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优秀村支部书记杭兰英:以她为镜可以知差距

时间:2014-08-27 19:21来源: 作者:何一虎 点击:
“村民碰到困难,自己必须到场”,这是杭兰英对自己的要求,从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杭书记每天提前到岗,走村串户,饿了就啃冷馒头。她曾大年三十夜帮别人家办丧事、带头出资6万元成立村里的“关爱基金”、为了节约开支,让丈夫借来卡车,带上村干部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以村为家的“民情通”(最美基层干部)》的报道,讲述浙江绍兴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28年来带领村民干出翻天覆地变化的事迹(《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7日 06 版)。

“村民碰到困难,自己必须到场”,这是杭兰英对自己的要求,从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杭书记每天提前到岗,走村串户,饿了就啃冷馒头。她曾大年三十夜帮别人家办丧事、带头出资6万元成立村里的“关爱基金”、为了节约开支,让丈夫借来卡车,带上村干部一起去捡鹅暖石铺村里“人和文化长廊”的小路,让村民觉得“有她在,大小事不愁”。

笔者认为,杭兰英书记的典型事迹代表了一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扎根基层、甘愿奉献的崇高精神,值得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差距。

但在实际中,也有少数干部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打交道,天晴怕出汗,下雨怕湿鞋,爬坡怕走路;即使到了群众家中,也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满足于握握手、拍拍照,最多再送袋米、送桶油,就以为拉近了群众距离、增进了群众感情。根本不愿意多听听群众心声,多看看群众的生活环境,多了解了解群众的生活现状,生怕老百姓难缠,和老百姓多说几句就降低了自己的档次,更谈不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困难。

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广大领导干部要利用活动契机,对标先进找差距,深挖思想上不愿接近群众的根源,建立深入群众的工作制度,解决基层组织“机关化”问题,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者:何一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相约在微博 罗素的幸福之路

作者:卢一鸣

本书从六大方面三十二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真正的幸福感受一一道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