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一线城市,没有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数量庞大。大量外来人口渴望拥有所在城市户口。网络上北京户口要价高达30万。一线城市户口,究竟能给拥有它的人带来多少价值?子女教育,外地户口意味着多交钱;买房,外地户口处处受限制;逛公园,外地户口的老年人不能免费……这其中,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户口差别会通过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直接传导到下一代。(《人民日报》10月11日) 如果30万元可以买到北京户口,相信很多“北漂”毫不犹豫就买了。有北京户口在北京可以申请限价房,而没有北京户口买商品房还有一大堆条件限制,单是这一点,其中的利益差别就远不止30万元。
曾有媒体计算“一个外地人在首都暂住一辈子,从摇篮到坟墓多花多少钱”,得出个天文数字。有些损失无法用金钱计算,比如外地人子女在北京高考不能参加普通高校录取,只好回原籍考试,由于各地教科书、考题不一样,无形中增加了考试难度,直接影响到个人前途。
此外,有大城市户口和没有大城市户口,差别还体现在精神层面。贷款买车要本地人担保,找工作只能捡本地人挑剩下的,装电话只能办理预付费……总之,时时处处你都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现行户籍制度弊端重重,人为制造出长达数十年的公民基本权利不平等,这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今天显得分外扎眼,已成为制约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如何破除户籍壁垒?今年6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这个“顶层设计”,用8个字来形容就是“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户籍制度积弊日久,加之涉及面太广,利益牵连错综复杂,改革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小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合理的。然而要知道,因现行户籍制度而权利受损的,主要是大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目前两亿多流动人口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他们的权利诉求是最值得重视的。至于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由于外来人口较少、落户限制不多,矛盾并不突出。
由于环境、资源、人口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现阶段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肯定不现实。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考量和诸多配套制度跟进的系统工程,下猛药的效果未必好,但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可以消极怠工,可以不去啃“硬骨头”。就大城市而言,如果说让外来务工人员共享与本地人同等的住房福利、医疗福利、养老福利这样一些需要动用大量财政资金的改革一时还难以做到,那么有些领域的改革实在没必要再等了,比如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可以在本地参加高考和录取,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所有公办教育机构向他们平等敞开,不用交赞助费,等等,以实现同一城市不同户籍人群的下一代发展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户籍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底线之上。如果说户口之痛是这一代中国人由于历史原因不得不承担的宿命,那么这种痛无论如何不能再传递给下一代了,必须让下一代拥有公平的起点。我们经常说,一个社会不怕有穷人和富人,怕的是贫穷世袭。户口问题亦可作如是观——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可以暂时忍受自身遭遇的权利不公平,但无法忍受这种不公平因为一纸户口“天然”地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责任编辑: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