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机会认真拜读江苏 、诗人吉荣华先生的诗歌,从中品味出一种文学的精神:一种可以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精神;一种清净纯洁、聪善美慧的感动;一种哲思幽想、心灵震撼的悲壮。一个诗人的心灵时刻接受着大千世界的触动,也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个诗人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心声的去渲染纯净的世界净土。虽然吉荣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但是他在繁忙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坚持文学创作。从1992年开始创作起,他在《儿童文学》、《今晚报》、《四川文化报》、《杂文报》、《写作》、《散文诗》、《翠苑》、《金山》、《南方文学》、《江门文艺》、新华网、人民网等100多种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150多篇(首)60余万字,同时发表新闻作品数百篇。诗歌多次被收入《视通阅读》、《部落格·心灵牧场》(诗歌卷)等书籍,诗歌、散文作品先30多次荣获全国性奖项。可以说,他是一位渐趋成熟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特点较为鲜明:立意高远、取材自然、手法娴熟、感情充沛。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写的《脊 梁 ——致鲁迅》: “医术又怎能在黑暗中点燃民族生存的热望/拿起笔吧/让它化作匕首和刀枪/向恶的丑的腐朽的/宣战!/用灵魂竖起人类向上的标杆/以文字渲染生命向善的壮美/风来吧 雨来吧/血雨腥风是你的战场/人们经常看看你的文章/想起你的模样/因为你是/民族的脊梁!” 一个诗人可以将自己的心声透过这种赞叹声表达无疑,同时也间接提出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有心就有境,一个有高尚人生追求的诗人必定可以穿越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迎来鲜花。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应该欣赏这位校园诗人。相信他可以言传身教,培育出更多拥有理想的青少年花朵。 就取材而言,他的视角广阔,可以从《祖国,给你一个春天的拥抱》、《住在乡下的母亲》、《遥想春天》到《伊犁河月夜》,由大到小、由内到外,由社会到家庭、由大自然到人世间,是一个善于捕捉生活的有心人。 诗歌的语言创作需要精心的挑选和提炼,比如在他的诗歌《遥想春天》中有这样一段:“怀念春天/关于温暖和发芽的瞬间/总是忆起/花开的一瞬 小草的呢喃/以及/小鸟衔来的第一枚春光”,小草的“呢喃”、小鸟的“衔来的第一枚春光”,总是给人留下那么心动的幸福感,这其实也是诗歌语言的魅力! 在这样一个需要激情和正义呐喊的年代,诗歌不仅给人以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更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吉荣华诗歌的思想光芒是非常凌厉的,充满着热情的讴歌,洋溢着沸腾的真情,散发着冷峻的理性思索。其字里行间所折射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最需要的。 如同暗夜里的花朵,亦如夜空里的星星,长歌短吟,有悲与喜的情愫,抵达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吉荣华用诗,用诗意的心灵在凸显着对祖国和民族的忧患和祝福。他在《祖国,给你一个春天的拥抱》中写道: “我的目光不会逗留在高铁的阴影里/我的痛不会徘徊在重庆的阵阵浊浪中/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春天/醒来,一起迎接温暖” 这分明是一位时代歌者在纵情倾诉,我想,任何一位华夏赤子都会为此而感奋,为此而心灵震撼! 诗歌的灵魂就是作者思想的灵魂,是作者心灵的故乡。无论是笔下“沧桑成回忆”的令人百感交集的《乡村走笔》,无论是“那种如故乡麦地般真实的声音”的《父亲》,无论是“记住一些欢乐和忧伤”的《岁月》,生活的本真,在吉荣华的笔下,又多了一份沉重的追问,使得作品的意义骤然凸显,在深度和力度上有了更多的亮点。 当作品的光芒点亮一片星空,即使只是一缕缕或一束束光,但也总能给人以片刻的温暖和恒久的回味。诚如吉荣华的诗歌中写的“用灵魂竖起人类向上的标杆”,期望他竖起越来越多的时代和人生的“标杆”,用灿烂的文字点燃生命的精彩! 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文学社团联谊会主席赵三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