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成名前,其实诸葛亮也曾“三顾”刘皇叔
时间:2013-01-15 15:55
来源:
作者:东湖少主
点击:次
交谈了一会,刘备就觉得这人有才,因此是不停地点头。见董事长夸奖,诸葛亮一看有门,就更来劲了,直接把天下形势分析了个底朝天,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霸业可图,汉室可兴”、“三分天下”之类的。刘备一看这人是个“话痨”,就说赶紧打住,说先生就先别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的经典之笔,故事曲折,耐人寻味。
我们有理由、也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刘皇叔“三顾茅庐”,体现了统治者爱才惜才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导向,直到现在,仍让我们为之传承和赞颂。但我们也有理由、或者是想当然的认为,诸葛亮未必就不会三顾刘备。只不过这样的叙述,少了一些跌宕起伏,更少了一些神秘色彩。显然,这从来都不是小说家们的一贯作风和写作手法。
按说,像诸葛亮那样的有志青年,无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会安于现状、长久蛰伏的。战乱时期就更不用说了,英雄辈出,天地广阔,学了一身的本领,一味埋没山林实在说不过去。事实可能就是,诸葛亮为躲避战乱,从山东琅琊逃到了南阳乡下的一个叫做隆中的地方,一边读书学习,一边观察天下形势,待时而动。
在没见到刘备之前,想那诸葛亮也是十分落魄的,尽管《三国演义》里把他写得很洒脱,什么“躬耕南阳……好为《梁父吟》”之类的,完全一副神仙模样。其实,无非就是靠着几亩薄地维持生计、填饱肚子而已。天下大乱,群雄竞起,他又何尝不想出人头地,一展雄图呢。只是苦于没有进身的阶梯,入仕的机遇,更没有遇到能够真正做大的名主。否则,他也不会有“自比管仲、乐毅”的理想抱负了。因此苦恼之余,诸葛亮只能是一边苦读,一边请求自己的老师水镜先生帮忙引荐。对此,水镜先生分明还是记在心里的。但问题是,在那个烽烟四起的纷争年代,稍有点本事的都会以英雄自居,不是此消彼停,就是此长彼伏,令人眼花缭乱。
自古人才难觅。而识别名主,更非易事。一旦贸然投靠,谁知道将来所要跟随的这个人会不会只是一个“草头王”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今,眼见一个又一个自命不凡的大小军阀纷纷落马,一片乱象,还真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看来,还是要审时度势,看看风向再说。对此,水镜先生也是格外留心,观察了很长时间,但眼前能数得上来的英雄却都被水镜先生一一否定了。要说号称“荆州八郡”之一的刘表刘景升就在眼前,投奔他倒是不错,钱多粮广,占据要地。但仔细考察却不难发现,刘表这人也只是名头大而已,曹操早年就曾以“坐谈客”评价过他。即便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没把刘表看在眼里,而是舍近求远投奔孙权去了。
因此,刘表虽近在眼前,水镜先生却一再告诫诸葛亮,千万不要委身此人,还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吧。还有一个离得近一些的更差劲,那就是黄祖,此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又与江东孙氏集团有世仇,不久就被人家打得晕头转向,没有了立足之地。似乎曹操这人不错,但离得太远,身上又背了一个“窃国大盗”的罪名。按诸葛亮的性格和人品,显然也不太情愿跟着背负骂名。要说像回事而且离得也比较近的就算是那个江东的孙权了,但问题是孙权师出无名,又有周瑜、张昭等重臣辅佐,你要贸然去了,还真不一定得到重用。加之哥哥诸葛瑾早就去了,至今仍屈居人后。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诸葛亮的工作问题始终悬在那里,没有着落。就在水镜先生正愁学生无法分配的时候,恰好刘备刘皇叔被人打得走投无路,来到荆州寄居在了刘表那里。后来,因为刘备酒后吐狂言,干预了人家的内政,得罪了刘表的老婆和妻舅,惹得人家定要杀之而后快。于是刘备匆忙逃跑,马跃檀溪,走着走着就到了水镜先生的庄上。水镜先生一见刘玄德,立刻想起,这不就是我苦苦寻找的人吗?学生的工作问题解决了。于是,水镜先生就想给他推荐一下诸葛亮。但转念又一想,就这么告诉他了,谁知道他会不会重视啊。算了,还是先透些口风,以后再说吧。因为说的不清不楚,刘玄德也没拿着当回事。回去之后,很快也就淡忘了。想一个有头有脸的人,怎么会轻易听信一个乡野之人的疯话呢?
