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孟和教授:中国要能攻克糖尿病 想不得诺奖都难

时间:2014-01-14 18:43 来源: 作者:天涯《江湖》第18期 点击:
  我觉得这是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基础。像我国的足球水平老上不去,我们骂足球队,骂教练,但实际上我们的基础就不行。巴西有多少足球俱乐部?我到美国去,也跟他们美国人打篮球。即使是一个大学校队,拉出来打省队我估计也没有问题。大部分家庭院子里都
1、骆驼的进化需要有人来说清楚
  《江湖》:孟和教授您好!您为什么会想要做野骆驼的研究呢?
  孟和:当初想的比较简单,觉得骆驼的进化问题还没有说清楚。而且野骆驼剩下的实在太少了,随时都有可能灭绝。记得当时吉日木图老师第一次采了驼毛样本,返回的时候被海关给扣下了。后来蒙古国同行想办法通过正式的渠道,帮助取得了采样的权利。记得三、四年前,第二批驼毛终于拿到了我们的实验室。
  《江湖》:请您谈谈是怎么启动这样一个大的骆驼基因组测序计划的?
  孟和:我们测基因组前,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两篇针对骆驼线粒体基因组的文章。虽然当时相对信息来源少,但文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一篇发布于英国医学委员会(BMC)的杂志,另一篇被刊登在了《动物遗传》(AnimalGenetics)杂志上,这使我们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谈骆驼基因组研究,还得从人类基因组计划说起。人类基因组从1985年由美国人开始张罗做,主要是为了解决癌症的问题。1990年启动,计划用15年的时间,斥资30亿美金来测试人的基因组。当初有两派意见,一派人说,我们不就是为了解决癌症么?研究碱基序列有什么用啊?另一派人则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连自身的图谱都不知道,还治什么癌症呢?2000年完成草图,2002年完成精细图,2003年完整图就做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生命科学研究以及人类对疾病的了解有着极大的提升帮助。所以我们看2000年以后,生命科学就成了一个主流的科学。人类基因组研究中每一个碱基是一美元,对我们来说,那时的成本还是太高了。2005年罗氏454公司第一台高通量测序仪面试,2007年三家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高通量测序仪,研究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原来我们没有那么多经费,基因组学的研究水平也没达到那个层次。
  2010年1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召开了“驼产业与驼文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当时我在会上做了一个名为“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与骆驼基因组计划”的主题报告。会后,这个提议得到了吉日木图等骆驼研究和产业界专家的积极响应。大家就开始张罗启动了这个计划。
  2、研究基因组的国际竞争激烈
  《江湖》:在研究过程当中,除了经费问题,还有没有遇到其它什么困难?
  孟和:研究经费是个大的难题。但同时,让课题组感到压力的另一个问题是:国际、国内竞争也很激烈。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最起码有3个以上的研究组在从事骆驼基因组的相关研究。
  当然,竞争也带来许多好的方面,其实那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过程中也有竞争。当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由“国家队”美国国立研究卫生院(NIH)与能源部(DOE)主导,后来一家私营公司(Celera)的也参与进来,同“国家队”展开竞争。2001年2月13日,项目组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次日Celera公司在《科学》(Sciences)杂志展示图谱。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骆驼基因组计划也在竞争中得到了快速、优质和高效地执行与完成。
  3、野骆驼是家养骆驼的野祖
  《江湖》:可以请您来讲一讲单峰驼与双峰驼的生存状况吗?
  孟和:推到几千万年以前,北美地区的化石是很多的,现在那边却看不到这些大型动物了。骆驼起源于北美,通过地球的版块运动逐渐迁移到了我们东亚地区。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主要分布着双峰驼。到了中亚,沙特地区主要是单峰驼。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有骆驼约1800万峰,其中1600万都是单峰驼,200万是双峰驼。很显然单峰驼所占的比重很大。200万峰双峰驼是主要分布四国的总和,这个数据特别难统计。但总体来讲数量上肯定是要下降的。人口的增长,公路的修建,土地的开采对于骆驼,特别是野骆驼的影响是很大的。你别看单峰驼数量那么多,但单峰驼是没有野骆驼的。现有的700至800峰野生双峰驼就成为了很重要的资源。它们到底和现在家养的单峰驼、双峰驼是怎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进化的大问题。
  原来有一种说法不承认野骆驼是野生的,他们认为“在家为畜,在外为兽”,野骆驼是现在家养的骆驼偷跑出去,落草为寇了。但通过我们前两篇文章里提及的,我们对于线粒体基因组前期的研究工作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野骆驼与家养骆驼大概在60至70万年以前就分开了。在人类家养的动物中,最早是12000年前驯化的狗。而像骆驼真正开始家养也就只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再者从基因组的层面上看它们的差异很大,个中的分歧已达几十万年。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可以说现在的野骆驼是家养骆驼的野祖,但可能不是直系的。我们把这些模糊的东西一步步都确立起来,就可以慢慢搞清楚进化上的种种问题。
  4、一帮骆驼科学家在做骆驼!
  《江湖》:请问您们是何时在《自然》(Nature)上投稿的?
