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卧床15年,颈椎以下瘫痪,只有小学学历的年轻人却出了3本书,写了2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有40多篇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这个年轻人叫袁存泉,是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黑瞎子沟村的青年农民。15年前,死亡与磨难结伴出现在袁存泉面前。1996年1月15日,21岁的袁帮助别人拉柴禾时,发生意外,颈椎被牛踩伤,神经损坏,导致高位截瘫。
袁的颈椎以下部位没有知觉,能做的只有眨眼。当时,医生预测,袁存泉活不过两年。为了给袁存泉治病,全家花尽积蓄,父亲经不住沉重的打击,患病离世,妻子也留下孩子,离他而去。
慢下来的日子
一开始,袁存泉和家人还相信病能治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说瘫就瘫了?”袁父举债数次奔走于各大医院,一次次的诊断结果让老人非常失望,但家人一直瞒着袁存泉。
“一次,父亲从北京的医院回来,用手比画着告诉我,医生说了,神经得一寸一寸地长,长得慢,一年就长那么一点儿,说完之后就背过脸去抹眼泪。那时我就意识到,我的病基本是治不好了。”袁存泉说。
袁存泉躺在床上,颈椎以下没有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翻身起卧,都要年迈的母亲照料。
未来,对于袁来说从未如此遥远和抽象,卧床后,一切都似乎慢下来,一年四季慢下来,窗外传来的脚步声慢下来,母亲的呼唤声慢下来,连自己的呼吸都慢下来。他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但他从没想过死。“为人一回,不想这么简单地就走了,看看父母,妻子,孩子,我不甘心,总觉得还能做点什么。”袁从此走上了另一条崎岖之路。他最开始想做中医,之后想学策划公司替人出点子,但无法动弹的身体,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些选择。
摆在袁面前的最后一条路,就是写作。这份看似袁存泉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实更为艰难。就连为写作做准备的看书,对他来说,都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此,袁存泉想尽办法。
最后,袁存泉让母亲把书绑在一个坏掉的旧音箱上固定住,或用铁夹子夹起来挂在炕边的柜上,看一页,母亲给翻一页。
2000字的稿子要写两天
袁存泉开始写作是在两年后。不能拿笔,袁存泉就让母亲在稿纸下面垫一个硬板,然后放在枕头边,他转过头用牙齿咬住笔杆写作。这样一“写”就是几个小时。
笔的选择也让袁存泉煞费苦心。一开始是铅笔,可铅笔很容易咬断,成本太高。换了圆珠笔,依然容易咬碎,而且咬碎后,笔杆的碎片往往会喷入口腔,常常弄得满嘴是血。
咬碎了200多枝笔后,袁母为袁存泉做了一把笔头用铁做的铁笔。这下咬不断了,可由于很难掌握力度,袁的牙咬碎了两颗。而且,由于笔端在口中长期磨擦,他的口腔几乎一年四季带伤。
2000字的稿子袁存泉用嘴叼着笔,歪着头一字字地写出来,要用两天。写完稿后,还需要母亲王瑞莲步行2.5公里山路,再乘坐客车,到15公里以外的镇上,将稿件寄出。
不断尝试后,这一家人终于尝到了收获的快乐。2001年8月9日,袁存泉写的《断桥》在《清原县报》上发表,还寄来了3元稿费。这莫大的喜讯让袁家小屋传出了久违的笑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袁存泉学会了用双臂和手指的骨节打字上网,一篇篇文章,在他不大灵活的手指下跳出。
几年来,他撰写了2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其中40多篇在《儿童文学》、《农村青年》等刊物上发表。
袁存泉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冰凌花开》。冰凌花是当地一种只在冬天才开的花朵,袁常用“寒风暴雪下盛开的冰凌花”自喻自勉。现在,一家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小说。
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袁存泉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袁存泉先后担任了甘井子中学、马前寨中学、英额门中学等2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电话、电子信箱等,还开了一个叫冰凌花开的网站。
遇到有困难的人,袁存泉还时常捐款。几年里,他捐出了近万元稿费。那么艰难的家境,怎么还给别人捐款?很多人表示不解。
现在的袁存泉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一个公益岗位,每月近千元的收入让他的生活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他还先后荣获2005年度“清原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度“感动抚顺十大百姓雷锋人物”、2007年辽宁省“残疾人自强模范”、2008年辽宁省首届青年文化新人提名奖,现在还同时担任清原县 协会副主席、抚顺市 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