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湖泊、高高的悬崖、绿油油的田园、古朴的城堡……无不张扬着异域风情。日前,著名画家覃日群英伦油画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美术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了覃日群旅行英国的见闻、感触和心得以及覃日群以此为题材创作的油画。 面对这批沉甸甸的“果实”,覃日群感慨万千:“踏上英国的土地,呼吸着略带湿润的清新空气,踏过格林公园绿莹莹的草地,跟毛茸茸金黄灿烂的小松鼠亲密接触,漫步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欣赏那红瓦白墙的乡间别墅,触摸那历史悠久的古堡建筑,仰望着碧蓝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一切的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诱人,那么和谐,于是有了这一幅幅油画,记录了我当时的激情与冲动。亲历英伦,给我的直接感受是,英国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美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唯美结合,是激进和保守的和谐共存,安宁静谧、秩序井然的发达社会,是具有灿烂的艺术历史,同时也是当代文化艺术界最活跃,最富创意的国家。这次英国之行让我感受颇多,至今印象深刻。” 没有启蒙教学的绘画梦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3日讯(记者 郝红波 刘晓琴) 覃日群三岁就开始学画了,那时的他没有老师,没有启蒙教育,凭借的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覃日群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看到乡亲们打捞上来一条大红鲤鱼,特别漂亮,就照着画了,就这样开始了学画生涯。到文革时期,他临摹的大部分都是毛主席画像,拿到一张就临摹一张,这也对他学习画画的进程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到文革以后,他和同学们就去电影院画海报。覃日群觉得,他们那个时代的画家,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电影院走出来的。 (图为著名画家覃日群先生在英国海岸。)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恢复高考,之后他才开始到书店里买素描画书籍进行练习,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才算是真正入门了。覃日群回忆说,就读本科的四年期间,他才真正接触到了正规教育,接触到了专业老师。不论是绘画技巧,还是理论知识,都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的引导。 刚开始入学,所有学生都是先学习一年绘画基础,第二年开始分专业。覃日群是从农村来的大学生,经济条件比较差,想买一款颜料都很困难,于是他便选择了版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覃日群学的是版画,但他很在意色彩的感觉和表现,所以他的一些油画作品也被老师大加赞赏。 颠覆传统的版画风格 毕业之后,覃日群投入创作传统版画,所用材料有泡沫板、塑料板,也有一些新的综合材料。经过了七八年的版画制作,覃日群的艺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当时,不仅全国版画展必有他一份,就算是全国版画精品展都会特别邀请他,因为覃日群的版画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版画,可谓是独树一帜。 用“颠覆”这个词来形容,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在当时的版画领域,广西一共有五个人,覃日群一人就可以在全国独挡一面。他的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视觉艺术,都颠覆了传统版画的概念,充满了新鲜感。覃日群有一幅画叫《雄关》,画中是老家的一棵大榕树根,他将树根部分的黑白对比做得特别强烈,然后在旁边创作了一个边防哨兵,整个画面非常贴近边防哨兵站岗执勤的情景。因为当时正值中印反击战,所以这幅画充分凸显了时代特色,后来在《解放军报》、《文汇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都发表过。 据覃日群介绍,与《雄关》画风相似的画作有一个系列,表现的对象都是中国元素。其中有一幅叫《静静的山谷》,画中的天空是一整片黑色。覃日群觉得,不给天空任何云彩和星星,就是为了把重点放在山谷上,突出山谷的幽静。