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花掉一半诺奖奖金买不到京城满意房子
时间:2013-05-22 17:21
来源:
作者:张敬伟
点击:次
莫言的成功,总被人有意无意地赋予国家主义的荣誉。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个论断有着相当理性的真实。国家层面,的确变得越来越强,国民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但是一旦放下宏观的放大镜,再拿起微观的显微镜审视民生,国家的强与富与民生的弱与贫,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莫言在北京买房子了!200平米,360万元,新房位于北五环外。去年得奖后,莫言成了文坛上炙手可热的“大文豪”,他的著作到处热销,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曾有记者问他打算如何使用高达7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时,莫言表示想在北京买套大房子,但以北京的房价来说,可能也买不了多大面积的,莫言的大实话引起人们的共鸣,之后有媒体曝出得奖之前莫言老少三代住的房子只有90平米。(21日《武汉晚报》)
莫言中奖,全国大热大红,这很正常。诗的国度好不容易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舆论和民意应该好好“消费”莫言一番。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带来了名利双收,这也是事实。除了700多万的奖金,还有纷至沓来的稿费和版税,莫言是不差钱的。
不差钱的莫言,在获奖后却说了一句大实话---希望在京城买一套大房子。这句大实话却彰显出莫言的书生本色来,要知道靠诺奖的奖金,在北京买不到好房子。现实确乎如此,莫言在北京五环外购得的一套普通公寓,就花去了他一半的奖金。莫言要想在更好的京城地段购房,靠奖金是远远不够的。
不差钱的莫言在京城也难购得满意居所,对京城众生而言,安居更是一场幻梦了。蜗居才是房奴们现实的选择,莫言京城购房是当今房市呈现的反讽寓言。
当然,莫言的寓言是京城房市的非典型象征。毕竟,获奖之后的莫言,身价已经大涨,除却公开的诺奖奖金,稿费版税收入可能更高。豪宅对莫言而言,也许并非问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世上只有一个莫言,却有无尽的普通众生。对众生而言,终其一生的收入可能都达不到莫言诺奖奖金的数量,甚至也无法同其一本书的版税相比。更悲戚的是,普通民众的收入要靠岁月的消耗才能积累一定的量,而岁月的消费则大大折损了其生活质量,莫言的财富则是在短时间内凝聚起来的。
普通公众和莫言单纯比财富比收入比豪宅,自然有所偏颇。但放之于现实的社会系统之中,却使这种对比有了现实寓意。房价畸高让舆论诟病民众怨愤,政策持续不断地加力调控但效果不显。当房价高企让不差钱的精英人士都觉得心力交瘁时,民生质量的沉沦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浅显的逻辑至今依然难得正解,而且为虚妄的政绩和贪婪的资本欲念搅扰,绑架房市劫掠民意,使房价沿着既有的失序轨道无序前行。民众安居之梦,依然遥遥无期。
莫言的获奖不是童话,而是寓言。寓言与童话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后者则是理想主义的想象。莫言未获奖时,已经是蜚声海内外的 ,那个时候的莫言就应该不差钱。但实际上莫言一家三代人居住的房子只有90平米---这和普通人的蜗居差不了多少。而用奖金在北京买套大房子云云,则实实在在道出莫言渴望摆脱蜗居的心理。算是精英中的精英的莫言,他都将安居之梦寄托于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上,草根民众呢?希望自然是渺茫的。童话让人幻想,但终究是乌托邦;寓言让人哲思,但也增添了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悲情。
莫言的成功,总被人有意无意地赋予国家主义的荣誉。不管你承认与否,这个论断有着相当理性的真实。国家层面,的确变得越来越强,国民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但是一旦放下宏观的放大镜,再拿起微观的显微镜审视民生,国家的强与富与民生的弱与贫,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强国的童话和民生寓言不合辙,不是现代化,更非民众所祈望。
笔者相信, 莫言虽然喜欢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人的莫言可能更爱现实主义的幸福。当莫言都不能畅意地实现安居,普通人只有沉浸于蜗居的切身之痛了。
本文刊于22日重庆时报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