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林奕华:我们来剧场看什么

时间:2009-11-25 23:30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蔚蔚 点击:
林奕华:香港文化界知名人物。编导超过40出剧场作品,包括《万世歌王》《东宫西宫》《大娱乐家》《半生缘》《快乐王子》《包法利夫人们》《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等。1994年,他凭《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95年获香

  林奕华:香港文化界知名人物。编导超过40出剧场作品,包括《万世歌王》《东宫西宫》《大娱乐家》《半生缘》《快乐王子》《包法利夫人们》《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等。1994年,他凭《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95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出版《等待香港》等书。

剧场是有关自由的地方
林奕华很健谈,在电话里可以滔滔说上一两个小时不停顿。他还爱写文章,当年因为给杂志、报纸投稿,林奕华认识了电视台的一些编导。中学二、三年级时,林奕华天天跑电视台,当临时演员,还写电视剧剧本,而让他最终选择舞台剧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活得不快乐。我对这种情况非常感兴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快乐?”
也许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体内都有一种不安分的细胞,令他们总想在平庸的生活里思考、提炼、追问与表现。
舞台剧方面,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需要观众思考的类型——然而,事实是,流行的事物通常都是不怎么需要思考的。林奕华却不希望大家看过哈哈一笑后什么都没留下。
我们来剧场到底看什么?“我们以为来剧场看戏是来看哲学、看艺术,但其实我们是来看自己的欲望。可能在一出戏里,你看的并不是主角,而是会挑你想看的人施以关注,这个人就是你欲望中的自己。”
林奕华这样诠释他对剧场的理解。他说,每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建构范围都很窄,有很多心理束缚,最排斥的往往也是心底最喜欢的。因为怕冒险,想安全,所以会隐藏欲望。而在剧场,戏就是让人们有了直面自己欲望、禁忌和尴尬的机会。
林奕华认为,“创意不是帮人添加一件人人都有的东西,而是知道这个世界欠缺的东西,不过这种欠缺不是很容易看见,很需要动脑子,从文化、历史当中去挖掘”。
而什么是好演员呢?林奕华的定义是:“他会思考,他的愤怒能够变成想象力,她懂得安静,他弹性灵活,她是情绪的魔术师,他们都很爱哭……在我眼中,好的演员既要坚强又要脆弱。”
毫无疑问,今年56岁的张艾嘉是他心目中的好演员。他曾是她的“粉丝”,接触了7年,他终于等到与她合作《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她从来没演过弱者,在那个时代很难得。她很潇洒很聪明,也很自我,很洋派,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黄蓉和祝英台的综合体,有胆量有才华。”
林奕华的戏虽然也用明星,但他并不觉得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戏进入了主流,有的戏虽然演了100场,有曝光率,也不说明它成了主流。他觉得也不一定非要成为主流,没被所谓的大趋势或大气候卷着走,看事情会比较清楚,不会把自己卷入旋涡与模式中。
香港文化一点都不性感
在不少人看来,香港是个迷人的繁华之地,但林奕华认为它更是个大型购物商场。因对香港那份恨铁不成钢的“恨”——他不希望它只有物质,没有灵魂。原本,他的国外护照办的是4年,但他待了4个月便回到香港。
因为这份感情,使得他清晰地透过城市欲望看到背后的一些沉疴。
他觉得今天香港的大部分报纸都是《苹果日报》的翻版,明星在各个节目中说着同样的话,都很像——所以现在不是偶像时代,而是经纪人时代,一切要符合市场的定位。林奕华觉得这是香港艺人创意无法拓展的原因。
这种文化的同一性,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你和一个人交往,跟你和一百个人交往的差别不是很大,大家身上突出的是共性,而非个性。
