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为何专门留下遗嘱拒绝国葬待遇
时间:2013-04-10 10:48
来源:
作者:随意
点击:次
撒切尔夫人的雕像此前就遭到过破坏。2002年5月,她的一座雕像在伦敦市政厅艺术画廊落成,她本人亲自揭幕。但仅过了两个月,一名影视制作人就用一根金属棍将雕像“斩首”。他后来说,他觉得这样一来,雕像看着更好。雕像后来修复,但从此成了无人认领的“弃儿
“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当地时间4月8日上午因病去世,享年87岁(2013年4月8日中国新闻网)CCTV也在第一时间报道此事。
期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伦对撒切尔夫人辞世表示哀悼。白金汉宫发表声明说:“听闻撒切尔女男爵辞世,女王非常难过。女王陛下将向撒切尔夫人的家人发去私人慰问信。”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
而让我们关注的则是撒切尔遗愿不希望国葬。据BBC报道,遵照撒切尔夫人的遗愿将不进行遗体瞻仰仪式,但会参照英国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的规格举行葬礼。
对此,我们很容易就认为这位伟大的女性生前风光无限,遗愿后世不要国葬,着实叫人感佩。我们通常认为,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对于英国来说撒切尔夫人理应享受这种高规格的礼遇。那么撒切尔为什么在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不要国葬呢?
其一,在2011年2月间英国政府正秘密讨论在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为其举行国葬,此举在国内引发争议。
虽然有不少人反对,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撒切尔夫人是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时代伟人,然而当她逐渐老去,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为她准备身后事。尽管还没有正式宣布,但普遍认为英国将在她去世后给她罕见的荣誉,即在圣保罗大教堂为她举行国葬。
事实上,关于为撒切尔夫人准备国葬的讨论已经在英国政府官员内部进行过多次,最激烈的一次就该算再早些时间的2006年8月间的引发争议。虽然,讨论一个活人的葬礼安排令人感到厌恶,给予撒切尔夫人国葬也将牵扯许多问题,包括荣誉、仪式以及花费等,这些都会引发争议。但是在这次会议上至少在一个方面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即使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不会达到王室规模,那也将是一场大型的公开送别仪式。
事后英国著名《每日电讯报》政治评论员彼得·奥博恩认为,尽管撒切尔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也是英国300年来最受人钦佩首相之一,为她举行国葬并不合适。他的理由是:国葬绝不是专为某个派别或某个集团所设,除了凌驾于政治之上的君主,只有能够真正代表整个国家的伟人才有资格享此殊荣,而撒切尔夫人的首相功绩还不足够,因为她执政期间并未给所有英国人带来福祉。另外,如果为撒切尔夫人举行国葬,人们也许会问,其他许多政治家也对国家做出过贡献,为何布朗、布莱尔、梅杰或卡梅伦不能享有国葬?
其二,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连任三届英国首相,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担任首相期间,英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为撒切尔夫人赢得“铁娘子”之称,是因为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而爆发战争,英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在新的转型期她大胆改革,极大的提升英国的经济。虽然阻力不小但她依然故我,她认定了工会是块绊脚石,就着手削弱工会的力量。然而,优点与缺点的界限往往并不明显,世事过犹不及,优点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变成一个人的缺点。我们必须看到正是因为撒切尔夫人性格太过于强硬,太过于务实,太过于执着于自我的观念。在第三任首相的时候,虽然之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她还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自我固有的观念,不能及时有效地听取幕僚的意见,她曾坚定地认为:“如果我不坚持我自己的路,我算哪门子领导呢?我必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导致成败异变,众叛亲离,最终被下属抛弃,最终无奈下台。撒切尔夫人把自己的性格演绎地如此阳刚,似乎超越了她原本女性的身份,甚至把自身坚定的意志变成了一些独裁者那样的独断专行、唯我独尊,最后只有吞下尴尬的苦果。
“铁娘子”的坚强性格为人所尊重,但有爱就有恨,许多保守的英国人总对她怀有敌意,在他们眼里,女人比男人更强硬显得很刺眼。德国明镜周刊曾刊文称,英格兰的格兰瑟姆是撒切尔夫人的故乡,但它对自己的“女儿”却异常薄情,连一尊撒切尔夫人的雕像也容不下。撒切尔夫人的雕像之所以竖不起来,一方面,是因为格兰瑟姆市政委员会担心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当地人对她怀有敌意。如果她的雕像被竖在市中心,有可能遭到破坏。格兰瑟姆博物馆馆长罗波建议将雕像竖在博物馆大厅,并派专人守护。