  孟和:基因组学现在非常热门,最权威的数据库当属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我们双峰驼的图谱也是该中心这一研究的首发。去年12月份,我们直接投到《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并被要求修改了3次。我们发过很多英文文章,而这样频繁的改动是我们整个科技组所没有遇到过的。每一次修改,他们都不告诉你是否最终文章会被接收,但你必须马上进行修正。我们的修改不是按天去计算,而是按小时去尽量赶稿。11月我们收到了论文被接收的消息。我从13日早上八点多钟就开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有点像过年时焦急等待敲钟的感觉。一过12点,文章在他们的主页上发出来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就落了地。
  《江湖》:这一团队未来有什么样的研究计划吗?
  孟和:双峰驼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后,我们就有了一张通往骆驼神秘王国的“地图”。我想下一步主要是去研究骆驼的保护和利用,尤其是研究骆驼许多神奇的生理现象和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像蒙古的疗养院拿驼乳治病,北方游牧民族拿驼乳作为药物……但这中间究竟哪个因素起到了作用是需要我们证实的。
  我们做基因组不单单只是想要在科学领域里达成怎样的成就,我们更乐于见到由此让整个社会来关注骆驼。首先你要了解野骆驼比大熊猫还要稀少。我们最大的目的是想要将整个驼业的研究和保护做起来。边疆那么多农牧民,有的人家骆驼产奶量非常低。骆驼不像奶牛,我们的奶牛经过了200至300年的选择,每年产量达10吨以上,这完全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母牛也好,母驼也好,在自然的状态下它们的奶只要够幼崽吃就好了。但我们人类也要喝牛奶、喝驼奶,这里面就有一个选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懂基因,我们的选育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可能这只骆驼产奶量高就把它留下来了。但我们知道了基因,我们就可以肯定这只骆驼产奶量会高,而且这只骆驼的后代产奶量也会高。这对于整个驼业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双峰驼这一大型哺乳类基因组计划,我们两年多就能完成还是很幸运的。也许有人问为什么没有钱赚还要去做这些事情呢?包括老牧民在内的各方人士都各尽己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物种灭绝,都希望动物能与人和谐相处。你做的这件事情有意义,大家自然会去无私奉献。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约定。至于团队的分工,大家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负责采样,有的搞测序,有的收集数据,有的来做分析……文章里提名的有70多个人,但开头第一句话写的是感谢那些对这个成果研究做出贡献的,却没有能够进到名单的人们。这篇论文改了N稿,但这句话一直没有拿下去(Weareindebtedtomanypeoplewhosenamesarenotincludedintheauthorlist,butwhocontributedtothisproject)。
  我们课题组的每个人都像骆驼,有骆驼的精神。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骆驼冒着严寒和酷暑,抵着饥饿和缺水,却非常淡定地高昂着头,没有表现出一丝畏惧和窘迫。这种精神存在于我们的团队里。我们没有钱,也没有条件,但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一帮骆驼科学家在做骆驼!我们应当提倡骆驼的精神。
  5、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不乐观
  《江湖》:您觉得双峰驼基因研究项目有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
  孟和: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我们解决的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而诺贝尔奖主要是给那些最创新的、能够影响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像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研究组。我们知道器官是最贵的,肾移植、肝移植、心移植……人类一直有定向器官克隆的梦想。干细胞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这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是通过干扰成年体细胞,让它变成早期干细胞的状态。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做出来了。或者像克隆羊这种能够改变整个传统理论,一旦真要用起来会改变整个人类的大发现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好比我们从骆驼中能找到一些物质可以缓解糖尿病,可能还是不够的。如果能彻底治愈某种疾病,生产出一类药物则要另说。像第一个发现磺胺类药物的以及第一个发现青霉素的都获奖了。要能攻克糖尿病的话,诺贝尔奖想跑也跑不掉的。因为糖尿病现在已经是危险人类健康的最大疾病之一了。
  《江湖》:据您了解,国内科学界是怎么看诺贝尔奖的?
  孟和:国家想打造一个本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愿望很迫切,咱们国家实际上也引进了一些科学家。不过只是找来几个人做诺贝尔奖,这种思路跟其他行业的做法都是一样的,想摘现成的桃子。这其实是挺可怕的。你看日本人好像是第19次拿奖了,获奖数仅跟美国之后。一个社会普遍的科学素养水平都高,我觉得这是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基础。像我国的足球水平老上不去,我们骂足球队,骂教练,但实际上我们的基础就不行。巴西有多少足球俱乐部?我到美国去,也跟他们美国人打篮球。即使是一个大学校队,拉出来打省队我估计也没有问题。大部分家庭院子里都安个篮筐给小孩打球。梦之队是这么产生的,而不是你从某个大学里选几个苗子、几个天才来做就行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孩子的黄金法则

作者:李元秀 王永红

详细地阐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养与教”的区别,提出了“以教为先,重在教”的观点。《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