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那座岛——林那北(北北)创作《过台湾》感言
时间:2012-03-30 14:35来源: 作者:林那北 点击:
次
我母亲曾反复讲过一件更恐怖的往事:1955年1月20日,蒋机飞临福州轰炸,她恰巧从外地回福州娘家探亲,蒋机轰隆隆巨响时,她正在福州台江小桥头的同学家玩。一串炮弹从天而降,共36枚,就砸在小桥头密集的民居中。在房屋倒塌的瞬间,我母亲飞速钻入床铺底下,
遥看那座岛,其实地理位置并不远,就在相邻的边上,隔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岛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森森矗立在远处。炮火、大喇叭、气球传单、“水鬼”、特务……这些敌对的人与事巍然横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总是蓦然心惊与恐怖。
我母亲曾反复讲过一件更恐怖的往事:1955年1月20日,蒋机飞临福州轰炸,她恰巧从外地回福州娘家探亲,蒋机轰隆隆巨响时,她正在福州台江小桥头的同学家玩。一串炮弹从天而降,共36枚,就砸在小桥头密集的民居中。在房屋倒塌的瞬间,我母亲飞速钻入床铺底下,而后又迅速穿过火海逃了出来。据史料记载,那天台江共有4000余间房屋损毁,炸死烧死188人,重伤90人,另有5人下落不明。因气候干燥,加上刮风,轰炸当即引起大火,从下午一直烧到半夜,8000余户、3万多百姓无家可归。
母亲虽奇迹般得以存活下来,却因此吓掉了半条命。那时她新婚不久,与那个没有随她一同回娘家的新郎官相隔千里,偏偏通讯又没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我父亲受到的惊吓,其实远甚于我母亲。他们在往后的岁月里,每每提起那一天,语气是类似的恐惧,脸上也都布满劫后余生的庆幸。
有一次,我父亲甚至加重了语气,肃穆地说:“要是那一次……就没有你了!”
其实何止没有我,我的大姐都是在两年多以后才出生的。
前线,这个词贯穿了我童年、少年的全部。当一次又一次随浩荡洪流,在“备战备荒”之类的警句指导下,战战兢兢地开挖地道与防空洞时,那个叫台湾的岛,分明周身布满森森剑戟,正青面獠牙地闪出疹人的血光。下意识里,我将它隔在远处,今生今世都不曾有探看一下的欲望。
可是有一天,在突然之间,这个岛的历史却一下子沉甸甸地摊到了眼前。2009年,一部反映大陆先民赴台艰辛垦拓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过台湾》,由福建广电集团海峡卫视、台湾中天电视台、福建东宇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拍了,作为唯一的脚本撰写者,我必须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涉及这个岛的全部历史。历史那么斑驳,挟裹着那么多风尘仆仆的挣扎与渴望,它们在猝不及防间已经浪一样扑打而来了。在一本接一本翻阅史书的过程中,岛也一步步扯下坚硬的政治外衣,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温暖躯体。我才发现它其实不过是一块也有春华,也有秋实,也有悲欢离合剧情绵延上演的肥沃土地,不时眼泪横飞或者笑声朗朗。在触摸那些往事的过程中,恍然间,思绪就已经穿越几百年悠长的岁月,我闻到那个岛呼吸吐纳的气息,看到它年复一年的起承转合。在中国,确实没有第二个岛屿如台湾那样承载着那么多的往事,背负着那么多的纷扰,吸引着那么多目光的关注。这是一个独特的、富裕的、急风骤雨的岛屿,朝朝代代、年年月月,它的命运与悲欢从来都与大陆母体紧密相关。
为14集纪录片《过台湾》所撰写的解说词近20万字,将它们重新修改撰写,编成这本同名的书,可以当散文读,也可以当报告文学读。它是一个女人对近400年台湾历史的解读,有一些叹息,也有一些惊诧与仰望。
感谢《过台湾》摄制组,没有你们的推动,我至今都不可能知道那个岛竟然有那么富有纵深感的昨日,并且交织着那么多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与人性挣扎。
感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原所长陈孔立、福建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徐晓望、闽台缘纪念馆馆长杨彦杰等人,他们长时间不厌其烦地解惑释疑,帮我这样的门外汉找到了一条接近台湾史料的捷径。
感谢在台湾采访时从北到南邂逅的各位专家学者,我不能一一记住你们的姓名,但记得那一张张真挚亲切的笑脸,是你们的讲解点拨才使全台的山川景色草木以及民俗旧事具体可感了。
现在,这本书稿终于可以付梓了,我长吁一口气,分明还是感觉到内心多出来的那份辛酸与慨叹。斑驳的往事正在日益被时光所淹没,从其中穿行而过时,我们收获的是一份缅怀,一份追忆,以及一份对这个世界忧伤而崇敬的祝福。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