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明太祖朱元璋赏识任用?

时间:2012-05-29 19:13 来源: 作者:用心沟通 点击: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草根家庭,历经坎坷,颇受磨难,却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发家,经过十五年的金戈铁马,建立了明朝,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他执政期间政绩显赫,奠定了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其成功经验,除了政治能力敏锐、军事水平杰出外,其选

  有一个浅显道理,大家都知道:得人才者得天下!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如何根据德能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留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是古今中外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此类文章多如牛毛,笔者本滥竽充数之人,也来凑热闹,似乎有点不自量力。但作为明史爱好者,还是想说上几句自己的想法看法。权作是一种学习、一种探讨罢了。

  我们知道,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攻无不破,战无不胜。朱元璋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很具代表性的典型。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草根家庭,历经坎坷,颇受磨难,却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发家,经过十五年的金戈铁马,建立了明朝,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他执政期间政绩显赫,奠定了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其成功经验,除了政治能力敏锐、军事水平杰出外,其选人用人方面的做法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借鉴。

  其一,广纳贤才。朱元璋早年参加义军的追随者大多是目不识丁的穷苦农民,虽忠心耿耿、作战骁勇,但对如何创立和建设国家可谓是一窍不通。为了远大理想,他不能不广纳贤才,共举大事。至正14年,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投奔朱元璋,使得他坚定了必胜信心;至正十八年,招揽朱升,接纳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奠定了成功基础;后来,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四先生”归依,更使朱元璋如虎添翼……

  其二,因才适用。洪武八年十月,朱元璋与侍臣论用人之道,谓之曰:“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之有才,用之而后见。然人之才智,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因其短而并弃其所长,则天下之才难矣。”说的就是,金属之所以有声音,(是因为有人)敲击它然后发出声音;帆船之所以能航行,(是因为有人)操纵它然后前行;贤明的人之所以有才华,(是因为有人)使用了他们然后才发现。然而一个人的才智,有强于别人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如果因为他的短处而放弃他的长处,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就难找了。朱元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武将徐达娴于韬略,便授以元帅之职;常遇春英勇骁战,便当做急先锋;刘基懂得运筹帷幄,便帐前出谋献策……

  其三,搭配能力。朱元璋用人注意组织结构建设,注意能力搭配、文武搭配。他曾把使用人才比作盖房子,各类材料、各类工匠缺一不可。“用人之道,因材而授职。譬如良工之于木,小大曲直,各当其用,则无弃材。人也是如此。有大器而乏小能,或有小能,不足以当大事……”(朱元璋论人才)。故朱元璋取天下时,武有能征惯战的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为他冲锋陷阵;文有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人为他出谋划策。可见,朱元璋手下不仅人才济济,也各类贤才齐聚,有力地保证了事业的胜利与发展。

  其四,合理结构。朱元璋用人还十分注意老少参用,注意选拔年轻的官吏。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任命了一批功勋卓著、练达政事的大臣之后,在三月又下旨中书省臣:官吏过了50岁之后,虽然政务精通,业务熟练,但是精力却跟不上了。要注意在民间挖掘年富力强、才学兼备的后起之秀,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中去。当然,此举并不是抛弃老年官吏,而是让他们搭配使用,相辅相成。既可以发挥年轻人精力旺盛,富有活力的特点,又可以发挥老年官吏的长处。等到那些老年官吏到60岁退休的时候,年轻的官吏业务也锻炼出来了,不用担心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从而保证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服务,明朝的天下也可长治久安。朱元璋的人才合理结构理念,至今也不落后。

  其五,近忠远谗。洪武元年(1368)二月,朱元璋在奉天门召见侍臣,论述忠谏谗佞。他说,凡人上疏建盲,都有忠谏、谗佞之分。忠谏之官虽然逆耳难听,但其有益如药石可以治病,谗佞之盲虽顺耳好听,但其遗患不可胜言。而谗佞小人,设机而巧,好察颜观色,乘虚而入。开始,以微小可信之事,言于人主,借以探其浅深。若人主听信,又马上进言。人主以为上次所谈之事可信,便不加思索地信以为真。若如此,谗佞小人便得以肆其志,结果,妨贤病国,无所不至。自古以来,这类事件和教训是很多的,可惜的是昏庸之君始终不知悔悟,原因在于被甜言蜜语所迷惑。惟有刚明之君,审择于是非,取信于公论,不偏听偏信,才能杜绝谗佞小人进谗的途径。

  尽管朱元璋在后期用人上存在颇多弊端,但他的用人之道依旧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不能仅仅盯住其错误之处,重要的是找到可以汲取的经验,以便利于我们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作者:孙银芳

    由生命的信念,生活道德艺术,心态调整与感触,理性、文化与宗教,佛理陶炼人生共五部分组成,涉及到的主题有人生的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