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梁武帝任人唯亲的管理模式

时间:2013-07-06 08:44来源: 作者:黄雀飞飞 点击:
  我们分析萧衍的人生轨迹发现,南梁几乎所有的重大失败,都直接源于萧衍的兄弟子侄们。萧衍登基之初,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范云、沈约、徐勉、周舍等才智之士,武有曹景忠、韦睿、裴邃、昌义之、马仙琕、陈庆之等功臣悍将。宋齐两朝亡于内乱,萧衍显然是

  中国史上的“菩萨皇帝”萧衍


  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公元266年—公元589年),堪称古代中国最暗无天日的一段历史时期。除了西晋开国初期短暂的和平之外,从“八王之乱”开始,无休止的战乱便席卷华夏大地。少数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入主中原,天下陷入空前绝后的大混战、大分裂局面,先后出现的政权不下三十个。战火所及,杀伐掳掠,生灵涂炭,百姓颠沛流离,惨不忍睹。元人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写道:“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此战火纷飞的历史时期,江南大地竟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太平盛世。其势力范围,大致相当于三国时期吴蜀两国的全部国土。时间跨度,差不多延续了四十六年。对这一段盛世,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回忆道:“于时朝野欢娱,池台钟鼓。里为冠盖,门成邹鲁。连茂苑于海陵,跨横塘于江浦。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橘则园植万株,竹则家封千户。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荆艳楚舞。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五十年中,江表无事。”意思是说:当时朝野和睦,歌舞升平。百姓富足,文风鼎盛。国家疆土东至于海,南达交趾(今越南)。富庶之家,遍及吴越荆楚。就像草木遇阳春,鱼龙逢风雨。将近五十年时间,长江以南没有发生过战事。


  创造这个太平盛世的,就是被称作“菩萨皇帝”的(南朝)大梁国梁武帝萧衍。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南朝大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与南齐王族萧氏同宗,据说是汉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但是,萧衍所创立的功业,完全得益于他自己。靠的是他远见卓识,办事果断,善于谋划,能征惯战,是从最基层一步一步打上来的。南齐末年,东昏侯萧宝卷治国无术,任用奸佞,滥杀功臣宿将。在冤杀了萧衍的兄长,尚书令萧懿之后,时任雍州刺史的萧衍起兵杀死萧宝卷,拥立14岁的萧宝融为帝。转年(公元502年),又以“禅让”方式夺取皇位,建立大梁政权,史称南梁。萧衍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皇帝中列第一位。享年八十六岁,在古代帝王中仅次于八十九岁的大清皇帝乾隆(1911—1799年),列第二位。


  梁武帝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皇帝。《南史》记载他:“少而笃学,能事毕究,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然烛侧光,常至戊夜。”“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草隶、尺牍、骑射,莫不称妙。”他钻研并精通儒释道三家经典,造诣精深,着述颇丰。他也是负责任的勤政皇帝,《南史》称其“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爲皴裂。”他还是个勤俭节欲的皇帝,平时衣着简朴,不喜奢华,五十岁以后便不近女色。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和尚皇帝,中年开始笃信佛教,受菩萨戒,并于普通八年(公元527年)、大通三年(公元529年)、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四次入同泰寺剃度修行。亲自讲经诵法,洒扫庭除,少则三天,多则一个多月。朝廷先后斥资四亿钱,将“皇帝菩萨”赎回来处理国政。(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当过和尚,不过那是因为贫穷,出家混饭吃的。萧衍则是真的信佛,以皇帝身份剃度为僧。)


  对于梁武帝,史书这样评价他。《梁书》记载:“及乎耄年,委事群幸……是以朝经混乱,赏罚无章。”说他晚年任用朱异等奸臣,导致朝政混乱,小人当道。把萧衍身死国灭的主要责任推给了旁人;《南史》的评价相对客观一些:“留心俎豆,忘情干戚,溺于释教,弛于刑典”。也就是穷兵黩武,佞佛过度,徇情枉法。我以为,评价梁武帝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特殊年代。魏晋以来,政权更替频繁,君杀臣,臣弑君,父子手足骨肉相残,庶民百姓更是生灵涂炭。如何保境安民?如何避免纷争?如何使生民脱离苦海,这是萧衍一直在纠结的问题。


