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安徽省六安市人大代表何涛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已报请许可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月1日六安市委机关报《皖西日报》报道称,7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六安市四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许可对市四届人大代表何涛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8月4日人民网) 这是一个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消息——“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获得者,既失守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还触及了法律红线。道德上的无限高尚化以及大量高级荣誉的馈送并没有出现“以资鼓励”的效果,反而成为违法犯罪者。而之前在何涛身上积攒的正能量,如河流开闸,一泄千里。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曾经的一些报道,注意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模范”,这是何涛曾经说的过一句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的门槛并不高,只要安分守己,只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尽责任、履义务,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不过,对于何涛而言现实却变成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全国道德模范,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 关于河涛为什么要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买卖了什么证件,现在还不得而知。当地官方报道也没有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何涛现在是不是还守在瘫痪的老公与半瘫的婆婆床前,我们仍然不得而知,但一些基本的事实可以确定。这个曾经的道德圣人,现在做了违法的事。我们当然没有必要污名化何涛的全部。何涛,至少是曾经某个时期做了伟大到能够感动人的事。曾经她坚守瘫痪老公、落户老公老家并照顾半瘫婆婆、养育孩子的事实,也不容否认和抹煞。但是,有一些常识似乎与当下的模范宣传理念有所出入:一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才是起码的人性,把一个人描述成孔子一样的圣人,显然违反了人性;二是,社会的运转不全是需要道德来撑起来的,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高尚到让人流鼻血、起鸡皮疙瘩,但每个人却都需要遵守法律,无限制的拔高个别人的人性,本身就可能是日后丑闻的搞笑伏笔。 道德高尚者,出现违法乱纪之类的案例,已经见怪不怪。最著名案例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因为捐肾救母的感人事迹成为家喻户晓的孝子。但在2009年,相继有媒体报道了田世国涉嫌借钱不还、打人被拘,甚至散发情人裸照的新闻,田世国的形象可谓一落千丈。此后,田世国将相关媒体告上法庭,但以败诉告终。田世国的负面形象进一步坐实。 无论是何涛,还是田世国,即便做过一些伟大的事情,也因为道德上的无限推高而形成了这个时代最具讽刺意味的新闻。启示是,把人推上道德的至高点,然后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形容,给予最响亮的赞歌,这种方式是不是需要变一变了,要不然,收场将成为一个大问题。载青年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