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散文集《愿风裁尘》是郭敬明在而立之年献给读者的纪念之作。在书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直观感悟,这一次,他似乎离开了华丽的舞台,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书中描述了他十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年少成名的郭敬明,到现在多种身份的“不纯粹 ”,他经历过沮丧和艰辛,也感受过期待和认可。在《愿风裁尘》中他想还原真实的自己,《愿风裁尘》书名淡雅,表达了郭敬明年纪渐长之后,对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寄予。
《愿风裁尘》是郭敬明抒写十年心路历程的散文集。在《愿风裁尘》中收录了郭敬明从2004年-2013年间的全部散文作品,经过郭敬明修改和编订,会让读者看见一个怎样的郭敬明呢?
一个不纯粹的 郭敬明?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郭敬明?一个在图书市场上深入,在电影市场上出击的郭敬明?一个被商业包装,被粉丝簇拥的郭敬明,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如何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似水流年?描述他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波澜起伏?他如何经历沮丧和艰辛?
在深秋午后的阳光下,在银杏嫣然的秋色中,本版编辑王雪瑛和郭敬明围绕着《愿风裁尘》,开始了对话。
王:你把从2004年到2013年,这9年来的散文,整理成《愿风裁尘》这本散文集。虽然这不是一本自传,但也真实地记录了9年来你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波澜吗?
郭:随着年纪增长,我觉得散文越来越不好写,因为好的散文一定是彻底敞开自己的内心才写得出来的,所以反而年轻时候更有这种勇气和力量去剖白自己。《愿风裁尘》正是收录了这样的文章。
王:相对于小说的虚构,散文让你更真实地面对自己,你在写作散文的时候,有一种释放自己的快感,而在编辑成书,面对读者的时候,你有纠结和压力吗?
郭:我更喜欢小说,虚构成份和真实成份可以得到比较随心调配,散文要写发生在作者自己身上故事,两者难比较,同时因为这些年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自己也已经从某个意义上比较保护自己,不太分享自己的内心。但 天性就是分享,不管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与读者分享你的精神世界,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让大家一起来参与我的成长。从2003年到现在我也变化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散文是自己一路走来留下来的痕迹。
王:整理这9年来的文章,重温这流逝和正在流逝的生活,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你如何评价自己?
郭:看以前的散文多少有些青春期特有的敏感和小情绪,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矫情,但这不就是所谓的“青春”嘛。 的力量便在于能够记录下一路走来的印记。我是个一直走在自己想要走的路上的人。
王:今年是你而立之年,推出《愿风裁尘》,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你想借着这本书对过去30年做一个梳理吗?
郭:对过去的9年做一个梳理,这本书对我自己也是非常珍贵,我们讲散文写一篇少一篇, 真实生活中的部分,散文是没办法虚构的,对我自己而言,把自己这些年来的感受,以散文的形式与读者分享,也是很特别,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也很看重这本书的出版,在今天出版这本书也是某个意义上的巧合,并没有规划出这样一本散文集,正好赶到30岁,今年我也从 变成导演,发生了很多很多故事,我自己也成长很多,这些在我的散文集里也都有记录。
王:这本书里面收录的文章,都经过你自己亲自修改和编订,在这些修改和编订过程中,你的原则或者标准是什么?
郭:在收入过程中,2012年、2013年这种最近完成的作品,我经过大量修改,符合自己现在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而那些好几年前的作品,我决定按照它当初第一次创作的样貌来收录,当年创作虽然有很多幼稚的,或者不太成熟的地方,包括一些创作上的瑕疵,同时有一种属于年轻的一种热血,一种年轻特有的质感,可能30岁的我再也写不出来。大家会从这本散文集里看到一个很清晰的郭敬明,不管笔法还是创作习惯上的一个变化。
王:你之前出版过两个散文集,十年后再次出散文集,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郭:因为在过去九年里,我出版都是长篇小说,小说毕竟是虚构的故事,让作者处于很安全的距离被读者猜测和审视,其实小说是隐晦的,间接的,而散文把作者置于不安全的范围里面,带给作者如履薄冰和小心谨慎,同时散文又需要很充沛的感情来打动读者,在这之间有一种平衡感,对作者来说,需要微妙地拿捏和把握,你愿意分享多少,愿意透露多少,或者在行文里面掩藏多少,取决于作者的性格。大家看散文和看小说时完全不一样,而我在出版长篇小说的时候,也不会有一种紧张感。
王:你也说过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受人追捧的偶像?
郭: 、出版人、商人、明星、导演……现在赋予我的身份越来越多,但自始至终我的本心还是一个 。我从来不想非给自己一个定位不可,所有这些身份合起来才是我。
王:作为 ,又作为商人,你是如何平衡这两个身份?你感到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郭:这是不同的两个领域,我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做 还是做商人。在过去的八九年里,我没有所谓私人空间,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带来成就感和快乐都很多,我很享受这样过程,没有对立和矛盾,我觉得对我来讲是可以兼顾的。
王:你今年除了拍电影,还上一些综艺节目,涉足娱乐圈的发展,写散文应该说在日常写作中完成的,你现在这么忙于各种事物,包括参与一些娱乐节目,你有多少时间写作,心还能沉静下来吗?
郭:我自己会控制时间,自己导演还有公司的工作还是分得开的,创作量没有那么多,希望每一篇留下来的都是精品。
王:有人认为,你的成功不在于文学性,而是你很会经营和赚钱,对这样的评价,你怎么看?
郭:我自己无所谓,有些人看作是赞扬,有些人认为是争议,我自己很开心的,我们这个团队在过去5年时间里付出很多心血,才把我们公司,从最开始几个年轻小伙伴,组成到工作室成长到今天这样,我也很开心得到不管是社会,还是投资界的一个认可。
王:《小时代》商业上的成功,让你成功地跨入了电影市场,面对《小时代》在价值观上遭遇的批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对你以后的电影剧本创作会有影响吗?你正在进行《小时代3》的剧本创作吗?
郭:你心中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小时代》对我而言,讲的是四姐妹的友情和她们对梦想的执着,以及生活对她们的考验,之后的《小时代3》也会遵循这个主旨。
王:把《愿风裁尘》交给读者,是想让读者认识一个真实的你吗?
郭:其实我从来不为自己造一个虚拟的形象,我写在书里的,在媒体上说的话,都是我本来的想法,当然如果有曲解,那不是我能控制的。
王:你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吗?你正在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郭:无论是写作还是经营公司,或者现在做导演,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特别是开始做导演后,感觉自己又变成了一个要努力学习的新人,让我充满干劲,我喜欢这样的状态。
王:《愿风裁尘》是你新造的词汇吧?有什么含义?体现你现在怎样的审美趣味?
郭:因为散文集是一个很舒缓、很有时间感的东西,《愿风裁尘》是我9年来的散文合集,无论是对于我自己,还是对于读者来说,看的时候都是一场回溯光阴的历程,那种回溯感是我很喜欢的,所以想了这个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