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的幸福不应押在儿女孝道上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恰逢假日的“中国老人节”。传统节日附加现代节的设立想法是很不错的,但更实际的是,中国老人的养老难题会不会由此受到重视而获得普遍解决。
说到养老,不由想到自身。八十高龄老父亲最后三年时光,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在卧床三年间,不时送往医院阶段治疗,期间,是我和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轮流当“护工”过来的。这让临房的一个偏瘫老人很是羡慕。他身边只有形单影孤的老伴照顾,因为他们的子女“不管”他们。
想起往事,和今天重阳节,再看看周遭,其实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未得到现代方式解决。昨日,见到社区诊所陈大夫,他说刚“送走”一位“营养不良”的社区老人。说白了,就是被不孝之儿媳妇饿死的。
愤怒之余,不由再次引起我对中国老人现状的反思——看起来这似乎是“个体孝道”问题,但更深刻的却是“国家养老机制”问题。
他上之石可攻玉。他国的发达和先进,以及老人现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就拿“没有人情味”的美国来说,比起“孝道”,美国人可能比我们中国人差得多——父母有病时,他们的一般作法是:不接到自己家照顾,而是送到养老院。
但是,这往往是老人自己的选择:住养老院好还是住儿女家好?若选择后者,儿女正当中年,不可能辞职专程照顾自己,儿女一上班自己多孤独,即便有个保姆,也就那一个人在眼前晃来晃去。养老院就不同了,一大群同龄人,下棋聊天打扑克,还有护士照顾,自己开心,儿女也放心。而且,自己仍然是独立的,没有成为子女的累赘,这可是美国老人很珍视、很自豪的一点,这也正是美国老人选择养老院的原因。
美国CNN曾播放一条新闻,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八旬老人,家里人都不认得了,在养老院里却又有了异性知己。那对老人接受采访后,手拉着手缓缓离去。已经失去记忆的风烛残年又迸发出浪漫的火花,这不仅在医学上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不也是件很温馨的事吗?
由此看来,“不孝”的美国人给中国人的启示大焉!老年人的幸福,其根本并不建立在儿女的孝道上,而是建立于国家成熟的养老机制上!成熟的养老机制,政府、社会、家庭分担老人物质和精神世界应尽义务,那不仅包括各种医疗养老保险,更不可或缺的是——美丽而阳光的老年社区、养老院。
无论硬件(设施齐备)、还是软件(文化生活),中国的养老院跟美国养老院相比,实在是“太不完善”了。把老人放到养老院,真孝的中国子女们很难放心,假孝的子女就是“甩包袱”!
因为国家机制失效,社会责任缺失,所以养老就完全成了各个家庭个体责任。中国的老人“幸福指数”,就只能寄望于儿女的“孝道指数”了——这实在是“老年节”里,中国老人们仍无法抹去的酸楚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