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朝鲜前后三次核试验水平都非常一般

时间:2013-03-12 19:10来源: 作者:魏世杰 点击:
在网络里,魏世杰与网友讨论最多的是关于对中国边境污染的问题,“污染多少会有些。”像往常做科普讲座一样,他介绍:“朝鲜采用的是平洞试验,这是比较初级的。地下核试验最好的还是竖井,打到几千米深,在下面放个原子弹,爆了以后把上面的封口封起来。这样

  “论智商和身体,221的老知识分子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但是不少人的后代却恰恰相反。”这样的现实面前,魏世杰的反思早已开始
  
  2月12日中午,安顿完家中3位病人,72岁的魏世杰坐到电脑前,朝鲜“非自然地震”的消息赫然入目。
  
  4.9级,震源深度0公里……这些数据刺痛他,直抵记忆深处四十多年前的青海海晏县金银滩。在那里,以“产品”为代名词的核武器研究占去他26年的生命。
  
  魏世杰忍不住要说点什么。
  
  最初他百度到“空气中发现钚”的消息,发完微博发现不确切,很快删除。朝鲜核试验消息确认后,他又发了几点看法。
  
  监测报告说周边大气中未发现人工核素后,魏世杰发出质疑:“除非进行的不是核试验,要不就是监测报告说了假话。”
  
  他进一步解释“平洞试验”和“竖井试验”的差别:“平洞试验的技术要求比竖井试验要低,安全性也差。在山体内水平打洞试验,山不是密闭体,泄漏是难免的。朝鲜采用的是平洞试验。”
  
  魏世杰在网上不舍昼夜与网友探讨,质疑声却难免。有网友指出其经历有假,但在看到相关证据后便作出道歉声明。
  
  这位网络专家是谁?他凭什么发言?
  
  他在微博上自我介绍:“一个鼓捣过26年核武器、有一些科普作品问世、写过自传体小说《禁地青春》的倒霉老头儿。”
  
  禁地青春
  
  魏世杰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抵达青海的。10月16日那天原子弹升空时,魏世杰和一同被招进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下简称“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下简称“九院”)的六七百名同学,作为“北京学生大队”成员,正在青海湟中县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中的“社教运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金银滩建立起来的核试验基地占地1170平方公里,由18个厂区、4个生活区组成,总建筑面积达六十多万平方米,基地的代号为221厂。
  
  1965年年七八月间,在一片懵懂中,大学生队被一列火车运送到金银滩。他们跳下在一个无名无站台的站点下车,天空奇异地飘着雪。
  
  两年后,魏世杰在此目送一列4节车厢火车将研制成的氢弹拉走。此刻,他们尚不知自己未来的工作会与核试验有关。
  
  保密教育贯穿了魏世杰在金银滩的10年。221厂对外曾经是绝密地,以致这个厂所在的金银滩,也一度从报刊上消失。
  
  他的同学与上海女孩恋爱,对方要求男孩调回上海,否则要分手。男孩急得满头大汗,保密纪律让他无法言说自己的难处。情急之时,“原子弹”3个字从他嘴里蹦了出来,消息一传开,男孩被记处分。
  
  开始研究工作后,“同事之间形成了不谈工作的默契。每天上班从一个未拆封的保密包开始,下班把所有工作资料装进保密包,用铅泥封印。就像把你所有的秘密都放在研究室。”
  
  魏世杰在九院二分厂,负责研究分析氢弹爆炸时炸药变化。1966年氢弹爆炸成功时,外面的世界正是“文革”掀起时。
  
  半年后,几个朋友爬上一个有野鸽子起落的山坡口打鸽子,魏世杰远远看着,突然站在山口挥棒的人脚下一滑,跌落洞中。大家喊着救人,魏世杰跑过去帮忙,自告奋勇下洞,发现摔落的人没有了气息。
  
  此事发生在221气氛紧张之时,很快被渲染为蓄意杀人案。魏世杰因此被冠以杀人罪,看押起来。
  
  在魏世杰被关押期间,与他同一研究室的妻子陈位英回家生完孩子回到221。“她回家这段时间,因为221是不允许通信的,她不知道我出事。”陈位英下车见没人接,回到住处发现门被封,后方听说魏被关押批斗。
  
  “一边拉扯孩子,一边忍受冷暖人情”,陈位英到了精神崩溃边缘,从此落下病根,长期忍受躯体性精神病折磨。
  
  一度成名
  
  在微博上分析朝核形势不是魏世杰第一次“网络成名”。
  
  2009年,他的自传体小说《核武老人26年亲历记》在天涯论坛被追捧。“每天写一千字左右,有时一两天没写,就有网友在下面骂人了,只好接着写。”一年内,连载点击量六百多万,回帖六万多条,被网友誉为天涯最干净最感人的帖子。
  
  古稀之年,他每天一早起床,坐在电脑前回望金银滩。中午,为精神障碍的妻子和女儿准备午饭,照料独居的智障儿子。
  
  花白寸发被一个低矮的老人帽扣住,加厚眼镜背后的眼睛常有润湿的光芒。他此刻是青岛市黄岛区科技局的一位退休老人。在网上发帖之前,女儿的精神分裂症正是高发时,“常有幻听,总觉得有人和她说话。一天只吃一顿饭”。
  
