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的报道:我国乃至世界普遍面临儿童专用药短缺现状。 儿童用药,泛指0---14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这一类的儿童超过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6%。如此庞大的人群,却缺乏专用药品,用的药物大部分是成人的药物,然后按体重公斤计算,但是往往临床上计算对,药房药剂师用手工操作。口服药是用剪刀扳开几分之几,至于是否精确,凭经验取舍。还有如果是针剂,成人剂量的药物,吸入针筒后用药,剩余部分就白白的扔掉,不但是极大的浪费,也一样造成儿童不合理用药。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 中国目前仅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以及25.8万张病床。但是儿童药物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用成人药物剂量过大,规格不齐。目前常见的儿童药物,仅仅是退烧药,止咳药,祛痰药稍稍多一点,其他的都是在成人药物的剂量下,临床医生依患儿体重公斤计算用药。而这样的药物说明书上有的标明儿童酌减,有的儿童慎用,模模糊糊的说明书,在临床上就这样使用。 如果遇到不规范的用药医生,加上此儿童刚好过敏体质,后果不堪设想。婴儿,幼儿,年龄的不同,用药更加要慎重。即便这样,不同年龄期的儿童和每个人的免疫功能各异,譬如:排他反应和药物副作用都会带来一些问题。有时候这些成人药品”缩水“后,不精确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大的高于成年人。有许多儿童是迟缓不良反应,到一定年龄发现有了其他疾病,并且一般都是治愈无效,这给儿童和家庭带来很多的后患。 在临床上,儿童用药,有时候确实无视药物的副作用,对儿童的危害是多么的大。举个例子:有一五年级的儿童来我院手术,一般手术后,都要用相应的抗菌素,防止刀口感染。正常情况下,抗感染的药物除了常用的抗菌素一定得加上扛厌氧杆菌的药物,常用的是甲硝唑,这个药物历史悠久效果好,但后来研制出其衍生物——替硝唑。替硝唑在临床上取得比甲硝唑来的快的效果,医生们开始用替硝唑。替硝唑的价格比甲硝唑要贵,说明书提示儿童慎用。可那个医生大概忽略了说明书或者根本没有看说明书,给这名小患者术后使用,后来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家长哭闹,医院处置了那位医生,可一个小生命还是夭折了。 说实话,有些是金钱在作怪,新药比老药要贵的多,暗藏着潜规则…… 据了解,尽管我国儿童药品短缺,制药企业生产上却积极性不高。相比成人用药,儿童用药的研发投入更大,审批复杂,同时,药企还面临着成本高、耗时长、风险大等因素。 去年5月,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是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首个综合性指导文件。不过,要补上儿童药的短缺,显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资金技术的支持、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生产方的设备和金钱,都需要扎实给力的“组合拳”。起码眼下,我们亟待拟定一份“中国儿童药物优先研发清单”。 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已经研发了一些儿童常用药品,在市面上注明是儿童药物。临床上使用儿童药品中有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的情况下含有猫腻。 令人堪忧的儿童不合理用药,要做到标本兼治确实不容易(既有儿童药物,又具备药物的合理性)。多么希望对儿童多一些关怀,对儿童药物多一些关注! 北京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表示,儿科临床迫切需要一些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药物剂型和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