很多人看了这幅画,都觉得内心特别宁静,会忘却白天的劳累疲惫,因为画中透露着一份安宁。 从版画到油画,一走就是13年 尽管版画在业内很受认可,但在市场上却没有太大经济价值,因为版画可以被复制,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不少画家都下海经商了。就这样,13年前覃日群也选择了放下版画,不过他并没有下海经商,而是开始拿起了油画的画笔,走上了油画创作之路。他的油画作品多以广西少数民族为题材,画一批就有马来西亚的老板过来接手,有一段时间内,这成了他主要的经济来源。 曾经有朋友说过,如果覃日群将版画元素融入油画,那么他的油画绝对自成一家。可遗憾的是,覃日群并没有将版画的元素引进油画,因为他接触油画的时间不算太长,所以更讲究油画的画面空间和质感。研习油画十多年来,覃日群一直在不断探索油画的视觉元素,但想要到位地深层次地表现其艺术风格,还显得功力不够,所以他计划朝那个方向继续努力。因此,最近两年,覃日群开始思考如何处理自己的油画,不断琢磨如何把当代绘画语言、版画语言引入油画? 油画里壮族姑娘的成长记录 13年前,覃日群首次接触油画创作,他们每年去乡下采风。其中一次去了广西的一个村寨,那里壮族文化保留地特别完整,包括了服装、语言、房子等各种原始元素。覃日群自己是壮族,但他觉得自己早已被彻底汉化了,所以那里的原始元素分外吸引他。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壮族小姑娘,他被她纯朴沉静的气质吸引了,覃日群觉得,他必须把这些原始纯朴的壮族文化用画作留下来,否则过不了几年,这里的一切也会被汉化进而被商业化,会染上城市的气息,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作品《杨媚》。 (画家覃日群作品《杨媚》) 2009年,画家覃日群到广西那波县吞力屯黑衣壮人聚集区写生。在这个地方,覃日群见到一个淳朴而美丽的女孩,曼妙纤细的身段,清丽绝俗,特别是那双充满灵性的大眼睛,散发着大石山区少有的诱人的魅力。随后,覃日群特别为她创作了人物画《杨媚》。画面中一位身着少数名族服饰的女孩,一只手放在嘴角边,展现出孩童那份特有的天真之美。 覃日群找到一个五年级的壮族小姑娘,陪她去学校,陪她摘菜劳作,就这样,他们在点滴生活中熟悉起来,建立了信任和感情。他的创作全部取材于这个小姑娘的日常生活,他时刻跟随着这位小学生,用相机记录着每一个瞬间,抓怕每一个动作,最后经过筛选再进行创作。 当时的覃日群有一个计划,他希望以这个小姑娘为主体,每年画一张,从五年级开始,接着初中、高中,一直画到她上大学,或者到她出嫁,这样就是一个系列,像记事文学一样讲述了一个壮族小姑娘的成长故事。覃日群回忆说,当时他画壮族小姑娘时,表现欲特别强,因为他太想把那种精神状态和纯朴面貌传达出来了,他希望这种纯朴感染的不止是他一个。 人与自然融合的油画意境 覃日群在学院学习时,每天都有人体课,当时的他很想把一个人放在森林里或者石滩上,尝试关于人与自然的题材创作。而他的一幅作品《野百合》就是其代表。覃日群去写生时,看到有一个人正站在山上眺望对面的山谷,于是他给了那个人一束野百合,就这样造就了后来的《野百合》。这幅画不仅体现了人体艺术美,也展示了野百合的自然美,因为野百合属于山花,就是绚烂和美丽的代表。覃日群介绍说,这幅作品在1997年时拍卖了四万多,在当时来说价钱还是很高的。 (2005年,画家覃日群油画作品《野百合》在北京朵云轩拍卖公司成功拍卖。) 谈到人与自然的题材,覃日群认为一个人体可以在沙漠上,也可以在海滩上,还可以在森林里,他觉得表现人与自然的画面应该更具冲突性、矛盾性,对比应该更强烈。覃日群详细介绍说,他有一幅画,原本是一个人在海边,后来他把海边改成了大漠,沙漠是干旱枯裂的,但如果画中出现一个女人就会形成强烈对比,因为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代表了水分,代表了渴望生命的意境。 成了欧洲美景和艺术的俘虏 谈起中西文化,覃日群又将思绪拉到了在英国的那几年。覃日群回忆说,在国内的时候,大家创作都是事先找一片风景,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但在欧洲情况却大不一样,因为只要坐下来,东南西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欧洲城市的色彩搭配非常好,从房子到公路,到牧场、山峦、天空,一切都很和谐,待在那里真的有种身处童话世界的感觉。“看着头顶的天空,总是觉得不可思议,天空就是那么蓝,绿地就是那么绿,视觉受到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覃日群陶醉地说着。 除了美景,震慑覃日群的还有欧洲的绘画艺术。在欧洲的所有博物馆和画廊,都呈现着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画作,各个精致到了极致。比如画中服装的一个褶皱,都创作得细致完美,看完这些作品,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有人就曾说,许多中国人到法国卢浮宫参观之后,再也不想画油画了,因为实在是太完美了。好在覃日群在震撼之余仍然坚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