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的痛苦指数比较高,导致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一点来自精神缺失。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从历史积淀中挖掘,另一个在现实创造中抽象。《回眸抗大丛书》所进行的精神挖掘,属于第一种。 因为《丛书》采取的是全景式扫描,而增强了抗大史的感染力和感动力。抗大历史和故事,有许多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但以如此规模和多视角还原抗大史,则是笔者以往所没有见到的。特别是丛书作者带着“抗大传人”的深厚感情,并且以强烈的求实态度,与追求历史本来面貌的艰辛努力,保证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努力完全可以从《抗大抗大》、《抗大影像志》、《抗大亲历者》等着作中感受到。情感很重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眼里总是含着眼泪,因为我深深的爱着这块土地。有了真感情的投入,才能挖掘到更触及人们灵魂的东西。再者,由于丛书的规模大,视角宽,而强化了作品的厚重感,这是以史喻理,以史育人所不可或缺的。 因为《丛书》从多角度探究抗大精神,而保证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回眸抗大”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套追寻历史的作品,而类似作品已经不少,所以仍然给人不可多得感,原因在于聚焦的是精神,并且是多角度切入,这就保证了挖掘的深度和力度。具体讲,《丛书》在精神挖掘过程中彰显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一个强烈关照现实需要,因为中国梦奠基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而中国精神的凝结和抽象,很重要的因子或元素来自抗战八年,而这个历史阶段是无法脱离抗大,或者说需要通过抗大精神来丰富抗战精神,进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另一个是把每个角度的挖掘引向最大值,比如《抗大论》表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论述,《抗大墨迹》又是换个视角进行的精神抽象,或精神张扬。当然,《抗大抗大》、《抗大影像志》、《抗大亲历者》都属于精神挖掘。二者结合起来看,《丛书》也就成为一个精神建设工程。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是靠激发精神力量起家的,而今却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缺失。尤其是这个精神缺失并不仅仅反映在政治集团内部,而是反映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这有其客观原因,比如,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原有的一些精神基础,而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社会和经济结构多元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很显然,我们没有满足要求,尤其是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失误,就如邓小平所说的,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在思想教育。笔者认为,最大的失误是我们没有找到新的精神力量的增长点,因而无法让精神大厦矗立起来,结果便出现了“远离崇高”,“恶搞英雄”,解构一切高尚,进而是以赤裸裸地张扬财富而让美国人“惊呆了”的郭敬明《小时代》火遍神州大地。 今天,我们能不能重建自己的精神大厦,关系重大,它直接影响着能否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就需要穷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同时结合时代精神来铸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丛书》是贡献,且值得称道。 因为《丛书》作者是抗大传人,而凸显出编写者立意和价值指向,保证揭示出更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常讲,让历史告诉未来,在国家民族和军队乃至一所学校,都在探寻前进道路,也就是弄清从哪里来,进而找到未来前进道路的当下。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谁去探寻道路,是旁观者还是当事人,虽然二者都很重要,虽然关键看探寻者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眼和感悟的灵魂,但比较来看,当事者的探寻更有意义和实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丛书》的工作更值得称赞,因为这套书牵动了全校所有领导,同时机关与教员、学员广泛参与。由于参与者带着需要去观察,那么产出的成果,就一定富有现实指导意义。 很显然,思考与探索已经产出价值。有人说,历史发展不是唯一的路径,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可能,为什么最后走了这样一个道路,一定有根本原因起作用,那么这个原因就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又有人说,看一下中国最早一批革命者,有一个现象深刻启示着当代,无产者担任中央领导者许多叛变了,相反背叛自己家庭的知识分子却意志坚定。这就说,无产阶级史是“解放自己”,往往走向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而只有超越自己的利益诉求,努力去解放其他人或其他阶级者,境界才会高远。 上述种种足能说明,该《丛书》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能满足国防大学发展的需要,尤其精神建设的需要。 注:3月19日上午,在国防大学《回眸抗大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