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河北一8岁男童晓辉遭11名同学围殴致死,涉事同学均不满14周岁。警方披露称,打人的几名同学当日因闲来无事在村内找人打着玩儿,恰好碰到晓辉便将其强行叫走并殴打。据了解,晓辉6岁即遭母亲遗弃,父亲在外打工,平时在校内常遭高年级同学欺负。(7月9日《京华时报》) 前不久,“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网络视频引起社会关注,如何避免未成年遭受暴力干扰也成为社会话题。然而没多久就发生11名同学围殴8岁男致死的悲情令人揪心,于是乎,人们愤怒了说,这样的人就是“人渣”,对他们就不要提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了。但愤懑与严惩也许对成年人来说还比较适用,但对于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法律的恫吓恐怕未必管用。不管天高地厚、缺乏理性思维是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 青少年暴力事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未成年人犯罪形成有三大原因。一是,自身原因,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建立,容易受家庭、社会等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是,家庭原因,涉罪未成年人多来源于残缺家庭或者留守、流动、闲散、流浪儿童群体。三是,社会原因,如网络、影视作品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不去针对性地解决这三大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就难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回到新闻中,不难证实这三大因素。致死的男童基本属于散养状态,此男孩平时也经常被敲诈,受欺负,悲剧发生后呢?学校方面仍旧咬定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救护没有发生过打架事件。由此可见,暴力犯罪的这些孩子也基本属于无人管的状态,学校更是对学生成绩以外的生存状态缺乏管理,更没有形成对未成年价值观养成的责任! 可以说,多少年来,德、智、体“三育”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今年4月份,教育部更是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就要求教育部门,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恐怕这样的要求都被学校应付性解决了。不然,针对未成年叛逆期和暴力倾向期这一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和规律性的引导,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价值观的涵养面很大,也很细。它也不抽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最近多发的暴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这方面不仅缺乏主动性,不与家庭联动形成家园共育机制,也不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触及的他们的内心深处。“闲来无事打人玩”无疑暴露出了,教育部门在价值观与德育方面的严重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