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还是对项羽不公。 项羽志在灭秦,志在为叔父报仇,所以他最初并不想随宋义北上,而是想随刘邦入关(怨秦破项梁军,奋,原与沛公西入关),但这一要求没有获得熊心批准。没有被批准的原因,是追随熊心的一些老将不同意,他们对熊心说“项羽为人僄悍猾贼”,意思是:该同志办事鲁莽,性格强悍,不适合担任此项工作。还举了若干例子,比如,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打下襄城后,铁血屠城,连杀带活埋,搞得鸡犬不留,太残忍。如此一说,熊心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否绝了项羽这一要求。 客观上说,项羽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他只是想做进军关中这项具体的工作,因为他摆出了一个很高姿态,就是要求给刘邦当副手。本来项梁在时,项羽和刘邦是平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刘邦地位还高,因为毕竟项羽是嫡系,现在他甘愿做刘邦的副手,就是为了进关中灭秦,可见他是完全出于公心的。 而且从项羽想做刘邦副手这点来看,他也并不是想夺权,或是想当关中王。因为作为副手,即便打下关中,那功劳也是一把手刘邦的。不管怎样,项羽想进关中的想法被完全否决了。那么,那个命题对项羽来说就变得毫无意义。 第三,对诸将不公。 《史记》中在说到当时的形势时,有一句话:“秦兵彊,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意思是秦军当时很强大,在军事上处于主动。大家都认为进关中不利。尽管如此说,但熊心在兵力分配上,还是明显倾向于救赵的一路:除了刘邦自己的部队进关中,可能还留下一部分驻守彭城,其余的兵力则全部北上救赵。而且这一路的首领是他刚刚发现的、并且非常信任的“人才”宋义,被任命为上将军,地位形同以前的项梁。次将则是项羽,末将为范增,人员配给很充沛。这说明当时情况并不像诸将认为的那样,硬骨头在关中。当时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在赵地,这里才是未来打硬仗的主战场。 咱退一步讲,抛开难易程度不说,就说进军路线。进攻关中的一路是直奔关中,走的是直线,而救赵的一路,则是先北后西,走的是曲线,而且前提是要先进行一番恶战,打赢了,才能重新休整向西进发,那时刘邦同志说不定早就入关了。况且这一路能不能打赢还是个事儿,生死未卜,前途未定,哪有什么心思考虑进取关中啊。 咱再退一步讲,就说当时关中难打,救赵容易,那你分兵两路,却只规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也有失公允。因为两路大军有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却规定着相同的工作目标,这奖励鼓励机制也没这么定的。 如果大家是分兵几路,一起向关中这个统一的目标进发,那么谁先打下来,或者说谁出力最多谁就为关中王,这算公平。即便兵分两路,进军的目标不一样,你按照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打下关中的为关中王,打下河北(黄河以北)的为河北王或什么别的王,也算公平。只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显然对北上救赵的这一路将领不公。 第四,偏袒刘邦。 这个命题其实只针对两个人说的,因为兵分两路,有两员主将,不管哪一路先进关,当关中王的也只能是一把手。假如宋义这一路先入关了,也绝不可能让次将项羽当关中王,这是明摆着的事。所以当时诸将认为关中不好打什么的都没用,好打那关中王也不是你的,它只能在刘邦和宋义两个人中产生。 宋义彼时已然是上将军,地位本就不比关中王差,他不一定太在乎那个关中王的位置。刘邦当时只是一个砀郡长,是个侯官,关中王对他的诱惑力有多大,自是不言而喻。如此一来,这个命题的受益者就只有刘邦一个人。熊心这个命题像是特意为刘邦安排的一样。 事实上,刘邦在内心也是这么认为的。项羽打败章邯,率领诸侯联军西进关中,刘邦也是耿耿于怀。在楚汉战争期间,广武对峙时,刘邦与项羽在阵前交涉,历数了项羽十项罪名,其中一条是这样说的:“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就是说项羽你完成了救赵的使命,就应该回彭城去汇报阶段性工作,而不应该带着诸侯联军入关。换句话说,入关本就不是你项羽该做的事,而是分配给我刘邦的工作,这关中王也只有我刘邦一个人的份儿。也正因为如此,刘邦才会对这个命题那么上心,才会对项羽不遵守这个命题耿耿于怀。 为一个人制定的命题,却让大家共同遵守,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既然这个命题有着这么多的不公平,那么它无疑是一个本就不该成立的、糟糕的伪命题。然而它却被实实在在地、煞有介事地提了出来,成为不可撼动的真理,成为衡量其他一切真理的标准。激励机制,应该是为了调动大家、或者说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而制定的,这个命题的初衷其实也应该是这样,但是它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但没有做到,它反而还潜伏着诸多的矛盾隐患,使它在灭掉秦国之后,很快成为反秦联军内讧的一个导火索。 伪命题的后遗症 这个命题,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漏洞和弊端。