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哪里?有闲翻开陶渊明诗文,读其《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真的是羡慕其诗人乐于山水之间的闲适心情;读其《桃花源记》,我不能不陶醉于那宁静而又淳朴的世外桃源以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奇美景色中,还有那幅让人心生向往的质朴自然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画面。 难道那样的生活情景就真的不能再现?那样的闲适心情就不能复制?那样的生活画面就不能克隆?为什么当今世人物质生活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有能力在太空神游,可以坐着飞机、高铁动车或开车在世界各地漫游,却不如古人舟楫与徒步之乐?与古人相比,这巨大的反差的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却难得一过安逸、悠闲、惬意和雅致的生活?我们的幸福感究竟淹没消失在何处? 究其根源,其实这就是焦虑在作怪。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汉代蔡琰这诗意为:我心中的忧愁没有尽头,就象天没有尽头,地没有边际一样。焦虑,其意就是既着急又忧虑。我们为什么焦虑?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英国人莎士比亚如此说。是的,时代确实不同了,社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在经济大潮中和平崛起的中国,现在也同样遇到了一个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焦虑问题,它竟然东渡到了我国,而且是星火燎原,到处蔓延。有人指出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存在的原因有: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著名心理学家Auden曾指出,现代的年代是“焦虑的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疾病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减少;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等等,都会给现代人造成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每个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每天面临着不同的情景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格气质的考验:心理是否健全,能否承受压力,有无心理疾患等。大家熟悉的身心疾病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障碍,这就是常说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疾病在当代人中间有显著的增加。这说明社会的发展将引起更多的心理疾病。有资料表明:各类焦虑性情绪障碍患者估计占整个人群的2%—5%,在城市中尤为突出。美国很发达,而在美国焦虑性障碍患者的终身发病率为10%—15%,比例更高。 “壮志因愁减,哀容与病俱。”这是唐代白居易的诗句。患焦虑障碍的人被称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病理性焦虑能使人陷入长期高度不愉快之中,产生模糊的恐惧感,莫名的紧张和担忧;运动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全身不适征象等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一位评论家曾感叹地说:“西方社会200年的现代化转型,在中国被压缩在30年内进行着。”当今的社会,是一座欲望与疲倦并生的社会。岁月的沟坎和重荷,挤压打磨着每个人的肉体与灵魂,生活的时光正无情地刻划每个人的人生。但是,随着斗转星移,世事的沧桑变化依然给每一个人留下不断演变的纹脉,无论显赫尊贵,无论寂寥落寞,许多人常常触摸的还是苍白无力的幸福或忧伤。因而,我们很少感受到幸福的氛围以及幸福感周身荡漾。相反的是,你是否感觉到整个社会都弥漫着焦虑的气息……首先,焦虑与成长相随。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学前儿童以提高素质为名就开始灌输小学的知识,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儿童从小就感到了压力。小学生那硕大的书包,弱小的身躯就体会到人生的重负。初中生面临择优学校的中考,人生由此而紧张不安。而“一考定终生”的高考中学生更是倍感压力,就象过鬼门关。到处求职的年轻人与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而忐忑不安。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压力,年轻的白领在职场上马不停蹄,奋力拼杀,临晚下班只见拖着疲惫的身躯,目光茫然。创业刚起步,事业有起色,面临着金融的危机。工作才稳定,企业又破产,下岗何处再就业。婚姻有对象,房子无着落。年轻农民工满怀豪情进城去,生存却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可见人生的成长怎能不被焦虑。 健康焦虑导致过度医疗与盲目求医。这种人不仅仅是求健康、求长寿的期望值特高,对医疗的需求也变得异常强烈且带有盲目倾向。普通的常见病、多发病到社区门诊或中小医院就可诊断治疗,却非要上大医院排队治疗。对绝症希望治愈的诉求也表现得异常强烈,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病人拥向了大中城市规模以上的医院,使大中城市规模以上的医院人满为患。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了国家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个人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要动员整个家庭,付出的精力也是很大的。其中一部分焦虑患者伴发疑病的病例也很常见,难以通过一般的解释消除疑病观念,固执己见,甚至产生了容不得不同评价的观念,成了疑病性超值观念患者。这是其一其二,健康焦虑希望通过养生求得健康长寿,盲人瞎马,常被人“忽悠”。因而,各种各样的养生偏方,吸引着无数民众的追随仿效,养生热浪滚滚,导致乱象丛生。还有求医不如求已、绿豆加茄子可治百病等误导性的养生口号与方法,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焦虑健康者常被其“忽悠”还执迷不悟。而另一方面,焦虑健康的百姓素养偏低,健康养生知识短缺,且公众理性思维能力薄弱,还胡乱吹捧什么“养生专家”,而自已被其“忽悠”而不自知,病情加重还深信不疑,受骗上当还“趋之若鹜”。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人说,庸医不可怕,庸民才悲哀,对健康焦虑者而言,有其道理。 第五,焦虑与远虑相生。专家指出,人们的多数忧虑源自对将来的考虑,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患得患失,甚至于感到挫折或在困难面前过早丧失信心。人无远虑,心有近忧。并不是说展望未来有什么不好,但不要过度忧虑。其实未来是不确定并随时在发生变化,时过境迁,回过头来,你当初的想法大多是不切实际或是“空悲切”。由于现在人们过于操心筹划未来,期望过多,妨碍了人们生活中的积极性,无形中就象自己给自己带上了脚镣手铐,不仅淹没了自己的幸福感,而且还把这种不良的情绪感染了别人,这就是:一人向隅,满堂不乐。 第六,焦虑成族流行成风。纯粹的个人焦虑在任何社会都免不了的。而当前,穷者忧虑生存,而富者忧虑保障,象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到处蔓延,焦虑成族成风。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的焦虑,形成了甩不掉的“社会性焦虑”。社会焦虑开始弥漫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已成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多种疾病,有相当数量的人显示出精神疲劳现象。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焦虑症发展成为严重的抑郁症引发的自杀现象,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抑郁是可危及生命的疾病。有资料表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15%的人通过自杀结束生命。因而,成为了21世纪隐性杀手—抑郁症,来势汹汹,威胁着人类。对于心理存在障碍的自述原因,有人做过调查,近七成的受检者认为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造成的长期心情烦躁不安与焦虑。“哀莫大于心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选择自杀这种消极行为就成为一些人心理危机的处理方式。富士康今年“十二跳”,企业“精英群体”、白领族、医疗界、甚至官场高自杀率等自杀悲剧,都是因社会焦虑导致抑郁性而选择自杀极端行为的例子。这真是应验了一句格言:“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社会在发展,国家在进步,而人们的焦虑也在蔓延流行,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焦虑→抑郁→自杀,这个发展过程中,焦虑是其产生的基础,该是遏制焦虑的时候了。当我们关注富士康跳楼悲剧的时候,这只是解决了一个富士康的问题,而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焦虑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引发自杀悲剧导致的社会问题,如果焦虑的现象得不到重视,没有想方设法解决,自杀状况不可能出现明显的改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