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闻《毕业季聚餐频繁 谢绝奢侈谢师宴应成全社会共识 》(法制日报2013-7-4)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谢师宴”应该是近年来暑期出现频率最高的教育“热词”之一,其“地位”可能仅次于“补课”,而且,同补课一样,它们还都与“禁”字挂钩。
不过,稍有不同的是,“禁补令”是一到暑假全国各地上上下下教育主管部门都要颁发一通的,因为“补课”事关重大,据说,会败坏“师德”的。而“谢师宴”则不然,似乎还没有普遍提升到影响“师德”的高度,因而,虽然每年“谢师宴禁令”不绝,但通常也只是出现在那些教育主管官员对“师德”非常“重视”的地方。而那些教育管理者思想相对“滞后”的地方,领导者精力好像更多地集中在了“补课”和“防溺”上了。
笔者万幸,生活在一个相对偏狭落后的小地方,受现代“文明”的熏陶较少。所受之业是人人无师自通的“国语”,自然也就没有了“禁补令”的困扰。虽然也被左一个“防溺通知”、右一个“防溺检查”折腾得一身臭汗,但隔三差五地赴赴“谢师宴”,在与家长学生的说说笑笑、开心叙谈中,倒也多少能够纾解一下因“防溺”而绷紧的神经。
如果有人就此认为,笔者是个耽于吃喝玩乐者,那真的是要冤死好人了。说实话,笔者平生最大的坏毛病,可能就是厌酒嫌吵了,独独对宁静自守的生活情有独钟;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管什么样的酒宴场合,不到万不得已,能够不参加的都尽量不参加,为此,不知得罪了多少亲朋故友,也不知失去了多少次与权力握手言欢的机会。
说来也奇怪,每每到了自己所带学生毕业季的暑期,笔者的这个坏毛病也就不治自愈了。不仅不再厌酒嫌吵,而且还颇有乐此不疲的意味来,可以说,基本上是来者不拒的。有请必赴,赴必准时。面对家长的一脸热情,你有何理由说个“不”字?!面对孩子的一腔虔诚,你怎能舍下良心迟到半秒?!
谢师宴的意义不在于吃吃喝喝,喧嚣玩闹,而在于酒宴过程中敞开心扉的叙叙叨叨,说说笑笑,其价值也不在于豪华盛大,而在于师生家校之间至纯至真的情感互动。此时的双方,不再有任何的利益纠葛,他们之间唯一的利益交集,就是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和殷殷祝福。
可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心怀叵测,有些人动辄就喜欢给“谢师宴”扣上一大堆吓人的帽子,说什么“助长了社会攀比心理”,“毒化了社会风气”,“败坏了淳朴民风”,等等,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势儿。每每听到或看到这些危言耸听的歪理邪说,笔者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明明就是装聋卖傻,睁着眼说瞎话嘛:把商家的促销行为说成是家长在攀比,把尊师重教的良好习俗说成是败坏了淳朴民风,把私人酬谢宴请说成是毒化了社会风气。
笔者倒想问问:盈利是商人的天职,商家天天都在促销,难不成都是家长唆使的?公款吃喝这么多年,也没听说把社会风气毒化了,我们还在正常呼吸着,怎么一顿私人宴请,就把社会风气毒化了呢?尊师重教、感恩之心不是淳朴民风,那么请问到底什么才是淳朴民风呢?
谢师宴不是公款消费,纯粹是私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自觉自愿,无关乎教育腐败,更不影响到教育公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放着一堆的教育不公教育腐败不管,无端地把“谢师宴”与“师德”挂钩,还振振有词地发个“禁令”,纯属狗拿耗子,不务正业!
“谢师宴”禁令,可以休矣!
(责任编辑: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