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白辛:伤悲何似昆仑雪

时间:2010-04-12 11:24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山海天风 点击:
前一阵,扬子晚报的繁星栏目载文介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导演赵心水。出身于河北沧县农村的赵导不简单,14岁参加革命,先供职沧县公安局,后从事战地文艺工作。1952年,23岁的赵心水步入影坮,甫一登坮便任导演。他默默耕耘,执挚追求,其成名作即是1963年拍摄

 

 

前一阵 ,“扬子晚报”的“繁星”栏目载文介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导演赵心水。出身于河北沧县农村的赵导不简单,14岁参加革命,先供职沧县公安局,后从事战地文艺工作。1952年,23岁的赵心水步入影坮,甫一登坮便任导演。他默默耕耘,执挚追求,其成名作即是1963年拍摄的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好评如潮,尤其是影片中的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家喻户晓,唱红了全国。1964年“百花奖”评选时,影片荣登榜首。

1966年3月,第一夫人江青露峥嵘。那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军文艺创作会议上,她认为国产影片都是“毒草”或有“严重问题”;对“冰山上的来客”定罪为:“作者是伪满人员。影片没有党的领导,夸大个人作用。整个影片没有政治工作,乐队从头到尾都是靡靡之音,情歌都是伪满歌曲的翻版。”

狐假虎威,江青一派胡言却一言九鼎。文革刚开始,“冰山上的来客”即遭灭顶之灾。有关演职人员大多受迫害,导演赵心水首当其冲。这篇文章后来的几句话,让我如遭电击:编剧白辛,我国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文革开始即遭批斗,跳松花江自杀身亡。

白辛! 跳松花江自杀身亡?数十年来我崇敬不减且时常思念的白辛,去世竟已 4 3 年!

最无情者乃岁月。现如今,没几个人知道并牵挂白辛的。但是于我而言,白辛是我夜空中的星辰,一颗异彩夺目的明星。星空黯然,我哀痛无已。

我知道白辛,应是1969年。此前,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也没在意他就是编剧。那年,一位好朋友偷偷递给我一本薄薄的书。书名是“从昆仑到喜马拉雅”;作者正是白辛。说不清是怀着何种心情,我将这本长篇游记看了几遍,震撼之余,我的思绪和梦想似高天流云,无穷无尽。

简直难以置信难以想象,当年(1956年),一队戴着风镜,裹着军大衣的人马,在藏北高原边陲的荒山大漠冰原雪岭中艰难跋涉。他们餐风露宿,与天地相搏。白辛,一个军旅探险 ,率领着向导、摄影师在风沙冰雪里开道,一路采风并摄影。战士们背着枪,牵着马和骆驼步步跟随。他们顶风冒雪,历时 14个月,神奇地徒步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翻越了岗底斯山脉,翻越了昆仑山,闯入了喜马拉雅山,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写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游记《从昆仑到喜玛拉雅》。他最早发现了被毁灭的古格王国,使传说中的古代文明遗址重现人间。载誉归来,周总理都表扬了白辛。

被誉为中国第二个唐僧的白辛是从新疆塔里木沙漠西缘的叶城、皮山出发,翻越了藏北大漠、征服了茫茫雪原冰坂,到达噶尔昆沙(阿里)。我打开地图,延祖国最西边的那条弧线,找到了喀什、叶城、皮山、阿里、昆仑山、喀喇昆仑、岗底斯山、玛旁雍错湖。也就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许了心愿:要走一走白辛当年走过的路;要去领略那莽莽苍苍的雪域高原的壮丽风光;要亲眼看看那朝佛的信徒在茫无人烟的荒原上一步一叩首地去向天际;要去朝拜圣山圣湖--和印度的香客,西藏的喇嘛们同行,围绕神圣的岗底斯山转一圈。

“从昆仑到喜马拉雅”,如同暗夜里的灯火,催人振奋。白辛可谓人中龙,激扬文字,叱诧山河;文字朴实感人,情感豪迈奔放。世上,竟有这样的智者和强者!我现在才明白,40年前,我捧着那本“从昆仑到喜马拉雅”游记时,白辛已去世三年,而且是横遭非难!我不由热泪滚滚,一声长叹。

呜呼!造化弄人,天妒英才!我改放翁的几句诗文遥祭白辛:

千年史册笑无名, 一片丹心报天庭;

伤悲何似昆仑雪, 飞飏万里哭白辛! 

 


                                                

                                                                    

顶一下
(3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上海王:男人翻云覆雨的世界

作者:虹影

主人公小月桂从小父母双亡,在舅舅舅妈家长大,不甘心在乡村里、在舅妈的苛刻中过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完全出生于底层…

发布者资料
山海天风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4-12 11:04 最后登录:2018-08-14 1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