由此看来,熊心当时提出这个命题,未必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考虑和论证。他更没想到事情会出现怎样的后果。没想到,不是说他没敢去想,而是他对整个战略计划是否能取得成功缺乏足够的信心。确实,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楚军刚刚经历惨败,秦军势头正猛,楚国能否自保都是个问题,何况北上救赵?何况杀进秦朝的老窝关中?项羽那是历尽艰险、破釜沉舟、光着膀子和秦军玩命才取得最后胜利的,那简直是一场赌博。而刘邦西取关中也并非坦途一条,他也是机关算尽、跌跌撞撞才得以入关的。 所以,两路军都取得胜利,哪怕其中一路取得胜利,对熊心来讲,心里都是没底的。如果他对这个都成竹在胸,那他就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幻想家了。既然如此没有把握,那么这个约定的命题就失去了它的严肃性。也许当时熊心就是想尽快提出一个口号,以调动诸将的积极性,或者干脆就是熊心头脑发热地随口一提,全然没有什么前瞻性和预见性。 这类事情如今是很多的。有的地方领导为了完成眼前的某项任务,便将任务分解,并对下级做出某种承诺,诸如提拔啦、重用啦,奖励啦,也无非就是这一套,诱惑你,好让你尽快完成,却因一时急切而有失公允,造成下面很多矛盾。但领导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管当下,因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出了成绩自然就会高升,会提拔到别处任职,留下的矛盾自有后来者为他擦屁股,他才懒得去想呢。 而且现在的领导或上司在这方面要灵活得多,他们只说有可能,并不承诺死,也不说具体的职务和具体的奖励内容,甚至连提拔奖励的承诺都是闪烁其词的。所谓有可能,言外之意并不排除例外的发生,既然一切皆有可能,也就一切皆有不可能。这又好比喂狗,熊心是一次性喂饱,现在的精英们则是一点点掰了丢给它们,让它们永远吃不饱,而又永远存有念想。熊心要是活到现在,估计也混不到精英队伍里去,还是个放羊的材料。 熊心就是因为考虑得少,才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成为后来四年楚汉战争的契机和抓手。让人更糟心的是,熊心在发现了这种矛盾隐患后,为了自己的脸面和尊严,还依然故我地坚持错下去,这就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要求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好同志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严重官本位思想的人,竟然还被某些人推崇为有个性、有血性,是个敢于坚持原则的好领导。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有个性、有血性不是这么个血性和个性法,坚持原则也不是这么个坚持法,不看命题本身的对错,而只对领导一味地顺从,这体现了一种政治上的盲从和奴性。遗憾的是,领导喜欢这种盲从和奴性,群众也情愿接受这种盲从和奴性,这就让诸如刘邦之流钻了空子,抓了机会。从而造成了许多新的矛盾,也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后遗症之一:刘邦野心膨胀。 最在乎这个命题的,就是刘邦。因为只有他这一路是直取关中的,没人和他竞争。这让刘邦对关中王的位置更加渴望。 不过正是因为期望值太高,当有一天这个希望变成泡影后,他就会越失落、越愤怒。但面对强大的项羽,他又不敢造次,于是这种愤怒和失落又转变成压抑和怨恨,压抑和怨恨到一定程度,终有一天会爆发的。随着刘邦羽翼渐丰,这种感觉也会越来越强烈,一旦获得机会,比如当他得知项羽与田荣正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出手,还定三秦,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东西。进而他还实施了更进一步的军事计划:东取彭城,欲置项羽于死地。 对关中王的渴望,还成就了刘邦的野心。如果事先没有这个约定,灭秦之后一起论功行赏,把刘邦封在哪就是哪,他也不一定有怨言。可正因为有这个约定,刘邦过了心,曾无数次憧憬当上关中王的妙处,反在心里扎了根,所以被封任巴蜀时便很不适应,那本是秦朝充军的地方,是个待开发的处女地。这种反差会造成刘邦政治上的躁动,也会激起他反抗的野心。 后遗症之二:命题者被杀。 这个命题最后终于表现出无穷的张力,就是刘邦和项羽矛盾的白热化。最关心这个命题的是刘邦,最讨厌这个命题的是项羽。其实最初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命题刚出台的时候,项羽就对它有意见,当时项羽并不想随宋义一起北上救赵,而是想跟随刘邦一起西进关中。虽然项羽想进关中并非想当什么关中王,而是为了给叔父报仇,为了彻底消灭秦帝国。但这一要求被否决,项羽无疑也会心生芥蒂,思想上有了疙瘩。 有疙瘩归有疙瘩,但项羽并没多说什么,还是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宋义的次将,随宋义一起北上救赵。那时熊心对项羽并不重视,不但不重视,相反对他还有所提防。因为熊心是他们项家拥立起来的,只要项家人掌权,他熊心就永远是个傀儡角色。项羽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改变不了这个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