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共产党员信仰教育学思堂”在河北清河县建成。这意味着清河县2万余名党员思想教育有了固定的阵地、固定的制度、固定的模式。(7月17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虽然收入水平提高了,但精神文明没有同步增长,甚至有倒退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党员干部身上,便是各种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横行。这样一来,便成了党员不姓“党”而姓“钱”,甚至可能发展为社会主义不姓“社”而姓“资”!于是乎,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信仰,稳定军心,补足精神之“钙”,就比如说“学思堂”这类的模式。然而,措施虽好,但执行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特色的社会,如何把一项措施“翻出花”来,成了各地的一项必修课。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地方特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头条。特色有利于打破陈旧观念,特别是已经对各式思想教育近乎疲软的党员干部来说,更有利于他们接受中央和上级的意图,甚至是措施本身也对自身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启发。但是,我们的关注点不应仅仅限于“新奇特”,更应该思考如何让措施不跳进另一个“坑”,即流于形式,重新成为一些人眼中又臭又长的“肥皂剧”。 那么,什么样的措施才算 “肥皂剧”?有这么一类措施制定者,其“翻花”的目的事实上不在于怎么提高执行者的接受度,而是千方百计上头条,讨得上级欢心。这种方向上的根本错误,造成了接下来一系列动作的变形,最终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一些体制原因,措施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水平的执行者,这其中有一些人由于自身学艺不精和懒惰,总是习惯于照搬他人,于是所谓“特色”便在这样不断地“复制粘贴”中渐渐流失,有特色也变成了没特色。 所以,为了避免措施制定“跳出一坑,又进一坑”,应该从制定者身上下功夫,让那些真正怀有一颗造福职工、造福群众之心的实干家来参与制定,而不是醉心于讨彩头和拍马屁空想者。另外,执行过程中出现过度照搬,除了加强业务培训和自学,还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偷懒的现象,到底是激励不够导致的消极怠工,还是“抄抄也无所谓”的侥幸心理作怪,以采用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