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文化工作者的“民歌保卫战”
时间:2011-11-06 23:59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次
(记者王珏玢)一本厚厚的农歌手稿,一叠加满了批注的曲谱,一张载着各种民歌唱调的光盘,记录着江苏省仪征市文联副主席张天宇历时5年保卫民歌的战果。5年来,张天宇挨家挨户走遍仪征下辖9个镇,救下百余首古老民歌。 再不收就来不及了,我这是在和时间赛
(记者王珏玢)一本厚厚的农歌手稿,一叠加满了批注的曲谱,一张载着各种民歌唱调的光盘,记录着江苏省仪征市文联副主席张天宇历时5年“保卫民歌”的“战果”。5年来,张天宇挨家挨户走遍仪征下辖9个镇,“救下”百余首古老民歌。
“再不收就来不及了,我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啊!”张天宇向记者介绍,旧时仪征沿江一带农民栽秧劳作时即喜唱民歌,人称“胥浦农歌”。清同治年间,仪征县令厉惕斋所作《真州竹枝词》中有这么两句:“江村何处唱回波、袅袅音声柳外过”,讲的就是此间胜景。
“可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不唱农歌,老人们即使会唱也只记得一两句词,很少有人能唱全的。”说到老民歌的传承,张天宇按捺不住焦急。
晚清至民国初期,画家诸乃方将“胥浦农歌”绘入真州八景。据载,“五月栽秧季节,城里文人雅士、纨绔子弟相约去西浦田间听歌,歌声高亢婉转,此唱彼和,持续不断。”张天宇说:“我们总应该给后代留下点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我既然做了文化工作,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农歌消失。”
一个简单的信念支撑起近千公里乡间小道的来回奔波和两千个日日夜夜的风雨劳碌。张天宇回忆,收民歌的日子,他的口袋里总装着一支录音笔,一听到村里谁会唱民歌,就立刻下去请他(她)当面来唱,即使只有一句两句也录下来,回去反复倾听、仔细揣摩。
“刚开始真像大海捞针一样,我不知道哪里有会唱歌的老人,就只能下去一家家地问,有时候一整天也找不到一条线索。”找不到线索,张天宇就和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地“排查”,大仪、十二圩、新集……5年多来,他们走遍了仪征9个镇上千户农家。
“老人们没有记歌词的习惯,往往是随口几句地唱来,要听准一首歌经常要跑六七趟。”谈话间,张天宇随口唱起了收来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就是为了收这首歌,我听了好几个老人的唱词,最后综合了3个人的唱法,才把它大致还原出来。”
张天宇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他每收一首农歌都要经过多次听曲、修改和补充,写出来了歌谱再回到村头教给农民们唱,这一过程往往要花好几个星期。
“但是看着一首首农歌被还原出来,又重新挂在村民们嘴边,我就比什么都高兴。”张天宇摩挲着一页页改了又改的歌谱,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我还有一个梦想,要让这些民歌走进校园,教孩子们来唱。只有这样,‘胥浦农歌’才能真正一直唱下去,变成能一代代传承的文化。”张天宇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