他坦言,他不喜欢林夕、李碧华:“我不喜欢他们的原因是觉得他们平庸,香港人最擅长平庸……”
他说他更喜欢香港词人黄伟文,虽然他也是香港模式,但他的歌词有一些实验的内容,尝试走出自我憎恨,不会把所有爱情唱成要保护自己的那种自私调调。
在林奕华看来,娱乐的最大“作用”就是谋杀卓越,在评点刘德华“藏妻事件”的专栏中,他说,庞大的娱乐机器所能做到的只是“让已经腐烂的更加腐烂”。
他提到“琐碎化”概念——本来很多无关痛痒的事情,以娱乐的名义被无限放大。因为大家的精神真的太空虚了,都需要找到生活的焦点,所以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不断制造话题: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话题,需要在媒体上找话题。
其实又何止香港?这应当是全球范围内,喧哗与骚动的现代人共同面临的精神语境。
 “同志”、失恋与勇气
张艾嘉说:“可惜我现在嫁人了,不然说不定会找林奕华谈恋爱……他很敏感,也很敏锐。几十年来我一直都没遇到过一个人对我认同如此强烈。”
林奕华闻此言笑道:“她不知道我失恋的次数,否则就不会这么说了。”
林奕华对感情的态度并不隐讳——据说,现在华人圈子里流行的同性恋称呼“同志”,就是林奕华1989年第一次使用,而后传播开来。
他的恋爱从看琼瑶开始,“那是一种对爱的幻想”,再到亦舒,“给女性的自由找到一个物质的出口”。
他说自己从12岁到32岁,一直在失恋。
“后来我发现,我选择爱人的标准都是外在的。我投射了自己的欠缺在他人的形象当中,我看到比我高大的、比我强的,我就忍不住去接近,但是最后会失败。后来一下子开窍了,原来我那么不喜欢我自己啊。但真正的爱情一定是自己喜欢自己之后才能爱别人,那个人应该是非常了解你的!”
他曾追过女生,但是追女生的冲动并不是来自生理上的,也不是来自心理上的,是来自社会压力。“男人对女人的这种追求,从小就不光是一种你自己内在的欲望,还有很多社会期望加在上面。所以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经历一个自己的探求过程。”
意识到自己喜欢男生,是小学时去野营,看到一个男生从远处帐篷后站起来,当时他觉得“喔”,然而,真正面对自己的感情,是在1998年。
对爱情,林奕华还有挺多比喻,“如果你原本是一个苹果,但对方却想要香蕉,这样的努力十次有九次会失败。”
“爱情就好像喂金鱼一样,你喜欢它,你喂它,但你不可能要求它也来喂你啊!付出就是一种满足了,这不是苦情,是一种幸福。”
他强调,爱人与伴侣是自己修来的,不是去找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太多事情去吸引错的人。爱与不爱,还是要先把自己的人格建立起来,那个爱你人格的人才会真的爱你,而不光是外表的幻象跟投射。”
他在给男友《公开的情书》最后一段中写道:
是爱情吗?恐怕不是你想要的那种爱情——伤感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自己……那一天早上,你替路边的阿伯拾回废冰柜,我有点激动!觉得,“就是他吧”!你回来坐在我的身边,我们静了一阵,我记得我说:“我希望将来能够在一起。”你说:“我也希望。”——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我的心像一只踩进浮沙的脚,要站也站不稳。至今,一个人不敢打电话给你,也只能把这句话拿出来打蜡,擦亮……希望有一日,你终于会明白什么叫做“勇气”。
林奕华说
 在这个时代,人失去了与自己相处的那一点点私密空间,到处都在抢眼球。为何八卦那么发达?就是因为人们把对自己的失望、落空、怨气转移到别人身上,所以喜欢看那些其实与自己无关的“料”。
 我相信有一种东西叫永远流行,简·奥斯汀、张爱玲就永远流行。有些人特别明白人性的弱点在哪里,现实跟理想的矛盾在哪里,只有这些人可以永远流行。
 一个人“最不快乐”的就是他不喜欢他自己,这个阶段我也曾有过,我希望它过去了。虽然我还是有很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会受一些“为什么没有做得更好”之类情绪的干扰。但是我现在稍微开始知道,怎么去放松,换个角度去变通。我在上课的时候,希望教给学生有关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我活到现在比较快乐一点点的原因—我开始穿透很多阻碍去看本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孽缘: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

作者:阿来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又深…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