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锐眼聚焦> > 生活大看台>

知情人:状元刘丁宁为何弃港大复读

时间:2013-10-14 06:16 来源: 作者:刘丽朵 点击:
因为我在2013年8月23日曾经发表过一则跟刘丁宁有关的微博,被无所不能的记者们翻到了,从10日晚上开始,陆续有媒体同我联系,想询问我对于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回本溪复读一事的看法。10日晚,我对采访的媒体说,希望他们不要报道此事,以免影响孩子平静学习的心

  因为我在2013年8月23日曾经发表过一则跟刘丁宁有关的微博,被无所不能的记者们翻到了,从10日晚上开始,陆续有媒体同我联系,想询问我对于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回本溪复读一事的看法。10日晚,我对采访的媒体说,希望他们不要报道此事,以免影响孩子平静学习的心情。然而11日早上,发现新闻已经铺天盖地了,而且自己的那则微博被引用在了新闻里。11日又有几家媒体联系。11日的新闻内容我看了,是符合实情也是比较客观的。不过开始担心接下来的深度报道中出现一些过激的评论,所以站在知情者的位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刘丁宁对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向往和热爱,我知之颇详。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一个有辉煌传统和特殊气氛的所在,它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尤其对于那些有很高精神追求的青年来说,这里简直就是理想国。在中文系若干年,这里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各位师友身上昂扬的正派又洒脱的气质、他们对学术和文学的追求和造诣,经常让我觉得在他们身边是温暖而幸福的事。举个我经常跟人谈起的小例子吧,现在大学里的中文系经常觉得自己比不上经济啊法律啊一类的显学,曾经有某着名高校中文系的博士感叹:文学教授见了面,谈房子,谈时尚,谈什么都行,就是不谈文学,因为觉得谈文学是比较落伍比较傻的事情。可这样的事情在北大是不会发生的。虽然北大的老师们经常说,本系不鼓励文学创作,本系培养的是学者云云,然而系里的老师们对于那些搞文学创作的同学一向态度是温和的、理解的,甚至不乏欣赏,在我们的一门名叫《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的必修课上,陈平原老师甚至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讲北大的诗歌精神,像骆一禾,臧棣,清平,西渡,戈麦,冷霜,马雁,姜涛等诗人一直是我系的瑰宝。在学术方面,我系当然更加人才辈出,不用提了。


  刘丁宁在高中阶段某个暑假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参加了一期中学生的夏令营,不仅实地感受到了中文系的气氛,而且看到了2010年我们110年周年系庆的刊物,从精神上触摸到了中文系,从那时开始把“五院”作为她的目标。2013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据她的说法是,自己长出了一口气,在心里呐喊道:五院,我来了!


  在家人和朋友的再三劝说下报了港大后,刘丁宁2013年暑假中到了北京补习外语,她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再次跟北大中文系“亲密接触”,来旁听了几节我们的暑期课程(张旭东老师的《批评理论导读》),还跟一些在本系学习的哥哥姐姐建立了联系。


  第二,说一下我对刘丁宁同学的印象吧。刘丁宁同学性格开朗、做事条理,懂礼貌,谦虚随和,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非常有感受力、充满精神追求的孩子。她向往北大中文系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气质的投契。刘丁宁同学不是所谓的“文学青年”,她没有搞过创作什么的,然而她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很高,相反,对于什么物质啊、利益啊相关的事情没有什么概念,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类事情,放心,绝对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否则,怎会把港大72万奖学金看得轻如鸿毛?得知她退学复读之后,我一时百感交集,想要和她取得联系,却无法打通她的电话,打开她的QQ,发现她的签名档已经变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剪烛西窗,话巴山夜雨。


  引用何等贴切!抒怀何等磊落!令我击节赞赏。


  我非常盼望明年能在北大校园里见到她。


  第三,我们几个同学对此事的看法。


  我现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师弟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极其震惊,因为中秋节他还同丁宁通过电话,他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帮到忙,我也是一样,得知这个消息首先是自责,觉得自己对她关心不够。可是,也许,即使我们每天都想办法劝解勉励她,恐怕结局还是一样。像丁宁这样学习优异的孩子,其实都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决断的能力和倔强,有些事他们有自己强烈的意愿,认准了就会全力以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父母和老师们的意见都不能左右他们的判断。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和几个同学在微信群里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总之我们都很理解她的决定。我师弟说,香港的大学很会推销,又加上高额的奖学金来吸引人,如果不是对大学的教育现状有很深的了解,一般来说都会被他们所吸引。但是,像香港这种充满商业气氛的弹丸之地,各种冲突和压力都很突出,内地学生在适应方面真是一个问题。尤其是那些18岁第一次出门远行的孩子。尤其,现在国内的风气就是对香港的大学趋之若鹜,搞得内地的好大学就像是香港的大学的备胎一样。


  我个人觉得,在学科方面,北大中文系真的是本学科的最强音,在学术传统上,在研究现状上,在专业设置的覆盖面和深度上。这个当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我自己的独到之见,说出来不用害怕被砖拍死。


  还有奖学金方面,北大中文系当然不会给一个学生四年72万,状元也不行,但是在这里念书总归不会饿死,哪怕是家境非常贫寒的同学。如果学习很好的话,也会有各种奖学金的鼓励,会有钱请同学吃饭,学校食堂便宜生活方便不会让人觉得很穷酸。前几年似乎有一个考上北大没钱来念的新闻,其实家长完全是多虑了,在来校报到的那天,就有两个报到通道,一个是交学费入学通道,另一个是不交学费的通道,如果家里面有困难,一分钱不用拿直接报到,助学金什么的手续快速办好一切都跟别的同学一样。


  就想到这么多,就说这些吧。

(责任编辑: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