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古代中国平民出身的女神
时间:2012-04-30 00:10
来源:
作者:韫璆0621
点击:次
由于黄道婆毫无保留的努力传授,使乌泥泾的棉纺业很快闻名全国,“松泾棉布,衣被天下”的美名从此传开,也为以后明清两朝,江南确立全国纺织业的领先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解放牛网》今日报道,经过两个多月的修缮,上海植物园的黄母祠于今日黄道婆生日(农历四月初六)重新向市民开放。
中国老百姓的圣神崇拜多得不可胜数,但如果说既是女性、又是平民出身的圣神,好像只有两个:一个是海神妈祖,另一个就是棉神(又叫先棉)黄道婆。
黄道婆在正史上没有记载,现在能看到的资料主要来自元末两位文人的笔记作品。她是宋末元初人,具体生卒年代不详,甚至连正式的名字也无法考证,其出身地也有不同说法。但是,她作为我国棉纺织业奠基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按照大多数学者的认识,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镇人(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自小家境贫困,给人家做童养媳,因无法忍受打骂逃了出来,在江边搭上一条商船,辗转到了海南岛崖州(现今三亚),寄寓在一所道院内。当时海南的植棉技术领先全国,加上当地黎族人具有优秀的织锦传统,她在那里学到很多技术,可能她自己还有不少发明创造。元元贞年间(1295—1297年),已步入老年的黄道婆回到故乡。
元末文人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
陶宗仪的《辍耕录》是在松江完成的,可见他说黄道婆“自崖州来”是来到了松江,但他没有说黄道婆是从崖州迁徙到松江还是从崖州回到松江,所以无法确定她出身何方,但他对黄道婆的贡献写的很全面。可以确定的是,黄道婆在抵松时虽然年纪已大,却雄心满满,“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是她最大的功绩,她把在海南创造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技术悉数传授给大家。其中,“捍”是指将棉花脱籽的工具,利用两轴挤压的方法使棉、籽分离,彻底改变了过去用手剥的笨拙办法。“弹”是指弹松棉花的工具,过去江南地区用的都是一尺来长的小弓,她改成了四尺多长的大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是指纺车,原来是一个纺锭的手摇车,她改成了三个纺锭的脚踏纺车,是当时最先进的工具。“织”是指改进织布机,使之能完成“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复杂工艺,在“被、褥、带、帨(手巾)”上都能织出“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图样。
由于黄道婆毫无保留的努力传授,使乌泥泾的棉纺业很快闻名全国,“松泾棉布,衣被天下”的美名从此传开,也为以后明清两朝,江南确立全国纺织业的领先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陶宗仪同一时代的松江文人王逢在他的《梧溪集》中说:“黄道婆,松之乌泥泾人,少沦落崖州,元贞间,始遇海泊以归。”王逢原本就是乌泥泾人,他这样说应该是可信的。同样,明万历年间,同是乌泥泾人的张之象,在《黄道婆祠》中也写道:“道婆者,始黄氏,本镇人也。元初沦落崖州,元贞间附海泊归”。更进一步证实了王逢的说法。
黄道婆回乌泥泾后不久就死了,死后乡人为她建了黄母祠供奉祭祀,后来该祠又重建一次。元末,乡人又重建了另外一所祠庙,特请王逢题诗。至明朝成化、万历、天启年间,县里也三次重建、改建黄母祠,并有官员撰文说:“衣食之源,妪实开之,等于育我。以母道视之,谁曰不然?”至清代,在上海县城内、城西、虹口、浦东、太仓均先后有黄母祠、庙、庵建成。可惜时至今日已大多被毁,只剩下上海植物园的黄母祠保存完好。
现在,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还光荣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