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漂泊在苏州的一对拾荒夫妇生了10个孩子,引起舆论的极大震惊。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罕见地“疯狂”超生,是留给人们的一大悬念。近日媒体重访,从这对夫妻那里得到的答案,简单地让人难以置信:纯粹因为完全不懂如何避孕。 最开始看到这条超生新闻的时候,我发过一条微博:江苏拾荒夫妻生了10个孩子,很震撼人的“超级游击队”。有关部门说他们四处漂泊,不太好处理。换个方式理解,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常的人如果能生活稳定,被城市接纳,对未来有稳定预期,恐怕就不会这么疯狂生了。观念决定行动,生活方式影响观念。 有网友跟帖不同意我的看法,他意思是很多类似超生夫妻,所谓“城市接纳”等虚无的外界帮助,是改变不了其内在观念的。虽然没有明说,我猜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少数愚昧的人自作孽不可活,惟有强制计划生育一途了。面对“越穷越是要生”的景观,很多人其实潜意识都接纳这个观点,认为惟有强制才能减少一些非正常的超生现象。 但无法忽视的是,强制所造成的悲剧已经足够多,何况在这个流动时代,对这些游离在户籍地和居住地的流动家庭,强制也是难以做到的。这对生了10个孩子的夫妻,要不是有孩子发生溺水悲剧,恐怕还会默默无闻地“生生不息”。所以,这些反常的个案,不应成为佐证强制的必要,而是应促动人们反思:在生育后代这样一个最该理性的问题上,他们为什么是盲目的? 这对夫妇给出了一些“答案”——他们不懂避孕;认为“打胎可疼了,打不得”;找私人诊所花400元上节育环,失败了;他们拾废品,一个朋友都说不上来……有人怀疑“不懂避孕”只是托辞,当然不排除这个可能,但从这些零散的问题,可以拼凑出他们的人生际遇,残忍一点说,几乎是一种动物化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如果还要问他们有错吗?如果有,最大的错可能就是,他们太穷了。 在我们这个社会,穷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匮乏,还意味着精神上的绝境。这对贫穷的夫妻,虽然也有改善生活的勇气和冲动,要不就不会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但当他们未能改变命运之后,就只能在城市的水底独自挣扎。他们得不到物质援助,也没有精神上的教育和疏导。哪怕他们能有几个朋友,能常常深入地交流聊天,也就不至于不会避孕,也就不会不知道在如今这社会生10个孩子,到底反常到了什么程度。 我开头所说的“城市接纳”,不是奢望城市政府要给流动者怎样的厚待,只是别将他们完全排斥在公共服务之外,此外应鼓励民间组织对他们的帮扶和救助。让这些流动家庭的生活步入常轨,他们的生育行为才不会表现得“脱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