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稀罕,还是腰包不鼓?中国农民离圣诞节十万八千里
时间:2011-12-08 23:27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端木刑天 点击:
次
农民不过圣诞节等洋节,因为他朴实,他厚道,他不图虚的,不追时髦,他觉得这个外国人过的年远没有自己家孩子的生日或者自己家祖先的祭日更重要,毕竟一个外国的圣人诞生下来估计也给中国农民带不来多少增加收成的好运,所以自己不明真相跟着乐就显得特傻还不
有四种人最喜欢过节,分别是:小孩、情侣、官员、商家。一般情况,这些人过节时都可以收到好处,小孩子可以收礼,情侣可以收礼,官员可以收礼,只有商家收不到礼,但他可以赚钱,说到底还是利益作祟。
节日作为日常繁忙生活中的轻松调剂品,功在千秋,但多了就很讨厌。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高潮接连不断,中国人的节日变得越来越多,传统节日就不用说了,外国的节日也屁股颠颠地往咱这儿跑。于是,忙碌的人们变得更忙了,从万圣节到圣诞节,从感恩节到复活节,从母亲节到父亲节,从儿童节到妇女节,从端午节到中秋节,从情人节到光棍节,从愚人节到清明节……除了公民日和男人节我们没有之外,好像该有的不该有的我们都有了。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现象,这是一种文化融合的现象,这更是一种商业社会里本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侵略而温水煮青蛙浑然不自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好吗?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萨特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这种现象却折射出一个问题:有些中国人的脑子都像是被磁盘格式化过,里面的东西越来越简单了。随便一个什么节你都拿来过,随便一个外国流行的东西你都可以不过脑子就接受,那外国还流行游行呢你也游一个试试?为什么不敢?
遇到不公你不敢散布,受到欺负你只敢散步,你还说这就是现实的残酷,酷个鸟啊酷?一点儿都不酷,顶多像打翻了一瓶醋。
一个吃饭学外国,交际学外国,过节学外国,甚至连OOXX等什么都学外国的民族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曰:必须的!学人家可以,但就是不带这么什么都跟别人屁股后面玩的,前面的人万一拉肚子放屁呢?紧跟后面你会逐臭的。
这一点上,老人比小孩强,农民比市民强。老人不过圣诞节等洋节,因为他见过的狼都比你见过的狗多,他深知这些跟中国人没一毛钱关系的洋节之所以这几年在中国也越来越得瑟,并不是因为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也不是因为中国的基督徒越来越多,而是因为商家基于获取最大商业利益之目的的炒作。
农民不过圣诞节等洋节,因为他朴实,他厚道,他不图虚的,不追时髦,他觉得这个外国人过的年远没有自己家孩子的生日或者自己家祖先的祭日更重要,毕竟一个外国的圣人诞生下来估计也给中国农民带不来多少增加收成的好运,所以自己不明真相跟着乐就显得特傻还不合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蛋疼所以就不跟着“生蛋”了。而一些收入不高的农民其实是最怕过节,过节必花钱,所以中国节都过不过来,外国的节那就更别跑来祸害了。
过节不要成为过钱,过节应有自己的主见。关于这一点,我坚决支持中国农民的立场。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