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丁陶文化系列采访之刘润恩:农家院办起“故事会”

时间:2009-05-29 00: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西临汾崔海昀 点击:
“农家院里讲呆故事”,这样一个传播、弘扬襄汾民间文化的形式,是由被人们亲切地誉为“襄汾县的宝贝疙瘩”刘润恩创意的,意在唤起更多的人参加到抢救民间文化的行列,使民间文化扎根本土,传播久远。这个创意在襄汾吧吧友们的热情参与和贾罕村委会的支持下,有声有色地

 

春光无遮拦地泼洒在襄汾县贾罕村一个农家院里。一群开心的庄户人,正围坐一起听几位老人讲72呆故事。一个个流传在汾河两岸、家喻户晓、引人回味的笑话故事,经讲古老人绘声绘色的方言描述,乐得大叔大妈们前仰后合,抚掌大笑。笑声中,那个勤劳朴实、憨厚爽直、执著认理、急人所急的呆呆形象,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乡亲们中间,亲切可触、逗人开怀。
 
“农家院里讲呆故事”,这样一个传播、弘扬襄汾民间文化的形式,是由被人们亲切地誉为“襄汾县的宝贝疙瘩”刘润恩创意的,意在唤起更多的人参加到抢救民间文化的行列,使民间文化扎根本土,传播久远。这个创意在襄汾吧吧友们的热情参与和贾罕村委会的支持下,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说刘润恩是襄汾县的“宝贝疙瘩”,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人,几十年来以一己之力,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倾心于襄汾县72呆、大能人解士美“二宝”的搜集、抢救、整理工作,已出版《七十二呆》、《大能人解士美》等几部民间文化书籍,使襄汾的地方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他自己也因此成为襄汾县响当当的民间文化人。
 
72呆邂逅“刘老呆”
 
走在襄汾的大街小巷、山坳平川,随便问几个过路人,都会讲几段72呆故事。有人戏称:“不会讲呆故事,就不是一个正宗襄汾人!”几十年来,由于刘润恩执著搜集呆呆故事,“一件事情做到底”,被人们善意地称为“刘老呆”。72呆邂逅“刘老呆”,才有了新一轮的发芽和生长。
 
“72呆”相传出于襄汾县刘庄村,与盘道村的“72古”都是丁陶大地广为流传的民间系列笑话。这些深受群众喜爱的故事将善、美、智巧扮为愚、笨、憨、傻的外形,让人们在嘻笑谝谈中享受乐趣,陶冶情操,在醒悟后得到人生的启迪。故事的主角“呆呆”是群众描绘和塑造的一个可爱、可亲、可笑而又可敬可佩的人物。他虽流露呆傻,却是一个勤劳淳朴、憨厚爽直、执著认理、乐于助人而又嫉恶如仇的正义人物。
 
这些流传民间的故事,就像山坳间一棵草,扎根一方水土,沐着田野的清风悄无声息地生长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的谈资,增添了生活乐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浸润着人们的生活,许多年轻人被新奇、时尚、快捷的现代传媒所吸引,对家乡土生土长的呆故事失去了兴趣,而一些擅长讲古老人的离世,更使世代流传的民间文化失去了生长繁衍的土壤。
 
历史,必然要与有心人邂逅。
 
在襄汾县京安村,这个曾出过“大能人”解士美的村庄,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十七岁正上中学的刘润恩,从小耳濡目染,对流传家乡的“智”、“呆”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人们口口相传中,解士美聪明智慧、仗义正直的性格,呆呆憨态可掬、执著幽默的形象,渗透在他的成长岁月里。在一位叫梁力的老师影响下,他有了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念头,从讲古老人口中挖掘、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是,几十年间,他像一个背着背篓进山的孩子,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峁峁间,寻访一个个隐在民间的“故事篓子”。有时,三番五次登门造访,人家都以各种理由推诿,把他撂在那儿不再理睬。吃够了闭门羹,却执著如初。某个黄昏,又一次敲开人家的门后,终于打动那颗不予理会的心。一句“你坐到炉窝里烤火着,我忙完这会儿就给你讲”,竟使他感动得忘记了寒冷,心里暖呼呼的。
 
就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捡拾,一个人一个人地造访,散落民间的一地珍宝,就这样收进他的背篓里。之后,他与合作者李善武又进一步加工、整理,把这一背篓珍宝背进民间艺术的大殿堂——《七十二呆》、《大能人解士美》两本书的出版,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给予很高评价。我国文艺界泰斗贾芝先生说:“襄汾县有二宝:解士美的故事和七十二呆。这是我们襄汾县在发掘中国民间文学遗产中的巨大贡献和骄傲。”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先生在读了“七十二呆”笑话后,欣然命笔,写了“乐取于人以为善”题词赠予刘润恩。
 
72呆邂逅“刘老呆”,终于在故土绽放,并带着丁陶乡土文化气息传向四面八方。
 
为“呆”消得人憔悴
 
几十年间,刘润恩生活清苦,上有高堂父母,下有四个年幼孩子,均需上奉下养。他曾当过十几年民办教师,每天的报酬是6分7厘8,后来辗转文化站、乡镇企业打工,微薄的收入,使全家人的日子捉襟见肘。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人忙于做生意、跑运输,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却痴迷在故事中,生活依然十分窘迫。
 
