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人范仲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爱国情怀
时间:2012-01-09 00:29
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月照松林
点击:次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王夫之 自幼孤贫 断齑画粥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生于徐州。父亲范墉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为其第三子。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王夫之
自幼孤贫 断齑画粥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生于徐州。父亲范墉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为其第三子。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朱氏,自此范仲淹改名朱说。
范仲淹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读书吟诵。其时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此事后来传为佳话。
励志求学 闻鸡起舞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到睢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书院求学。他珍惜书院的学习环境,连岁苦读,凌晨舞剑强体,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
一次,真宗路过,大家争相观望,唯范仲淹闭门不出,坐诵如旧。同学怪之,他答曰:“日后再见,也未必晚。”同学中有个官二代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金榜题名 门户自立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终于见到真宗皇帝。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今安徽广德,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今安徽亳州,从八品)。
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自此拉开了近四十年政治生涯的序幕。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做盐仓监官。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便暂以疏懒饮宴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但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海堤多年失修,坍圮不堪,危害甚大。于是,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范仲淹冲破重重阻碍,筑堰成功。
后来,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热心执教 奖掖人才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才俊富弼,推荐给晏殊。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有个叫孙复的行乞秀才,受范仲淹的资助提携,成为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范仲淹后来感慨道:“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三起三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晏殊推荐,荣任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很快便大胆介入到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去。此时仁宗虽年已二十,但朝中军政大事,却全凭刘太后一手处置。范仲淹上疏,请刘太后撤帘罢政,还权于仁宗,结果可想而知,被贬为河中府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范仲淹回京师,任右司谏。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下令贩灾。不久,因阻谏仁宗废皇后事,被贬睦州(今浙江桐庐县)知州。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
过了几年,范仲淹知苏州,因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知开封府。他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后因绘制“百官图”,对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提出尖锐批评,又关心仁宗的继承人问题,被贬为饶州知州。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饶州偏苦,不久,妻子李氏病死。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寓意他在朝中屡次直言,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希日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
五十二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挂帅赶赴延州守边抗敌,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他亲临前线视察,改革军阵体制,开展严格的军事训练,修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当时西陲边地相传:“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以战止战,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庆历新政 改革图强
从元昊叛宋起,宋军的边防开支便突然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又不得不增加百姓负担。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
急待稳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显得格外开朗和进步。他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辣、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又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下三、四名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后来号称“四谏”。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特别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新政拉开了序幕。
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和它遭到的反对成正比.大批守旧派的官僚们,开始窃窃私议。“新政”最终在守旧官员的阴谋中夭折。
为国为民 先忧后乐
这年冬天,已近五十八岁的范仲淹知邓州府(今河南省邓州市)。此时,富弼已贬至青州(今山东省益都一带),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等地),膝宗谅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尹洙则流窜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并备受凌辱。范仲淹经过申请,把尹洙接到邓州来养病,尹洙临终,极为贫困,他笑着告诉范仲淹:“死生乃是正常的规律。既无鬼神,也无恐惧。”
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四日夜晚,应好友滕宗谅之邀,范仲淹乘兴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为人从政准则——“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胫而走,风也似的传诵开来。仁宗闻此,不禁慨然称颂。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触及到了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改,但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皇佑四年(1052年)知颍州,他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爱国情怀,为后世为官作宰者立起了一座巍巍道德丰碑,赢得了生前身后一代又一代人仁人志士的敬仰和效法。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此言不虚也。
(月照松林原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