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星云大师:人格的魅力

时间:2015-01-29 19:23来源: 作者:博华 点击: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2013年“中华之光”颁奖晚会上看到了如此感人的一幕。当年迈的星云大师坐在轮椅上被一位佛家弟子推着出现在颁奖现场的时候,望着一身僧衣,慈眉善目,神态安详的大师,现场所有观众自发起立鼓掌,这在所有获奖者中是唯一的一个场景。人们何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2013年“中华之光”颁奖晚会上看到了如此感人的一幕。当年迈的星云大师坐在轮椅上被一位佛家弟子推着出现在颁奖现场的时候,望着一身僧衣,慈眉善目,神态安详的大师,现场所有观众自发起立鼓掌,这在所有获奖者中是唯一的一个场景。人们何以对这位来自佛家的宗教文化大师如此敬重呢?这其中的原因不单是耐人寻味的,也是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去加以琢磨和探究的。

星云大师是一位饱经人生磨难和生命痛苦的高僧,然而他却以一颗包容的心春风化雨般将自己遭受的各种痛苦消融的无影无踪。他那慈祥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到人生的愁苦留下的任何痕迹,透着一派端庄祥瑞之气,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亲切感。正是拥有一颗包容的心,让星云大师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将佛家的学说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以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哲学阐释,引起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关注。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生于江苏省江都县,父亲李成保,母亲刘玉英。他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民国二○年,开始随信佛的外祖母茹素生活,并开始接触佛教。8岁,入私塾读书。民国廿六年,其父亲至南京行商失踪,很可能在南京大屠杀中遭遇不测。后随母至南京寻父未果,于南京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法名悟彻,号今觉。祖庭为宜兴大觉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剃度后,即进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先后在栖霞山寺乞受具足大戒,在常州天宁寺参学,民国三四年进入焦山佛学院就读。于民国三六年返宜兴白塔山大觉寺礼祖,受命任当家。又任白塔国民小学校长,开始接触社会。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变革的一个非常时期,星云大师作为一个亲历者,虽然是一位出家人,他没有选择与世隔绝的清静人生,独守寺院,过一个出家人的宗教生活,而是以积极入世的心态,靠自己的严格修行,涵养超然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僧众和信徒,使佛家教义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星云大师很快成为台湾佛教的精神领袖,大批僧众和信徒聚拢在他周围。最终依托信徒支持他在台湾高雄县大树乡购买土地,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社会,并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之中,成为佛家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大师。他的宗教思想和人生感悟成为启迪人生和净化社会的一剂精神良药,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正能量。

星云大师没有显赫的文化背景和学历,但他结合自己的佛教修行实践,把人生的感悟与宗教和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对传统佛学加以改良与发挥,使神秘的宗教佛学理论变得接地气,为大批普通群众所接受,使其从狭小的寺院走向广阔的社会,从东方文化圈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佛学禅理摆脱宗教的束缚,来理性地看待佛教,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哲理禅趣,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星云大师恪守心灵的宁静,向深陷物欲泥沼的人们发出善意的提醒,提醒人们不要盲目的跟着感觉走,不要太过于世俗,要守住内心的宁静,用内心的淡定来应对繁杂喧嚣的世界。不要太看重自我,多考虑别人,多做利他之事。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懂得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的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时间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要节约,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适当节制,不可以放纵泛滥,才是懂得利用时空的人。正是秉持这样一种做人的原则,人们重新认识乐星云大师,并通过他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芒,也重新认识了佛教。

星云大师做人很低调和谦和。虽然是一位来自平民之家的苦孩子,但他却靠着非凡的毅力,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满腹经纶的文化大家。他自谦自己是个“没有音乐天分”的曲作者。早年在台湾乡间拓荒弘法之际,为了便于接引青年学佛,他以音乐为桥梁,成立“佛教青年歌咏队”,并亲手撰写了《弘法者之歌》、《三宝颂》、《佛化婚礼祝福歌》等数十首歌词,经谱曲后传唱至今。他是“没有学过建筑”的建筑师。佛光山开山迄今,已建成一片依山势起伏、连绵巍峨的庄严建筑群。奇怪的是,从没聘请过设计师,一栋栋殿宇和房舍,是大师一张白纸一支尺,与助手在地上勾勒而成。其中的主体建筑云居楼,主体共8 层,一楼大厅是同时可供4000人用餐的大斋堂及大寮(厨房),近万平米,内部居然没有一个柱子,整个大厅一览无遗,连专业建筑师看后也啧啧称道。他不以教育家自居,却以一介布衣身份,已在美、台办成3 所大学,规模略小的众多中、小学还不论。1991年创于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大学,首开中国佛教在美办大学之先河。运行十余年,已成为美国西区大学联盟(WASC)的正式会员(该联盟是美国6 个大学联盟之一,加入须经严格审查)。号召百万人兴学(每人每月捐资100 元,为期3 年)建成的南华大学,是台湾首家免学杂费的大学,“是佛教力量办的,但不是佛教大学,而是全民大学”。他不是出版家,但佛光山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众多书籍且不论,《佛光大藏经》的编修,最能说明大师的慧心。历朝历代编修藏经,均由朝廷牵头组织,一是昭告天下君主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二来显示王朝的经济与学术水准已臻高峰。如此浩繁、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由大师领衔成立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已为之奋斗了30年。仅以费时17年、分为四大类、共51册1300余万字的《禅藏》的出版为例,韩国高丽大学宋寅圣教授就说:“过去研究禅学的重镇,是日本花园大学禅学中心,但并没出版完整的《禅藏》。佛光山已成为世界禅学重镇。”