但水镜先生显然是认真了。有一天,打了一个“驴的”直接找到诸葛亮,说我为你找到了一个好老板,你赶紧去面试吧。诸葛亮一听也很高兴,就问是谁?水镜先生说是刘备刘皇叔。诸葛亮一听就撇开嘴了,说先生你是忽悠我吧,那么多的英雄咱都没去投奔,这个刘备一没资金,二没地盘,到处东躲西藏,居无定所,能有什么前途。水镜先生一听赶紧摇头说“不然不然”,你去投奔刘皇叔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小诸你想啊,曹操、孙权那里都是人才济济,你要去他们那里能得到重用吗。如今刘备虽然身无立锥之地,可人家是大汉的皇叔啊,听说当今圣上都相认了,我看此人绝非池中之物。跟上这么个名正言顺的好领导,不正合你我匡扶汉室的抱负嘛。加上这时刘备正值落魄,渴望人才,需要帮手,你要去了肯定是“如鱼得水”啊。更何况,前些日子我已经给你向刘皇叔打过招呼了。你直接去找他,肯定没问题。你看这水镜先生,两头为好人。他哪里知道,人家刘备回去早就把这事给忘了。不仅没来请他,反而重用了一个徐庶,正干得红火着呢。诸葛亮一听,觉得也有些道理。送老师走后,诸葛亮就想先到刘备那里去报个名,看能不能录用。
事不宜迟,趁热打铁。诸葛亮很快就到新野县去了。到了新野县,诸葛亮几经打听就到了刘备的公司门口,见门前有士兵把守,诸葛亮就请人家给通报一下——南阳诸葛亮前来应聘。于是,把门的兵士就进去向刘备禀报,刘备一听,什么?诸葛亮?没听说过。原来当时水镜先生给他说的是诸葛亮的笔名“卧龙”,如今听说来了个诸葛亮,也就没放在心上。加上这时刘备正接到荆州刘表的书信,说生命垂尾,要安排后事,让自己去做个见证。刘备这里一边唉声叹气抹眼泪、一边穿着衣服准备赶赴荆州,心里正烦着呢,见有人前来打扰,直接就说我不在,让他改天再来吧。诸葛亮吃了个闭门羹,心想这是不想见我啊,到底水镜先生是怎么给推荐的。没办法,那就先回去吧。这是诸葛亮一顾刘备,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回到家中,是怎么也想不通,找个好工作怎么就那么难呢。不行,改天我还得再去试试。又过了些日子,诸葛亮梳洗打扮了一番,骑上小毛驴就奔新野县去了。诸葛亮心想,第一次没见上人,也不能说人家就是不愿意用自己,这次我一定要当面把话讲清楚,要是再不行,我也就死心了。揣着这种心思,诸葛亮又到了新野县。把门的人一见诸葛亮,说怎么你又来了?诸葛亮赶紧上前,说这次相烦兵哥哥再给通报一下,这是些土特产。不成想,这次守门士兵连禀报都没有,直接给诸葛亮说你找死啊?不知道曹操派人来“清理门户”了嘛,刘董事长都带兵迎战曹军去了。搞不好,战火还会烧到新野县城呢,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诸葛亮见此情况,直接没脾气了,人家带兵打仗去了,死活都不知道,怎么给你安排工作,还是回去静观事态发展吧。这是诸葛亮二顾刘备,同样是无果而返。
两次都扑了个空,诸葛亮是真有些灰心了,想不行还是算了吧,到哪里不能谋个饭碗,实在不行让哥哥诸葛瑾帮忙向孙权引荐一下,到他那里去吧。正在彷徨呢,这时却传来了好消息,说刘备在徐庶的帮助下,把曹军打败了。但不幸的是,刘备的军师徐庶却被曹操给挖走了,刘备现在正愁得吃不下饭呢。时机来了,现在刘备帐前无人,正六神无主的时候,自己正好去试试,看能不能填补个“空缺”。不过这样做挺冒险,曹军新败,肯定还会前来报复,自己去了能不能扛得住啊?别弄不好再把小命给搭进去。但到了此时,也顾不得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三顾之旅开始了,诸葛亮又到新野县找刘备去了。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诸葛亮多了一个心眼,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时,顺便又去咨询了一下,并叙说了前两次的遭遇。水镜先生一听,一拍大腿,嗨,看来是我的失误啊。我只说“卧龙、凤雏,得此一人可安天下”,没提你的名字。这次再去,你自报名号,直接说“卧龙先生”到了肯定能行。诸葛亮一听,说老师你真是老年痴呆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也能疏忽,将来还想不想让我给你养老送终了。好了,你继续打瞌睡吧,学生我走了。
这一次很顺利,军士一通报,刘备听说是“卧龙先生”到了,突然就想起路过水镜山庄时有个老头曾经推荐过这个人,只是不知道此人的本领如何。罢了,如今曹军就快要打到家门口了,也正是用人之际,还是活马当作死马医吧。赶紧请,赶紧请。等一见到诸葛亮,不禁让刘备眼前一亮,原来是个小帅哥啊。
交谈了一会,刘备就觉得这人有才,因此是不停地点头。见董事长夸奖,诸葛亮一看有门,就更来劲了,直接把天下形势分析了个底朝天,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霸业可图,汉室可兴”、“三分天下”之类的。刘备一看这人是个“话痨”,就说赶紧打住,说先生就先别卖弄了,我收下你了,做我的军师吧。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对付曹操大军,人家可快到博望坡了啊。
诸葛亮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但诸葛亮就是诸葛亮,心里紧张,脸上却并不表现出来。说那好办,只需这般这般。也是诸葛亮有才能,加上在家烧火做饭习惯了,先是火烧博望坡,接着又来了一个火烧新野县,直接把曹军杀得屁滚尿流的。从此以后,诸葛亮也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凡作战,多用火攻。
但接下来的麻烦就大了,曹军一再战败,直接惹得曹操震怒,于是亲率大军前来报仇,并放出话去,定要踏平江南,生擒刘备。刘备说这可怎么办啊,我亲爱的“水”军师。诸葛亮就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紧先把荆州给占了,然后再以荆州之兵合力对抗曹操。不成想,刘备不愿意。至此,诸葛亮也没什么办法了,只好跟着刘备往江夏转移逃窜。后来,联合东吴发起了赤壁大战,刘备才得以站稳脚跟。
从此,诸葛亮追随刘备,从一而终。
后来,民间为了表达刘备的礼贤下士以及诸葛亮的用兵神奇,就把诸葛亮三顾刘备的故事,改编成了刘皇叔三顾茅庐,并被收录到了《三国演义》之中。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