撒切尔夫人的雕像此前就遭到过破坏。2002年5月,她的一座雕像在伦敦市政厅艺术画廊落成,她本人亲自揭幕。但仅过了两个月,一名影视制作人就用一根金属棍将雕像“斩首”。他后来说,他觉得这样一来,雕像看着更好。雕像后来修复,但从此成了无人认领的“弃儿”。现在,人们对撒切尔夫人的看法依然两极化,要么热爱她,要么恨她。格兰瑟姆博物馆馆长罗波女士很想客观地展示撒切尔夫人。但是地方爱与恨的两级始终没有找到交集。即使在格兰瑟姆博物馆里,撒切尔夫人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关于她的展品寥寥可数,其中包括一双蓝色高跟鞋、一个手提包、一本签名自传。这位出身在格兰瑟姆的奇女子,最终还被乡亲薄情冷落一旁。
此番种种的过往并没有在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中展现,但一定刻骨铭心,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全体国人的拥戴,反而由于党派之争将经济带入政治漩涡之中,就已经出现功过难断、是非难分尴尬局面。撒切尔夫人更知道就自己百年之后,也是话题不断,与其得不到最高礼遇的葬礼,倒不如在清醒时留下遗愿表明态度免得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借题发挥遭到污言秽语的毁誉,同时也是为家人寻找一份安宁。即便这样也封不住保守的英国人的口。可是撒切尔此时能做的,也仅于此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个没有身份背景的女人,但撒切尔夫人凭借着努力、聪颖、能力、勇气、人脉与个人魅力做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家庭和事业是所有职业女性都头痛的事,但撒切尔夫人认为只要时间安排得好,同时做一个职业女性和一个母亲是可能的,这个她也做到了。她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还是一个合格的妻子与母亲。成为议员后,不管事务多么繁忙,她还是会给孩子们准备好丰盛的早餐。她的爱情也是让许多女性羡慕的,她和丹尼斯携手到老,不论情况如何凶险,他都会支持着她。和丹尼斯结婚是她做过的最不后悔的事!
中国人了解撒切尔夫人,是因为香港回归1984年12月,她与时任中国总理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该声明为香港回归确定了日期与方针。在媒体的作用下撒切尔夫人头上也顶上了有了“积极推动香港回归”的光环。而作为香港回归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鲁平给我们展示了撒切尔夫人的另一面,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在与邓小平的会晤中,刚刚取得马岛战争胜利的她高调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完全无视中方提出的“十二条”方案。
她气势汹汹。那时候她气很粗,因为刚在阿根廷群岛上打了一个胜仗,所以她是气壮如牛地跑来,所以她叫“铁娘子”。除了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之外,她还讲,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有英国继续统治才能够得到保证,不能单方面地由我们把条约废除。而且她讲了一句分量比较重的、带有威胁性的话,说如果我们宣布要收回香港,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小平同志一下子就把她顶回去了。他说,我告诉你,香港,包括九龙、新界,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的。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主权一直属于我们中国,这很明确,没有讨论的余地。
谈判一直在剑拔弩张中进行。撒切尔夫人的盛气凌人激怒了邓小平,在场的周南和鲁平都感受到了他的怒气。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后来曾报道:邓小平对一位助手低声抱怨:“我简直没法跟这个女人谈,她根本不讲道理。”邓小平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小平同志说,时间不能再等了。他原来说一年里我们要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说长一点,两年里我们双方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共同解决了,不能再拖。如果这期间香港发生了大的波动,或者我们双方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为这里所说时间不是延后而是提前,方式也会变得强硬。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撒切尔夫人在人名大会堂跌了一跤,看来这一跤跌的事出有因。
在与小平同志的对决中撒切尔夫人完败,没能让“铁娘子”再度辉煌,在英国外交官柯利达的回忆录中,撒切尔夫人就对他说:“他这个人好冷酷无情呀!”柯利达的回忆录里还有一段话:“看来中国领导人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维持香港繁荣统一两者之间如果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也不会在国家主权上让步。撒切尔夫人的此次失利也招来英国内一片批评声。
......
然而,这位叱咤世界政坛的“铁娘子”连任三届首相,从政11年却给世界留下浓重的一笔,虽然她不会像武则天那样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但依然让世人感佩她的超凡脱俗,大度襟怀。是功?是过?是福?是孽?随后人去评说吧!文/随意【原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