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许多书房,绝对没有见过比贾平凹书房更奇特更“另类”的。我们进门的时候,恍惚是进了一个博物馆。 贾平凹给自己书房起名“上书房”。上书房是指满清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贾平凹叫这名字有什么讲究呢?贾平凹自言,不过有时喜欢读书而已,没事就“上书房”去嘛,民间常说上食堂、上茅房,那为什么就不能“上书房”呢! 书房在西安某小区,十三层楼的楼顶,加上阁楼,面积有150平米。第一印象,没大看到书,倒是满眼的佛像,木雕,盆盆罐罐,石碾子、书法作品等。走路得小心,一不留神,就可能碰到什么古董。 贾平凹在忙着接待客人,他对我们说,你们可随便看。我们看到,大罐、大瓮,黑陶大罗汉,大石马头,还有竖着的大拖把一样的大笔。等等。就连几案上的烟灰缸也其大如盆。看着这些东西,顿生拙厚、古朴、旷远之感,禁不住遥想起汉唐气派。在贾平凹眼中,大罐是大观、达观的意思,其中有个巨型汉罐,平日用来点香和弹烟灰,主人“气派”如是,由此可见。 上书房中有不少蛙形器物,有一巨型木蛙,卧在上书房正中的地板上,有一金蛙,放在白瓷盆内的水里,蛙、凹谐音,想贾平凹写累了,盯着这些跟自己亲近的物件,就放松了筋骨。 在通往阁楼的楼梯两侧,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狮子塑像,原是从陕北与关中乡间淘换来的各类“炕头狮”,贾平凹说,家里收藏有一千多只狮子。这已经不是群,可以称作军。它们在陕北、关中的乡下是散兵游勇,我收编它们,就有了组织。世上的木头石头或者泥土铜铁,一旦成器,都有了灵魂。贾先生就在这些灵物中,让自己的思绪飞扬,进入一个亦真亦幻的境界里去。 大大的书桌上摆的东西满满当当,只留出一个可以写字的地方,像凹下去的盆地,书桌背对一面大窗,阳光高高地射进来。书桌背后,靠地贴墙摆有数幅《赤壁赋》拓片。台灯高高地举起一个大弧,然后罩下来,而抬头看阁楼的隔断上,则是自书的一幅字:“与天为徒”,四字寓意提升主体精神,主动与天道保持和偕。 书房,就是贾平凹的创作作坊,我们注意到,在博古架上,他书着“风起云涌是龙升之时”“我有使命不敢怠”等警示自己的语言,还有“今生有债都还遍,唯欠梅花数行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刺激自己诗意的诗句。就是在这样的书房里,贾平凹写出了近期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就有《古炉》。 他说,写长篇是慢活,既保持写作状态又要把握住节奏。杂事很多,而在写《古炉》过程中除过一些必须参与的会议、活动和家事外,尽量拒绝一些可去可不去的场合,拒绝一些可干可不干的事。这些年里,六七次出国机会都谢绝了,一些必须去的大活动和会议都带着稿子,晚上书写。在西安的日子,每早8点前必须到书房里,写到中午11点,11点到12点接待来访人,中午睡一觉,起来写到下午5点,5点到6点又待客,基本生活规律就是这样。有时写顺了就特别愉快。写不顺有各种原因,有时就不知道怎么个写法了,有时故事不知道怎么延续。写的时候要没有感觉,作品肯定就没意思。要是哪天写得特别有味道,就特来劲。灵感来了嘛,就很愉快,一般一天能改好五千字,特别顺当就能写到八千字。有时就两三千字,太忙就放下。三年左右短的文章都没有写。 “每个人创作的习惯不一样,年轻时写散文,写中篇我一般写一遍,再抄写一遍就完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然后会在一个豪华的笔记本上打草稿,然后再改一遍,然后再在稿子背面写一遍,然后再定稿,《古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写出来的,前后加起来写了二百多万字。这部书用去了三百多支签名笔。”贾平凹说,“但写完《古炉》,并没有被掏空的感觉,还有别的东西等着写呀,咱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么。” 采访结束时,看到“上书房”门口,贾平凹画着一个门神,竖着一行字:“我家主人在写书,勿扰”。那门神憨态可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