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古以来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被世人称道的汉文帝刘恒,一生为民、俭朴勤政,虽然国库的钱多得数不清,但他倡导节俭之风,并言传身教:穿一双草鞋上殿办公,身上的龙袍打着补丁;当政23年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哪怕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死,他都舍不得奢侈一回……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也一穿多年,破了,让皇后补一补,再穿。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薄姬。在位期间,汉文帝一直倡导节俭之风,执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还废除严邢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安定朝政,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尽量减少战争,稳定社会秩序,重视发展生产,注意积累财富,经过与其子景帝两帝执政的40年努力,西汉王朝从战争的动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后世将这一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对他的政绩给予充分肯定。
汉文帝在位时,一再表示决不当收藏家,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死前,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
节俭,需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而且人的福德是有限的,珍贵的,所以更不可不珍惜。像汉文帝这样一生为民、俭朴勤政,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历史上实不多见。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同样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道光的抠门导致他有心治国却不得其法,把清朝由盛而衰引向没落。道光不但在生活琐事中抠门,在对待诸如海防、边务、河患治理等用钱的问题时,也很抠门,大臣们一提拨款,他立即不悦。道光初年,新疆地区发生张格尔叛乱,数万清军征战多年,终于平定了叛乱,之后,在张格尔地区布防的问题上,道光的抠门与边防将军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将军们呈报了1.8万的边防人数,但是道光嫌兵多、军饷多,硬是砍去了三分之二。将军们认为6000士兵根本无法胜任张格尔地区的布防任务,于是提出只守新疆东部、让西部自治的方案,道光又龙颜大怒。在鸦片战争问题上,道光皇帝也是因为舍不得花饷银,而从最初的主战派倒戈到主和派。可见,皇帝的抠门,会误国误民。
历史告诉我们,道光帝的节俭对缓解大清的经济危机毫无用处,而汉文帝刘恒的躬率节俭,勤政为民才是治国之道。因为,治理国家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不是舍本逐末、锱铢必较的抠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