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乔治·桑塔亚那——跟随一只知更鸟

时间:2009-04-10 23:24来源:《读者》09年第7期 作者:李浅予 点击:
春天就在窗外,每个人都可以走出去与迷人的自然女神相约。朋友,请跟随你的知更鸟,寻找你人生的春天吧!

 

    1912年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一位年近半百的教授正在哈佛大学讲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不停地欢叫。教授停下来出神地打量着小鸟,这是一只蓝知更鸟,除了淡黄和纯白相间的胸毛外,身体的其余部分几乎全是蓝色,美丽得让人不敢直视……许久,教授才转向学生,轻轻地说:“对不起,同学们,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说完,他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出教室,跟在知更鸟的后面走出了校门……
  这位教授就是被钱锺书先生归入“五位近代最有智慧的人”之列的西班牙著名哲学家、诗人、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乔治·桑塔亚那。
  桑塔亚那1863年出生于西班牙,9岁时随父亲移居美国,1882年入哈佛大学读书,1889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长达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桑塔亚那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在事业上可谓硕果累累,而哈佛的教职亦可保证他过上无忧无虑的中产阶级生活,可他为什么突然决定离开令人向往的美国、离开大名鼎鼎的哈佛呢,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深思熟虑?当然是后者。
  促使桑塔亚那辞别哈佛和美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桑塔亚那对哈佛素无好感。在他看来,哈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这与他的教育宗旨极不吻合。其次,桑塔亚那对美国也一直心怀不满。1898年,美国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吞并菲律宾,将古巴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对于在西班牙度过童年、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国籍的桑塔亚那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弥补的伤害。
  就这样,桑塔亚那在1912年春天的那个并非偶然的日子,跟随着一只知更鸟,离开了哈佛、离开了美国。他的第一站是西班牙,可当他回到祖国后,却发现自己早年生活过的土地已变得非常陌生,而亲友们也早已将他当作了“外国人”。无奈,桑塔亚那只好前往浪漫之都巴黎。
  1914年7月底,桑塔亚那结束并不浪漫的巴黎生活来到伦敦。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桑塔亚那因战争带来的交通阻隔而滞留英伦,并一住就是5年。这期间,他拒绝了剑桥、牛津等大学的任教邀请,埋首于巨著《英伦独语》的写作。英伦那特有的朦胧雾霭曾让桑塔亚那沉醉,不过敏感的他却渐渐感受到了英国也已慢慢美国化,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1925年,在漂泊了十几年后,桑塔亚那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栖居地——意大利的罗马!在桑塔亚那看来,罗马是一座“永恒的城市”,在这里可以让他感到“离自己的过去更近了,离整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更近了”。在这里,他开始了安静、祥和的晚年生活,并写下了一部部传世之作。1952年,在罗马的一所修道院的寓所里,桑塔亚那离开了人世,享年89岁。
  桑塔亚那终生未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但却享受到了无限的自由。他用毕生的精力在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奔走,但他的理想-自然主义并不是一个摇摆于自然和理想之间的点,而是一条发于自然、指向理想的射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本能过上理性的生活,我们也完全可以在大自然的引导下进入祥和之境。”这是桑塔亚那为我们指引的一条通向闲适享乐,同时又是智慧高尚的人生之路。
  春天就在窗外,每个人都可以走出去与迷人的自然女神相约。朋友,请跟随你的知更鸟,寻找你人生的春天吧!
顶一下
(9)
81.8%
踩一下
(2)
18.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草原上的太阳:尼玛先生不平凡一生

作者:阿来

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玛…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