他是一位慈善家。一谈到台湾的佛教慈善事业,人们往往想到证严法师领导的慈济功德会,其实佛光山自开山以来一直耕耘慈善。其福利项目洋洋洒洒,举凡医疗服务、养老育幼、辅导教化、社会关怀、临终安慰等,大小项目十余个。比如监狱布教,佛光山常年对高雄监狱等十多家监狱和看守所施行教化宣慰,受益人犯计27000 多名。可以说人的生老病死,从呱呱坠地到辞世往生,只要有需求,都在佛光山协助照顾之列。他还是传媒事业家。他创办了佛教有史以来第一家日报《人间福报》,不刊登商业广告的电视台人间卫视,还有若干电台。他是自谦“不擅长书法”的书家。他的墨宝在众多美术馆展出。每年手书的为苍生祈福的隽语都被印刷为几十万份,争为信众收藏。连大陆国家宗教局都讨要几百份分赠宾朋。

他是心怀苍生的社会观察家。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社会族群纷争,人心动荡,大师不时投书台湾主要报纸,建言献策,消泯争议和仇恨,如2003年的《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都是台湾人》,2004年的《大和解,救台湾》,2005年的《去中国化之我见》,最轰动的是2006年的《上台下台——论施明德“倒扁”    》,他以公民身份表达“无关挺扁倒扁,只为全民幸福安乐,吁请陈‘总统’下台”。

他是海峡两岸“宗教统一”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两岸宗教界的重要活动如佛指舍利入台、世界佛教论坛召开等,星云大师都是幕后助力者。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大企业家。佛光山有各种机构数百个(可以视为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出家僧众和义工数万(可以视为雇员),信徒几百万(可以视为顾客或关联企业),某种程度上确已为一家跨国集团公司。而他,无疑是这家NGO 性质跨国企业的董事长(国际佛光会也确实是华人世界第一大NGO 组织,在全世界的规模,也仅落后于扶轮社、狮子会等,位列第四,是第一家获得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咨询顾问身份的佛教团体)。把这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台湾到世界地发扬光大,没有杰出才能,显然是一句呓语。他是佛教改革家。佛教自明清以来衰败数百年,大部分出家人以自了汉为要务,遁入山林,逐渐与人间脱节,成为吃斋拜佛的老人佛教。民国时代更因战乱频仍,人心混乱,佛教一蹶不振,连政府颁发的救国救民信条之一,便是“毁庙兴学”。而在台湾,由于日据时代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许多出家人娶妻吃荤,寺内着袈裟出外则西装,僧俗混淆,信众更是对佛教缺乏正信的认识。就在这一片茫荒之中,星云大师凭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靠我”的大愿心,筚路蓝缕,振衰起弊,以60年革新佛教,使佛教在台湾复兴。他创办的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宗风,已壮大为台湾佛教的华表、现代世界佛教发声的重镇。他还是使佛教国际化、从高雄一隅播散全球的国际宗教大师。30年来,随着港台经济融入国际,华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再加上连续几波留学潮和移民潮,越来越多华人移居海外,这些以佛教为母教的华人华裔子孙需要心灵慰藉。他因应信徒吁请,到美国、澳洲、非洲、南美洲建寺: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寺被誉为“西半球第一大寺”、“西方的紫禁城”;澳大利亚的南天寺则是“南半球第一大寺”;南非的南华寺为“非洲第一大寺”;巴西如来寺为“南美洲第一大寺”。

一个出家人,用自己非凡的毅力和才华,创造了令世人羡慕的业绩,但他却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把这些最为人生炫耀的资本和财富。人活着,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人难做,做人难。在现今的社会,人要有表情、音声、笑容,才会有人情味。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都是无限恩典。所有这些正是星云大师的做人原则,也是他的成功之道。一生致力于宗教事业,在布道弘法的过程中,用文化向社会传递一种和谐观念和与人为善的伦理道德,将中华文化中“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理性的解释,使中华文明借助佛教这一平台走向世界,星云大师可以说是一位居功至伟的人物。作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星云大师获得“中华之光”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颁奖现场人们唯一一次全体起立为他鼓掌,这又一次表明了“公道自有人心”这句话的精神力量。一生坎坷的星云大师,用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的同时,更为我们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奉献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不为名不为利的人,人们在心里却把他奉为“圣人”,这就是人格的魅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别说你会刷朋友圈 微信营销这件小事

作者:曹斯明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各行业的大背景下,微信如同黑马一般闯入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大营,备受关注。微信超大的用户群体以及…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