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伊红喜:养子真情慰夕阳

时间:2009-10-02 19: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西临汾崔海昀 点击:
三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他和家人的尽心服侍下,有的幸福地度过了晚年,有的正在天伦之乐中颐养天年。生活在乡间的一介农夫伊红喜,朴实、憨厚,甚至不会说一句客套话。然而,几十年来,无论生活中历经多少坎坷与磨难,他都把孝敬老人的责任放在心上

三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他和家人的尽心服侍下,有的幸福地度过了晚年,有的正在天伦之乐中颐养天年。生活在乡间的一介农夫——伊红喜,朴实、憨厚,甚至不会说一句客套话。然而,几十年来,无论生活中历经多少坎坷与磨难,他都把孝敬老人的责任放在心上。乡村农舍里,他在一粥一饭、一茶一水中,演绎着超越亲情、温馨感人的敬老故事。

有缘相聚,就是一家人

伊红喜是侯马市上马乡驿桥村人。其实,他的生父是马家山人,姓宋。伊红喜两岁时,因家境贫困过继给伊家,从此,就成了伊家的孩子。在伊红喜的记忆里,养父母非常疼爱他,一家人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有滋有味。谁料伊红喜五岁那年,养父病逝,他与母亲一下子成了孤儿寡母,恓惶度日。两年后,裴海生入赘伊家与养母结婚,成了伊红喜的继养父。养父有位哥哥,一辈子没成过家,多年来一直和伊红喜家一起生活。几位没有血缘、不同姓氏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伊红喜高小毕业后,就务了农。为了给他娶媳妇,两位老人省吃俭用,终于在伊红喜20岁那年,将邻村女青年马叶娶回了家。伊红喜清楚地记得,母亲为了给他扯两条新被面,颠着小脚,一家家跑着换人家布票的情景。

妻子过门后,与伊红喜孝敬老人、操持家务,一家人生活得倒也平静、自在。然而,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打破了这份平静——原先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伯父,因家庭琐事,闹着要分家单独生活。伯父年轻时,尚不会自己照顾自己,何况上了年纪?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伊红喜说服养母和妻子,决定与尚能自立的养父母分灶另过,他和妻子一起照顾伯父生活。这样一来,既化解了家庭矛盾,又使伯父生活有了保障。伯父病了,伊红喜跑前跑后,请医送药,尽心伺候着;伯父情绪不好,他耐心地给予劝导安慰,使他心情舒畅。老人每天热汤热饭、衣服被褥干净舒适,乐乐呵呵地安度晚年。在农村,赡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而对伯父却没有这方面的责任。伊红喜说:“碰到一起,就是一家人,伯父无儿无女,我不管谁管?总不能把老人推出家门吧?”一生孤苦的老人,在侄儿的照顾下,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直至安然去世。

几多磨难,里外操劳孝心不改

日子刚有了起色,原本瘦弱多病的妻子生了儿子后,病情忽然加重,虽经及时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不能再干重活。当时,农村已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伊红喜家分了十多亩地,养父母年纪已大,只能做些简单的辅助活儿,妻子有病、孩子年幼,所有的担子压在伊红喜一个人肩上。

自从妻子病倒后,家里的经济更是捉襟见肘。为给妻子看病,他不得不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因为日子贫困,妻子的病一直得不到彻底治疗,村里人常看见,伊红喜用平车推着妻子求医问药的情景。

傍晚,田里干活的村民已陆续收工回家,打工归来的伊红喜把自行车支在路边,便一头扎进田里忙碌。夜幕渐渐降临,月亮挂在中天。他弓着腰,低着头,一直干到地头,才长出一口气,抬起胳膊擦一把满脸的汗。在田里干了几个来回后,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跨上自行车往家赶去。家里,还有一家老小等着他照顾。

农忙时节,他家里、地里两头忙,连个帮手都没有。尤其到了夏秋收割播种季节,他一个人用平车一趟一趟地往回拉,打麦场上,又是一个人忙前忙后,扛麦个子、碾压、扬场等,每道工序都亲力亲为。就这样忙活一天,晚上回家还得伺候生病的妻子,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为两位年迈的老人端茶送水。一躺在床上,就累得疲惫不堪,骨头像散了架子一样。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十四岁的大女儿已能帮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饭、照顾母亲,为伊红喜减轻了许多负担,成为伊红喜劳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然而,老天不公,这唯一可以为爸爸分担忧愁的懂事孩子,却意外遭车祸丧生,击碎了伊红喜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光亮。

这一切,对病重的妻子无疑是致命打击。几年后,悲伤不已的妻子也撒手人寰。

接连失去两位至爱亲人,伊红喜一度痛不欲生,并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无数个暗夜里,他痛哭失声,泪流成河,感到自己有点撑不下去了。然而,想到两个年迈的老人和一双小儿女,伊红喜又提醒自己决不能倒下——他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如果倒下了,如何对得起辛苦把自己养大的两位老人?如何为他们尽孝?孩子又如何长大?

