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征文大赛,是围绕国家最关切的廉政建设展开的。 一说到这个主题,无疑就令人把“行贿受贿、索贿贪污、盗窃挪用、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等不良官场现象联想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众多征文里屡见不鲜,有的夸大其词、大肆渲染,要么贬低或浊污官场环境,要么浮夸清官超能,不能让人心服口服,相反给读者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过关》这篇文章,独劈蹊径,尾尾道来,令人耳目一新。 老李升官一喜一忧。 喜的是能力和奋斗有了结果,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同,从管理生产的副矿长升迁到管理整个企业的副总经理。 忧的是权力大了,级别高了,管理层面宽了,有求于已的人和事多了,收受贿赂的机会也就多了,眼下一些不良现象如潮涌至,想阻挡都难了。 作者没有从老李的这些高兴与担忧拓展下去,而是笔锋一转,直奔家里妻子的态度。第一次拒收年青小伙送东西,妻子很干脆,门也没让对方进,态度也明确“我可不想自己一个人以后孤单单地过日子。”亲切自然,不做作;第二次送的人太熟悉了,小林是办公室秘书,还是最好的朋友,送的又是衣服,妻子收下了,原因是丈夫升迁了,服装也该体面些,但丈夫拒绝了,并威胁妻子说“明天我就去告诉公司,这个副总我不想当了。”妻子觉得好朋友送一件衣服,小事一件,不别大惊小怪,收了也没啥,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但老李不同意,觉得这不是小事,许多贪官就是从小贪大的,他明确告诉妻子“我可不愿把官当到牢里去。” 如果照常发展,就应该写妻子的悔意了,事件有了,高潮也出了,人物和形象都具备了,也不失为一篇佳作。 其实不然,作者将妻子推到了高处,把这场“小林送衣”的真相告诉老李“妻子说,别拆了,这衣服是我昨天买的,刚才的一切都是我考验你的,你过关了。” 这让我们大松一口气,原来如此,是妻子担心丈夫因升官而堕落布的考验局。剑走偏锋,一招致胜。这样也应该结束行文了,漂亮的“欧亨利”结尾。 作者并没有由此打住,而是把读者的兴味推到极致:“老李看看妻子,竟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考验我。我考验你。有意思。其实你也早就过了我这一关。上次那年轻人可是我请的。那些烟酒让我们办公室的人高兴了一晚上。” 淡淡一笔,别有洞天,令人惊诧:原来如此也!这让我们不得不回想到第一次送礼的唐突和必然。细细一想,老李和妻子的相互考验、从容面对到过关,既平淡又波澜,既自然又昂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念得到映射,把家政与廉政挂钩,将一对恩爱夫妻、廉洁奉公的和睦而平凡的家庭跃然纸上,不得不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折服。 荷花非塘泥而艳,廉洁非贪恋而现。海瑞、耿仁杰、包丞等等清廉形象持久深远地活在人民心中的原因就是,他们“廉于律已,宽以待人”,“以民为本,先国后家”。主人公老李并没有吹嘘这些大道理,但从他的实际行动中,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的闪光。 主题也就油然而生:家庭和自身是抵制污垢、有效廉政的最佳选择。腐败不是来自环境和他人,根本源于自身和家庭。 无疑,清官之道,是家政到廉政的升华! 由此推衍开去,清朝第一贪的和绅,大陆巨贪余振东等等,无不与家庭亲友乱伸手紧密相连。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小林的职位设置欠佳,既然是办公室秘书,就难防与老李串通的嫌疑,小青年送的东西早被办公室一伙人吃喝完毕,给人的解读带来一定误区。送的物件也欠艺术,没有与时俱进。 瑕不掩瑜,此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手法娴熟,语言圆润,行文沉稳,收放自如,不愧为小说精品;读之快然,释之欣然,不愧为廉政精神食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