其间,他曾在《山西民间文学》刊物当过几年编辑,更深刻地理解到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革中,因为收集故事,他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家被抄、箱被翻,几十年收集的资料不翼而飞。落过泪、灰过心,曾咬破手指,发誓不再搞民间文学。然而,当风雨过后,那一颗痴爱的心又岂忍放弃?山路上,又出现了他执著前行的身影。
 
说起成长的岁月,他的女儿眼中噙满了泪花。在她的记忆中,繁重的农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全是母亲家里地里两头忙,父亲不是出门搜集故事,就是伏案整理书稿,他们很少感受到父爱的温情。少不更事时,她曾抱怨过父亲,长大后,特别是父亲花甲寿诞时,适逢他辛苦搜集多年的《七十二呆》、《大能人解士美》出版发行,各界朋友从乡村、从省城等地四面八方赶来,为父亲祝寿,对他几十年致力于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那一天,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绽开的笑容,她理解了父亲。一个人,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父亲虽没给他们留下万贯家财,但却留下几百篇文章和执著干事业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那天,刘润恩自做诗一首:“倏忽来世六十冬,不谙发财迷采风。甘受清贫觅“二宝”,酸甜苦辣一笑中。”
 
 
 
农家院办起“故事会”
 
在建设和谐社会、打造文化品牌的今天,刘润恩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民间文化新的生命力。
 
说起农家院里办“故事会”,刘润恩告诉记者源于两件事的触动。一件是百度襄汾吧“低头看丁村”、“幸福岛影楼”、“襄陵狂生”等吧友自筹资金,自编自导自演的“72呆”故事经视频传播,使呆呆故事更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与此同时,呆呆故事的发源地——刘庄村委会在“丁陶之洲”等吧友的策划、筹措下,也在当地招募演员,紧锣密鼓地开拍“呆呆系列剧”,演员、编导不要任何报酬,却很乐意参与。更有意思的是,憨态可掬的当地演员扮演的“呆呆”,简直就是群众心目中早已定型的呆呆形象,使人们喜闻乐见。
 
这两件事,使刘润恩感慨万千。回想自己当年搜集呆呆故事时,好多刘庄人不理解,认为是往刘庄人脸上抹黑。十几年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认识到“呆呆”是一张地方文化品牌,是襄汾民间文化的瑰宝。于是,他想到从全县聘请擅长讲古的人,让“呆呆” 以讲故事的方式回归农家院,扎根乡土间。并利用现代传媒,把憨厚淳朴、执著认理的呆呆形象传播久远,启发、引导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文化的可贵,唤起他们参与到抢救民间文学的行列,使72呆与现代文明完成一次对接,更好地弘扬民间传统文化。
 
然而,要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场地、车辆、经费等许多条件,这一切,对于至今蜗居一隅看大门的刘润恩确实力所难及。正在一筹莫展间,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不久,贾罕村村委会主任武永贤听说了刘润恩策划的“襄汾人讲襄汾的呆笑话”创意后,十分感兴趣,表示全力支持。几年来,贾罕村一直注重村里的文化建设,提出“以文兴村、以德兴村”的口号。他们认为“讲故事”的方式不但传播了民间文化,也融洽了村民关系,使大家能在笑声中增长见识,增进和谐,展现新时代农民弘扬传统文化,追求时代文明的精神风貌。
 
开拍那天,襄汾吧里的热心人士也积极参与,“低头看丁村”、“幸福岛影楼”、“ 丁陶之洲“、“树叶吹玉笛”等吧友放下手中的生意,积极组织、策划、拍摄;“建辉家政”慷慨解囊;“襄陵狂生”开着自家的私家车忙前忙后接送讲古老人——其间,有什么不清楚的,他们就去请教“总策划”、“总导演”——刘润恩。“刘总”也不含糊,为演员整整衣服、化化妆,末了,还现身说法为群众说戏,眉里眼里全是笑。他说,看到丁陶大地涌现出这么多喜欢、热衷、弘扬民间文化的“小呆”,他从心里感到高兴,这说明群众的本土文化意识在渐渐觉醒,“72呆”已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扎根在人们心里。
 
据悉,襄汾县广电中心也即将斥资筹拍以呆呆故事为原型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能人》,诙谐幽默、憨厚可人的呆呆是剧中主人公之一。“72呆”这个跨越时空、无所不在的文艺骄子,必将在不断创新出奇中,生长传衍,走向未来。
 
在襄汾县城刘润恩简陋的小屋里,常常“谈笑有鸿儒”,一个小方桌、几杯苦丁茶、一群热心于宣传本土文化的文友,氤氲出满屋书香气。
 
前几天,襄汾吧的几位吧友找“刘总”商量下一步“72呆”的拍摄事宜,他顿时来了精神。春风沉醉的夜晚,小屋里你一言我一语,不知窗外已夜幕降临,繁星满天。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幸福生活的大智慧

作者:宁国涛

崔浩与林莉属于北漂族中的佼佼者,有体面的工作、可爱的儿子,但因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的父母退休后,都希望来京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