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各政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确实如此,在2001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在关键时刻没有做好年轻人的宣传工作,最终失败。
为了更好地吸引并牢牢把握住这些未来政党新人,英国各政党分别为自己创建了青年组织。英国最大党保守党有自己的“未来保守党”,”,工党有“青年工党”,”,而自由民主党有“自由青年联盟”。
青年组织是政党竞选中流砥柱
1997年6月,37岁的威廉·黑格当选为英国保守党200年来最年轻的领袖。他深知年轻人才是保守党的未来,但他并没有为吸引年轻人而努力,唯一有此意图的举动是在2001年大选前,他戴着一顶印有”海牙“字样的棒球帽,参加诺丁山的狂欢节。
挑剔的年轻人显然没有为他肤浅的尝试买账。2001年大选,黑格失败,随即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
他的继任者伊恩·邓肯·史密斯看出了一些端倪,开始注重青年群体。他经常到大学与学生交谈,在2002年9月的保守党会议上,他允许“未来保守党”举行“茶话会”,只要愿意参加都可以来。这确实为他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好感。
“未来保守党”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在保守党的各种选举中堪称中流砥柱。他们在青年人中广泛推送官网内容,电话拉票、发传单、筹款等,不仅排满了网站日程,也排满了“未来保守党”成员的日程。
传统宣传方式必不可少
网络是年轻人活动的高地,这无疑成为了拉拢年轻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纽约时报》2008年11月7日评论说:“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可能当选总统。”那么,没有互联网,英国的政党领袖们是否能赢得胜利呢?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各党都有自己的宣传网站,活动进度、拉票口号、首相邮箱等应有尽有。
利用媒体造势也是各政党宣传的必选方式。政客们对镜头从来都不陌生,他们不但积极接受媒体采访,还经常主动邀请媒体采访自己。为了让宣传更有吸引力,2010年英国政党效仿美国,首次举行了三大政党党魁电视辩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眼球。
此外,与年轻人互动也是吸引关注的好方法。2011年《泰晤士报》联合一些慈善机构邀请高中生参与政府预算报告撰写。一等奖获得者的报告将与财政大臣在议会发表的预算讲演同日刊登在报纸上。
青年领袖给了年轻人信心
不过,要想让年轻人支持并长期支持政党,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毕竟,每一个加入青年组织的年轻人,都有一颗从政的心。
年轻的政界新秀是年轻人的榜样和信心,也是政党后继有人的保证。英国在2000年成立了“青年议会”,仿照英国议会制度的600人组织,为年轻人提供政治实习的机会,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快速晋升甚至破格提拔。这个组织每年都会引来五十多万张选票。
内阁办公室大臣克洛伊·史密斯女士,在学生时代就对政治充满了热情,在她16岁时因厌恶公交车上的服务而开了一个青年论坛,还得到托利党跟帖,这成了她踏入仕途的开端。
像史密斯一样,很多政党领袖曾经都是无名小卒,比如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是从“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开始,其接班人梅杰更是从16岁就加入“未来保守党”。
所以,不要对大街上发传单、喊口号或通过电话游说选民的年轻人嗤之以鼻,指不定他们中有未来的英国首相哦。
文/重青记者 马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