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作文题目: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你对上述怕或不怕有何体验或思,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写在前面:首先,不是因为这个题目好才写,只是觉得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好多过往的经历。利用中午吃完饭的半个小时写了一篇流水账,致我们早已逝去的青春。
由“学生三怕”想起我自己
题目中说,中学时代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我觉得,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所怕都位列其中,有人怕体育,自然就有人怕化学,有人怕英文,当然也会有人怕语文。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说到自己的中学时代,这三怕中,却有一怕,是我所怕,那么,到底是哪一怕呢?
先说奥数吧,说起奥数,沿着记忆的河流,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多年以前。彼时,我读初中三年级,某天老师对我们说县里要搞个数学奥赛,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我那时自恃数学还不错,便主动报了名,但是,如你所知,农村的教育是非常落后的,大家都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奥数训练,更别提做奥数的题了。真到考试的时候,大家看着那个题,一个个绞尽脑汁,咬笔擦掌,也只能勉强做出几道而已。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我的奥数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虽然失败的比较惨烈,但是我却并不懊恼。我当时觉得,奥数不过是培养人思维的一种训练,不要将他当做负担而忧心忡忡,那样只会使人身心疲惫。就算到现在,我依然坚持这种看法。所以,奥数于我,也就成了过眼云烟,它没有在我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所以,也就谈不上“怕”了。
说完奥数,来说周树人吧。说起周树人,首先我觉得他是一个对于中学生来说不能绕过去的人物。他的思想、言论至今在影响着我。多年以后,当我面对自己的两本《鲁迅文集》的时,怎么也不能忘记中学阶段对鲁迅的讨厌。讨厌他文章的生涩,讨厌他言辞的刻薄,甚至讨厌老师为何将一个写文章写的如此差的人捧为神。我们那时,喜欢恶搞他的那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和“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两句话;喜欢在天冷的时候重复他在《孔乙己》中说的那句“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然而,当岁月变迁,人缓慢成长,当我对这个社会越来越熟悉,也就越来越理解了一代文豪言辞间的恳切与懊恼。他以笔为枪,企图唤醒国人的良知。然而,当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仍然喜欢吃“人血馒头”,越来越多的人将他笔下的“民族劣根性”持续上演的时候,我就越发现鲁迅的伟大。他的伟大在于他看问题的透彻,他的伟大在于能让人从“讨厌他”变为“敬佩他”.如今,已过多年,我时常会反思自己当时的无知与浅薄,进而捧起那本《鲁迅文集》,走进他的内心,走进他那“字字皆血泪”的故事中。
周树人先生的故事就是这样,对于他,我是由讨厌到敬佩,但却丝毫没有怕。说完了这两个,都不是我所怕的。如你所知,就剩下英文了。是的,我是怕英文的。不是假怕,是真怕。
我内心中对英文的怕源于我英文底子的薄弱。中学时,我就对“鼓捣猫”还是“倒腾狗”的英文不感兴趣,以至于每次考试,必不及格,于是,心中之怕渐起,怕上英语课,怕英语考试,可是呢,这又是逃不掉的事情,所以,英文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像在承受着一种逃脱不掉的惩罚,虽然不痛,但那种痒痒的感觉,比痛还更让人难受。
升到高中后,由于英文底子实在薄弱,依旧是逢考必败,于是,英文课就成了我的休眠场,睡吧,一睡解千愁。当时我对英文的态度就是上课睡睡觉,考试划划勾。以此来打发那种对于英文的恐惧。由于我每次考试都是靠蒙,所以,不论试题难易,我的成绩都很均衡,80来分,是我的常态。有时题很难,班中第一的同学考100分,我能考80多分;有时题很简单,第一那位能考到130分,我还是80多分。如此稳定的发挥,让我自己都佩服起我蒙题的水平了。可是,不管怎样,如今想起过往种种,感觉那时对英文确实怠慢过多。但是,我并不后悔,我怕英文,乃至于讨厌英文,这一直都没有改变。
大学后,由于心态放松。对英文更是消极懈怠,甚至到了只有考试之前才看几眼的程度,考试就这样糊弄过去了。大学毕竟是大学,考试的压力不如高中,所以,大学时候,因为我怕英文,我讨厌英文,所以就直接放弃了。
如今,毕业已有两年,由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所以对于英文也早已扔到了九霄云外,更不用谈怕了。回顾过往,我想,既然此生没有缘分和英文“交朋友”,那么又何必勉强呢?只因学英文对于我自己来说,是痛苦的,煎熬的,所以,放弃它,我至今不后悔,以至于,想起当年的怕,反而感到一身轻松。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责任编辑: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