  妻子陈位英的躯体性精神病也不见好,“常常觉得地面不平,鞋子一大一小,全身不舒服。我给她买了好多鞋子,每次都要在地上给她比划好久。”
  
  儿子虽有智力障碍,但生活尚能自理,只需按时给他吃饭,“他智商低,给他钱去买东西不会算账,买东西以钱为标准,比如买4块钱糖,而不是买几斤几两。”
  
  这样的家庭状况,对于经历过恐怖甚至死亡的魏世杰似乎算不了什么。“照顾他们也是我生活的意义。”爽朗的笑容常挂在他脸上,他说自己坦荡乐观是因为信仰。
  
  同龄的221老同事癌症高发率,“他们中不少小孩有问题。论智商和身体,221的老知识分子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但是不少人的后代却恰恰相反。”这样的现实面前,魏世杰的反思早已开始。
  
  不写网帖时,他会在学校做科普讲座,讲自己对核物理的认识。学生都喜欢这位积极面对人生的老人。
  
  后来,追看帖子的网友和身边的朋友都撺掇他把网上的内容成书。学生为他联系了十多家出版社,均因涉及原子弹和“文革”内容不敢出版。最后在青岛出版社一位朋友的力推下,纪实小说命名为《禁地青春》得以出版。
  
  写点东西是魏世杰四十多年前的梦想。若不是被二机部选中,1964年从山东大学毕业时,他就憧憬着“去学校教教书,写写文章”的安静生活。221禁止往外投稿,写作的愿望,直到10年后,魏世杰随着九院迁往四川绵阳才勉强实现。
  
  《禁地青春》出版后,在四川绵阳的九院所在地被争相传看。有些被写进小说的人甚至将提到自己的页码折起来,做记号,在魏世杰回九院探望的时候,一一与其对号入座。这本书今年第二次印刷,已卖出15000册。
  
  无核信仰
  
  朝鲜三次核试验,魏世杰一次不落地追踪过:“我一直觉得朝鲜这事不是档次很高的事,技术含量不会很高。”
  
  在网络里,魏世杰与网友讨论最多的是关于对中国边境污染的问题,“污染多少会有些。”像往常做科普讲座一样,他介绍:“朝鲜采用的是平洞试验,这是比较初级的。地下核试验最好的还是竖井,打到几千米深,在下面放个原子弹,爆了以后把上面的封口封起来。这样一般不会有问题。他们现在是在山里面,水平挖个孔道,然后把原子弹放进去,然后再回填。这种最多就1万吨炸药,再多山就受不了了。山炸出来了,总会有缝隙,山体不可能那么严密,炸开了就会泄露。平洞试验一般量不会超过一万吨。”
  
  对于朝鲜的技术,魏世杰持保留态度:“估计连竖井试验的技术水平都达不到。这几年来的三次都是平洞试验,第一次干脆就没有堵住,冒出来了。第二次堵住了,还是因为拐了个弯。”
  
  魏世杰历数全世界的核试验,无一例外都在沙漠中进行,“我们在金银滩,朝鲜地方那么小,都没我们一个省大。他的平洞试验连我们都能感觉到四级地震,山是肯定被炸得稀里哗啦的,不说倒下来,缝隙肯定是有的。所以一点不泄露是不可能的,监测不到也是不可能的。”依此,他推论:“边境上的污染肯定是有的。老百姓感觉不到。要到下一代才能看出来。”
  
  如何辨别是否受污染,魏世杰现身说法:“我们当时的监测,是带一个照相底片在身上,用黑纸包着。每天下班的时候交给安检员,拿到暗室去冲洗一下,发黑了说明你受辐射了,白的就没问题。黑得越厉害剂量吃得越多,明天那个地方就不能去了,肯定是有泄露了。”
  
  221厂区内有一个工业卫生科,受到辐射的工作人员在那里休息,医生会给他们检查各种白血球等各种指标。日常饮食中,他们都坚守一个土办法:喝糖茶,在茶里放糖。“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每个月发好多糖,好多茶叶。据说这样就可以排出一些放射性,不过也是精神安慰法,真正的放射性,早就把你的造血都破坏了,喝点糖茶水有什么用啊。”
  
  半个世纪以来,魏世杰对核物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1960年进入大学物理系,虽然主修理论物理,“每个物理系的学生都知道核物理才是物理科学的尖端,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等于是在摘取物理科学的皇冠。”和大多数吸引人的科学一样,令他痴迷的就是未知世界的神秘。“当时说做跟放射性有关的研究,就觉得很光荣。”
  
  26年“核春秋”里,魏世杰被巨大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裹挟着,被不可逆转的历史推动着。
  
  “科学研究容易让人陷入技术里,庞大的成就感会令人盲目,利令智昏。”这是多年后他的反思:“那么多人被迫害,那么多人得病,我们当年做核武器研究有意义吗?我们真的需要核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管理的坎:一线经理人摸爬滚打血汗经验

作者:《经理人》杂志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的实战操作,整合《经理人》杂志中“海豚会”栏目(《经理人》重点打造栏目,实为内部高端交流圈,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