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王昆对学校取消“大学汉语”必修课发出的质问,他的质疑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
大学语文地位180度翻转
“最辉煌的时候,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政治、美术什么系都开了语文课。”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崇文这样回忆“当年”。在他的书房里,有整面墙的书柜,黄褐色牛皮纸封的文言古书占了多半,排列整齐,一眼望过去,像在回顾他50年教育生涯。
“现在它是全校选修课,只有32个课时。将它作为必修课的只有音乐、美术、英语、教育、政治几个系。”老人戴着一顶白色的鸭舌帽,一米八的个子,坐得直直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认真地开始了他长长的叙述。
“高校语文本是有很好的传统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叫‘国文’,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从那时候不再是公共课的。”但这中间也有很多波折,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会成立,在匡亚明、徐中玉的带领下,大学语文作为了必修课在全国扩散(本文所指必修或者选修均指对非中文类专业的开设情况)。
2007年,在教育部高教司的建议下,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把大学语文列为了必修课,但近年这些学校大多将其改为了选修。
今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91所高校中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在32个课时或更少。
据重庆交通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漆亿回忆,上世纪90年代,重庆交通大学除了极个别专业,几乎全校都开了大学语文必修课。“不到10年,完全翻转。现在是除了极个别学院以外,绝大多数都没开,而且开设了的也由原来的必修改为了选修,由48学时变成了32学时”。
重青记者调查了重庆10所高校,其中只有3所将其纳入全校必修,大部分学校将大学语文设为全校选修,其中有1所学校没有将这门课设为全校选修或者必修课,只有极个别专业有开设。
两派讲法:人文性VS工具性
漆亿回忆,曾经有学院要削减掉大学语文课,其理由是“不教学生赚钱,没用”。“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背景下,不能直接教学生赚钱技能的学科总是在课时紧张时最先被削掉”。
即使开设了大学语文,讲法也呈现出两个派别。漆亿称,现在的讲授内容一派突出人文性,一派突出工具性,两种突出都能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找到根据。
漆亿所在的重庆交通大学汉语教研室大学语文组经过讨论确定突出人文性,并主张“百家讲坛”式的主题讲解,主题有“从《诗经》看诗歌的起源与流派”、“屈原及其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等。重庆医科大学语文老师李静也偏重人文性和审美性。
但在何崇文的教学计划中,“汉字的特点与纠正错别字”、“同义词辨析与选词炼句”、“句子的分析与修改”等语言基础属于重点内容。他认为大学语文应当语言、文学并重。
“如果你光讲文学作品,语言能力呢?现在的大学生语言能力最容易表现出问题来,比如面试、写作。字词句篇这些仍然要讲,但要升级。”何崇文的升级方法是联系与比较。比如他讲“朿”,会讲到四个常用字:策、棘、刺、枣。
除了这两派以外,据河南一位研究者董红梅的调查,有学校将大学语文作为专业辅助课开设,比如中医专业的医古文。
两种探索:公共必修VS必修中的选修
大学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提升地位?目前也存在两种探索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即是把大学语文归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成为该课程群37门课程中的一门,学生必须选择这个课程群中一门或几门课程,修满4学分。同类课程群还有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等。
另外一条路是直接设为全校必修。目前,重庆仅有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这样做
何崇文和李静认为改为公共必修课更好,李静说:“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必修课去学,大学生逐渐就接受了。如果只是必选大类中的一门,还是把它边缘化了。”
漆亿则赞同人民大学的做法。她建议把“人文性”这个任务分解成几种课程。“比如各二级学院希望我们开实用性的学科,我们就针对性地开设一般应用文写作(交通运输学院,选修),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财经学院,必修)等”,同时,她们也面向全校开设了唐诗宋词鉴赏、经典诗文导读等通识选修课。她认为,这样的分解,会让这门课程更轻装上路,目标更明确,老师的针对性也更强。
同时,他们还都建议加强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李静认为:“我们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科研,远远落后于很多学科,包括外语。”
一个源头:大学语文定位模糊
曾经的辉煌何以不再?而现在的讲法、课程开设情况又为何这样纷乱?漆亿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大学语文这门课本身定位不准确。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写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就是基础性),是两方面的任务。各个学校在执行的时候就一直在突出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之间徘徊”。
教学大纲中的任务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太沉重。何崇文认为,不能让它(大学语文)承载太多,“比如思想教育就不应是它的内容,它归根到底就是汉语表达、欣赏”。
“文学是人性之学,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可用课时少,又受人们的实用观念的冲击,以及教学时数的限制,它又承载着这么多东西,就把它推向了狭路。”
“其他学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突出思想和政治,而它什么都想得到,结果什么都没得到。”漆亿这样分析。
教育部并没有像对思想政治教育一样严格要求每个高校也是一个原因。“他们都用的‘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那学校可以说没有条件,民间学术力量的呼吁总是有限的。”
何崇文曾是西南地区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会的会长,“但这个组织已经好久没有活动了”。老人一直乐呵呵的,说到这里时摇了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