  客观来讲,在军事方面,南梁对北方的征伐,主要围绕淮南的争夺。淮南不保则长江以北土地尽失,京城建康堪忧。兴兵并非黩武,而是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进取。在用人方面,虽然小人日进,但是朝中忠臣良将不乏其人。以萧衍的政治才干,直到建康城破,大权仍然牢牢掌握在萧氏手中,政权的分崩离析不是侯景作乱造成的。至于沉溺佛教、花费靡巨,并不足以耗尽南梁的财力。侯景之乱时,建康国库尚有五十亿钱,可以说是国库充盈。江南富庶,朝廷并不缺钱、缺粮。南梁前半期,北魏朝政混乱,战火不熄,终至东西分裂。萧衍处于这样良好的历史机遇,却不能有所作为,很让人惋惜!


  导致梁武帝最终落败的原因很复杂,但直接原因就四个字:任人唯亲!


  我们分析萧衍的人生轨迹发现,南梁几乎所有的重大失败,都直接源于萧衍的兄弟子侄们。萧衍登基之初,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范云、沈约、徐勉、周舍等才智之士,武有曹景忠、韦睿、裴邃、昌义之、马仙琕、陈庆之等功臣悍将。宋齐两朝亡于内乱,萧衍显然是心有余悸,对文武大臣不敢委以重任,而专任宗室。当时北魏尚未分裂,朝政混乱造成统治阶级上层自相残杀,攻伐不断。六镇(魏太武帝为防范柔然侵略设置的六座军镇)起义更是大大动摇了北魏政权的根基。如果此时任用得人,华夏的统一很可能会(比隋朝)提早六七十年。梁武帝不是庸主,对北魏的政局心里非常清楚,并曾试图收复淮南,问鼎中原。天监四年(505年)十月,萧衍集南朝名将,倾全国之力(当时号称百万),对北魏政权发动了洛口(今安徽淮南)之役。被萧衍任命为全军统帅的,是临川王萧宏。


  萧宏字宣达,是萧衍的六弟,天监元年被封为临川王。其人骄奢淫逸,贪婪无耻,聚敛无度,富可敌国。据《南史》记载,萧宏貌美而性怯懦,北魏人看不起他,临阵给他送来头巾、首饰,称其为“萧娘”。战事之初,形势对梁国非常有利,南齐旧将陈伯之率军归降,张惠绍攻克宿豫,昌义之攻克梁城,韦睿攻克合肥,众将领纷纷建议乘胜进击。此时北魏援军开始反攻,萧宏立刻被吓破了胆,召集众将商议退军,遭到昌义之、裴邃、马仙琕等将领的强烈反对。萧宏虽不敢触众怒而退军,但又下令“人马有前行者斩”。自此将帅离心,军心动摇。两军对峙到天监五年(506年)九月,洛口一场暴风雨引起军中骚动,萧宏以为敌军来袭,丢下大军擅自逃离战场。百万大军没了主帅,顿时群龙无首,全线溃败。萧宏回朝后没有受到萧衍追究,还是一如既往地贪吝不仁,为非作歹。最后竟至于觊觎皇位,指使人谋杀萧衍。萧衍曾经流着泪对萧宏说:“我的才能胜你百倍,当了皇帝还深恐犯错误,你又哪能做的了(这个位置)呢?我不是不能杀你,只是可怜你过于愚蠢罢了。”终究没有忍心处死萧宏。洛口之败,是萧衍第一次在自家人身上吃了大亏。


  (洛口之败不久,北魏中山王元英率数十万大军围攻钟离。萧衍(遥控)指挥昌义之、韦睿、曹景宗等众将士,于钟离城下大破北魏军队,杀死俘虏魏军近30万,中山王单人独骑逃回梁城。此役没有宗室诸侯王指挥,梁军胜得酣畅淋漓。)


  第二次让萧衍吃了大亏的,是豫章王萧综。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中外语文故事

作者:吴伟丽

吴伟丽编著的《中外语文故事》作为系列故事中的一本,主要从中外文化名人、汉字、成语、诗词、俗谚语、对联和谜语七个…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