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专访兴化籍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费振钟,听他讲述“施奖”背后的故事。
由《水浒》到“施奖”
费振钟说,《水浒传》人人熟读,施耐庵家喻户晓。然而,施耐庵的故乡在兴化,却不为太多人知。兴化举办首届“郑板桥艺术节”时,兴化文化人即开始思考,能否像宣传郑板桥一样,宣传施耐庵?
这一想法立马得到很多人赞同,但是,“已经有一个郑板桥艺术节了,不能再搞一个施耐庵什么节,于是有人想到了模仿诺贝尔文学奖,设立施耐庵文学奖。”费振钟说,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他对于中国长篇叙事文学有开创之功,是中国乃至世界长篇叙事文学的一个高峰,以他的名字成立文学奖,必将对中国长篇叙事艺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能宣传推广兴化,促进兴化文学发展。
三次研讨,数度修改
2009年,兴化市政府在京召集兴化籍文化人士座谈兴化文化发展。大家明确提出,要设立“施耐庵文学奖”。
同年11月,兴化市政府召开“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范小青、赵本夫、丁帆、林建法等40余位 、评论家与会。大家确定以民间评奖方式评选“施耐庵文学奖”。
2010年5月,兴化市政府邀请国内文学界9位著名专家,召开施耐庵文学奖论证与筹备工作会,大家集思广益,初步拟订了评奖办法和操作方式。初稿经过10多次修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奖方法和操作规范。
为了使评奖工作顺利开展,兴化市还专门成立了施耐庵文学奖组委会。
中国的“龚古尔奖”
费振钟说,施耐庵文学奖相较国内其他一些文学奖,有许多不同。施耐庵文学奖模仿诺贝尔文学奖,采用“提名”方式,这跟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方式不同,“提名的方式比较好,只要是在世界范围内用汉语写作的长篇叙事文学,在大陆出版发行的,都可以由提名委员会成员提名参评。”
相较茅盾长篇小说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范围更广。“施耐庵文学奖将非虚构类作品也纳入评奖范畴,可以说,填补了茅盾文学奖单纯虚构类作品评奖的遗憾。”近年来,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类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质量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费振钟认为,施耐庵文学奖的规格很高,“可以与法国的龚古尔奖相媲美,我们也将努力把该奖项打造成中国的龚古尔奖”。
记者王馨凤文/图特约记者袁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