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秦始皇被冤枉,李斯才是“焚书”事件制造者

时间:2012-08-14 17:24来源: 作者:陈令申 点击:
提起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残暴的秦始皇帝,是他焚烧了文献古籍以及活埋大量的书生儒士,以至于中国文化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也是众多专家和学者一致公认的事实。而归根结底,秦始皇帝并非是主谋,大多数人认为秦始皇是焚书事件的缔

  提起“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残暴的秦始皇帝,是他焚烧了文献古籍以及活埋大量的书生儒士,以至于中国文化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也是众多专家和学者一致公认的事实。而归根结底,秦始皇帝并非是“主谋”,大多数人认为秦始皇是“焚书”事件的缔造者,其实不然,而丞相李斯才是名副其实的“焚书”事件的缔造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坑儒”事件与李斯无关。)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先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群臣聚集在咸阳宫称颂秦始皇时,博士淳于越很不知趣,向秦始皇说:殷周之所以存在千年,是因为它把天下分封给子弟和功臣。现在天下如此之大,宗室子弟没有封地,和百姓一样,万一发生了齐国陈恒、晋国六卿之变,又有谁来相救呢?凡是不以古为师而天下能长久的,没有听说过。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为不满,把淳于越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不赞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也不同。三代时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那时候诸侯并列,互相争夺,现在天下统一,情况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现在的一些儒生总讲古代如何如何好,这是以古非今,搅乱民心。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最后,他又把这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按照李斯制定的法令,那是相当残苛的。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后,如果有敢再谈论诗书者“弃市”(指在闹市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一人有罪,父母兄弟妻子皆受刑,称为族)”;官吏如果知道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令下后三十日仍不烧者,黥(意为用刀刺刻额颊等处)再潦上墨为“城旦”(一种刑罚,输边筑长城四年)。有想学习法令的,要以吏为师。
  
  这次焚书的原因,是由于讨论是否分封的问题而引起的,无论是主张分封还是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了秦始皇长久统治打算,他们并无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造成焚书的结局,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是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是以法家治国的。在他当皇帝的九年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建立中央专制政权,划定全国疆域,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对文化思想方面很少注意。淳于越以儒家思想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是不利于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因此,善于领会秦始皇意图的李斯,为了打击儒家势力,巩固统一政权,提出了上述焚书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批准。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经典成长故事

作者:涂滢

一书编选了中外经典成长故事,每篇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会了青少年怎样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让…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