从此,伊红喜又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外出打工,虽然他的脸上很难有一丝笑容,但在老人面前,总是强打精神,端茶送饭,不使老人为他担心。多年后,提起那段日子,伊红喜依然泪花闪烁,他说:“日子再难,也要咬着牙往前走。老人年纪大了,如果那时我倒下了,难道让他们孤苦无依地度过晚年吗?”

重组家庭,和谐门庭共谱敬老曲

妻子去世后的第三个年头,伊红喜家迎来了新的转机——邻村妇女刘香蕉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伊红喜家,与他组成了新的家庭。当时,刘香蕉带来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岁;伊红喜的二女儿刚出嫁,儿子十六岁,养父母都年事已高。村里人对这个新组成的家庭持观望态度:勺子和碗还有碰撞的时候,不是一窝的孩子难相处,这样一个各种姓氏凑起来的家庭能和睦相处吗?

刘香蕉是个开朗直爽的妇女,有一颗善良的心。提起当初为何会看上伊红喜,她说:“就是看上他忠厚、实在,对老人好。跟上这样的人过日子,觉得心里踏实,后半生有依靠。”过门后,面对伊家复杂的家庭关系,刘香蕉以诚相待,

孝敬老人,爱护孩子,整天乐乐呵呵,使曾经愁云笼罩的家庭传出久违的笑声。

为了使丈夫腾出时间外出打工,她包揽了家里家外所有的活儿。渐渐地,人们发现自从刘香蕉进了门,伊家窗明几净,家中事务井井有条,老老少少穿戴得干净整洁,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都说伊红喜苦尽甘来,遇着一个勤快能干、通情达理的好妻子。

伊红喜与养父母住在前后院,刘香蕉每次买回肉、蛋、新鲜蔬菜,必定分一份给两位老人送过去;逢年过节,她早早买好新衣新鞋,使老人高高兴兴迎接新春;两位老人生日,她忙前忙后,张罗几桌丰盛的菜肴,全家欢聚一堂为老人祝寿——在他们夫妇的影响下,两个小孙女也和爷爷奶奶很亲昵,学校一放假就和老人住在一个屋内,你唱她跳,给老人说着学校的新鲜事,使一辈子没有生育过的两位老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老母亲病重时,望着多日来在床前端汤喂饭、累得瘦了一圈的儿子儿媳,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她也许又回想起,当年那个蹒跚着走进她家的小男孩,已成为她一辈子最亲的人!有了这个儿子,她才有了最踏实的依靠,有了一生的幸福和欢乐。临终时,老人看着满堂儿孙,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养母去世后,伊红喜夫妇便和继养父一起生活。不幸的是,有一天邻居家的羊跑进他家院里,老人看见羊吃菜苗,急着站起身去撵,一不小心摔断了腿。伊红喜急忙把老人送到医院,医生说:“九十多岁的人了,断骨很难愈合,就是愈合了,今后恐怕也不能再走路了。”伊红喜央求人家,老人如果不能行走,他以后的日子该多么寂寞、痛苦。一定要想办法给老人治病,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医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冒着风险为老人做了手术。养父回家后,伊红喜把老人的病床放在自己的床边,夜里,老人稍微有些呻吟,他和妻子立马起床为老人翻身、揉腿、处理大小便,服侍得无微不至。也许孝心感动了上天,不久,奇迹出现,老人渐渐能下地站立,经扶着锻炼,现已能拄着双拐行走。

驿桥村的十字路口,常有一群老年人坐着聊天。东家的媳妇、西家的女婿,从村头论到村尾。谁家媳妇不孝顺,老人受恓惶,便会跟着唏嘘一番;谁家孩子对老人好,便会引来一片赞誉。拄着双拐、衣着整洁的裴海生老人,总爱在老人们中间反复说一句话:“孩儿们对我好!”那群老年朋友便会着实把伊红喜和刘香蕉夸赞一番,“不亲的儿子,比亲的还亲!”、“真是个仁义娃!”、“娶了个好媳妇!”裴海生老人听了,便会乐呵呵地合不拢嘴。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以家族为纽带的社会群体中,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义务,构筑自己的社会道德。伊红喜用最朴素的言行,履行着为人子的责任,使有缘相聚的一家人和睦相处在同一个屋檐下。

    顶一下
    (7)
    70%
    踩一下
    (3)
    3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开启你的心智

    作者:冰馨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