行健、方方、池莉、海子等等获奖 的名单使这个奖项犹如在宣读半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而在这一份郑重书写的 名单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云南 的名字赫然在目。
  他,就是范稳。
  领奖归来的范稳说:“这次获奖的很多 ,如王蒙、张承志等,他们的作品我是在上大学时就读过的,可以说他们是我的文学启蒙者,我是读着他们的作品成长的,这说明文学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仍然拥有永恒的价值和力量。”
  在大学时期就立志当 的范稳和那个年代的所有文学青年一样,尝试过很多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创作,自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也曾“成绩斐然”,但内心总有找不到精神根据地的流寇般的惶惑之感。虽然生于四川,但在云南成家立业、四处行走的范稳早已被云南丰美奇丽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深深吸引,他始终认为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写出一部史诗般的大书,而这样的大书非长期生活在云南、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感情和生活积淀的云南 才能完成,因为在文学创作中,“接地气”很重要, 总是要在不断的行走、发现、学习、思考中获得创作的根基和深切的情感。他坚持这样的文学立场——在大地上行走和学习。他对现代都市单调枯燥的生活向来没有太大兴趣,他的眼光和步伐总是在路上、在远方。因此,与其说他后来的创作是一次灵光忽现的来自大地和远方的召唤,不如说是他心里早已有之的梦想和多年文学理想的厚积薄发。
  于是,1999年一个夏末的黄昏,当范稳在西藏芒康县的一个教堂看到一个被杀的瑞士传教士的坟时,碑文上漫过的苍茫血腥的历史在他的眼前赫然打开,他的内心听到了这片土地的召唤,开始了长达10年的“藏地三部曲”创作。2004年,范稳的《水乳大地》横空出世,这部描述了澜沧江一个小小的峡谷地带整整一个世纪历史的长篇小说,以一种深邃而丰富的视角和力度,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直到灵魂被叩问和震撼。它在中国文坛引起的震动也是强烈的,小说发表后即被中国小说学会列为“200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的6部小说之一。著名评论家陈晓明认为,“很久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没有人如此怀有激情地表达过宗教,也少有人如此热烈地描写那些荒蛮而瑰丽的大自然风光,更难得看到对生命与生命,与神灵的碰撞迸射出的火花,范稳的《水乳大地》给我们展现了这一切,这是文化、信仰与生命强力碰撞交合的瑰丽画卷,垂挂在当代文学荒凉的祭坛上,它是对一种生命史的祭祀,也是对一种宏大写作的哀悼。”
  2006年出版的《悲悯大地》和2010年出版的《大地雅歌》以及之前的《水乳大地》以宏大叙事和史诗基调组成了范稳的“藏地三部曲”,表达了范稳内心对这片雄浑、苍凉、博大、高远的大地的礼赞和感恩,他内心深藏的英雄主义情结和诗性的狂野被大山大水和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宽厚、坚韧与悲悯滋养着,燃烧着。10年的时间,他无数次进入澜沧江峡谷地区,在少有外人进入的村庄里和村民一起劳动、喝酒、跳舞,在雪山下、寺庙和教堂里,在青稞酒的浓烈和酥油茶的浓香中体味和发现。有评论家称《水乳大地》是中国的《百年孤独》,而范稳认为自己真正读懂《百年孤独》也是在进入藏区以后,他认为马尔克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指出打破传统屏障的道路。范稳说:“当我能理解并尊重一个村庄的习俗和村人们日常生活中彰显或隐秘的信仰力量时,我才觉得,我正在走近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说,神界与现实。”
  范稳每写一部长篇,总是要用三四年的时间,一般是用一年多的时间在藏地周游,再用一年多看书阅读,然后才开始写作。多年来,他所涉猎的有关地理、自然、宗教、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非常庞杂,并且堪称半个专家,他甚至动过学习藏语的念头。他认为作为云南 来说,就像身在一个宝藏中,“接地气”很重要,而如何把这些“地气”用自己独有的叙述方式散发出去同样重要。云南多元文化的生长、交融、碰撞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与文化的冲突、落差,彼此的征服直至和谐共生,这其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和奇异色彩都是需要 们去认真对比和发现,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和视角以及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其中需要深情与热爱,也需要完整的知识构架和熟练的创作技巧。因此当写作远离功利,真正和大地与自己的内心连接时,慢,意味着一种敬畏,也意味着责任和负重。
  范稳觉得写作真的是一个越写越让人敬畏的过程,有时觉得作品就像往滇池里扔了一个小石子,虽然也有小小的涟漪,但也终将很快荡平,而滇池却一直浩瀚,一直都在。尽管如此, 的使命仍然还是要不停地去发现新的写作契机。近年来,范稳创作的长篇小说《碧色寨》颇受好评,目前正在创作的滇西抗战题材的长篇也经过2年多的准备而进入写作阶段。对于范稳来说,写作就是他生命中的朝圣之路,他在不断的行走中发现和抵达。
   小传
  范稳:生于四川,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中文系,同年到云南省地矿局工作;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0年调云南省 协会工作至今,现为《边疆文学》副总编。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回归温柔》、《男人辛苦》;报告文学《生命与绿色同行》;文化大散文《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人类的双面书架》、《藏车探险手记》;长篇小说《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碧色寨》等。曾获得2003年度“中国 大红鹰文学奖”、2006年度《十月》文学奖等奖项,长篇小说《悲悯大地》获“《十月》创刊35周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就这样日益丰盈:阿来第一本随笔集

    作者:阿来

    《就这样日益丰盈》内容简介: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