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朝邓州南阳人,后迁孟津(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着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韩愈最早走入仕途之路,但充满波折和艰难。他,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判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连续几年浪迹京城,早已囊中羞涩。当时官场盛行“觅举”,为了考中进士而追逐、钻营,依靠请托以求金榜题名。曾对此深恶痛绝的韩愈明白了,在混浊的世道中,任何洁身自好都是没有用的。他主动出击,也要“觅举”。
经朋友点拨,他低眉折腰,求见当朝补阙梁肃。可谁知道,这人生性孤傲,最看不起那些钻营之徒。任他好话说尽,就是拒而不见,使他确实硬碰了一颗大大的钉子。后来,以连续造访了几个当朝要人,仍是一无所获。在京城千辛万苦,韩愈第四次走进考场,总算是考中了。此时他已25岁。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其考试名目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论,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连续三年,均一败涂地。无奈之时,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访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可还没上任,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呀,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这时,他又回到京城。这次他瞄准了德宗宠臣、权柄在握的京兆尹李实。为了巴结这个当朝权贵,他浓施粉黛,极尽奉迎,写成《上李尚书书》,其意思是:我来到京城已经15年了,所见的公卿大臣不可胜数,还没见过一位像您这样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忧国忧民的人……我从青少年时代便读圣贤之书,颂圣贤之事,凡见到忠于君孝于亲的人,虽在千百年之前,也十分敬慕,更何况亲逢阁下您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侍候在您的身边以报效我的忠心呢!
文章写好后,他自我感觉良好,便先送给柳宗元。柳宗元读罢,先是痴眼相望,茫然不解,继而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话不投机,拂袖而去。但送到李实的手中,却换来难得的笑脸。投桃报李,在李实的举荐下,韩愈当上了监察御史。官阶虽小,也是个京官,韩愈从此踏上了仕途的阶梯。
……李实根本就与书中所写的形象绝缘。他其实就是一个奸佞之辈,京师之人无不对他切齿痛恨。即使韩愈自己,在半年后也看不惯李实的那套把戏。一边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一边是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社会状况,韩愈实在是难以容忍。于是他根据从民间得来的真实情况,以极其辛辣的笔触和慷慨激烈的措辞,写下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直指李实,奏明皇上。既然如此,当初韩愈之所以投书李实,大概是多年潦倒之后,人已变得慌不择路,急不怪人!所以,韩愈自己把这称为“上下相须,先后相资”……
由此可见,韩愈一生沉湎官场,进了又退,退了又进,不甘愈思进,一生折腾了若干回合。实际上,他写《上李尚书书》,是实属无奈。谁都知道,即使满腹经论,没有展示的舞台,无异于纸上谈兵,这有点像“曲线救国”。虽说了一些假话,但只是一块敲门的砖头。有了一席之地,才能施展抱负,造福百姓。囿于唐代科举制度,想当官和考举人一样,仅凭个人才气、学识是不行的,还要靠“觅举”,要“觅举”就要撕破脸皮,为达官显贵歌功颂德,哪怕这个达官显贵是个奸佞之徒,也情愿。这也许是韩愈在寻求心理上的一个平衡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